10月14日,2021中国长三角青商高峰论坛在苏州开幕。开幕式上,时任苏州市委书记许昆林致辞称,苏州1-9月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近2000亿元,增长10.3%;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超3万亿元,今年有望迈上4万亿元的历史性台阶。
苏州“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到 2025 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力争达到 4.5 万亿元。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苏州规上工业总产值即将突破4万亿大关,无疑打响了“开门红”。
作为“2万亿俱乐部”成员,苏州 GDP居全国城市第6位。其中,工业作为苏州经济的压舱石,始终保持稳定增长。2020年,苏州规上工业总产值、规上工业增加值稳居全国前3位,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优化提升,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分别达52%和51%;今年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已超3万亿,并且直逼四万亿大关,按照去年第四季度增量10097.31亿元估算,实现目标十拿九稳。
剑指“全球工业第一市”,苏州底气何在?
苏州常被冠以“最强地级市”的名号,工业是苏州的主导产业,对苏州经济发展犹如磐石,是根基,也是支柱。苏州全市拥有16万家工业企业,横跨35个工业大类,涉及167个工业中类、489个工业小类,工业体系堪称完备。完备的体系造就了行稳致远的发展态势——在全市35个工业行业大类中,苏州有31个行业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汽车制造业,钢铁、化工行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等6大行业产值增速超过30%。
今年以来,苏州的工业生产总值增速领跑全国,上半年,深圳和上海的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速分别为12.5%和18.8%,而苏州达到26.5%。一旦苏州成功实现四万亿目标,“全球工业第一”的宝座便是其囊中之物。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9月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特大城市名单中,苏州并未入选。参考国家发改委发布的长三角城市群规划中对苏州的定位,苏州的级别位于上海的“超大城市”以及南京的“特大城市”之后,属于“Ⅰ型大城市”。苏州作为一个普通的地级市,增速竟超过超一线城市,苏州工业的强大活力可见一斑。
苏州作为长三角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之一,在“沪苏同城化”的大背景下,承接上海的外溢效应的同时,又以自身雄厚的工业底子,实现工业叠加效应,达到“1+1>2”的效果。除汽车制造业、钢铁、设备制造等传统工业部门,生物医药、半导体、高端制造业等新型工业部门也纷纷扎根苏州,形成全行业、多领域的工业布局。2020年,苏州规上工业总产值为3.48万亿元,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人工智能四大先导产业产值占比约1/4。
除此之外,近年来,苏州还以优秀的投资环境和亲商惠企的政策条件,吸引了大量企业落户。据公开资料显示,截至9月末,苏州总部企业达380家。总部经济企业竞争力、创新力、价值创造力相较于一般企业,自然是更上一层楼。总部企业加速发展,意味着工业生产的规模效益在扩大,辐射和集聚效应愈发显著,为苏州经济发展注入了一剂“加强针”。
“打怪升级”促转型,苏州路向何方?
一路凯歌高奏,并不意味着没有短板。当前,苏州正面临转型升级的阵痛期,关键问题是内生动力疲软。苏州经济一个明显特点就是以外源型经济为主导,也就是说供应链不掌握在自己手中,一旦全球产业结构面临调整或者劳动力成本的提高,苏州经济就会陷入空心化,对经济的稳定发展是个不容忽视的隐患。
此前,时任苏州市委书记的许昆林曾表示,苏州最大的优势就是制造业,但传统产业占比还比较大,转型升级尤为紧迫,必须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要抢抓“时间窗口”,加快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另一方面着力壮大新兴产业,积极发展未来产业。
“十四五”期间,苏州要想有突破式发展,就要把大量的生产型企业转型为市场型企业,重构自己主导的供应链体系。是否具有完整自主的供应链,事关国计民生。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创新也就无从谈起。未来五年,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谋求高质量经济迈出更大步伐、高品质生活实现更优提升、高颜值城市展现更美形态、高效能治理取得更新突破。
苏州必须深入实施产业链提升、产业基础再造、质量品牌高端化等重点工程,加快引才聚能,致力于核心技术公关,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构筑稳固而强大的产业基础能力,打响“苏州制造”品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