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铜山“ 老宝贝 ”,相当了不起!
江苏
江苏 > 徐州 > 正文

这些铜山“ 老宝贝 ”,相当了不起!

什么能够唤起你对一座城市的记忆?是岁月沉淀下的美景珍馔,抑或是惊艳了时光的妙音佳器?

《非遗里的铜山》系列报道,记录非遗之美、匠人匠心,唤醒城市记忆,呈现铜山历史文化遗产传承传播的守正创新之道。

这里有汉王拔剑的冲天豪气

这里有孔子的千年一叹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这里还有

彭祖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铜山面塑的活灵活现

丁丁腔的婉转悠扬

……

铜山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古典与风雅汇聚,滋养了铜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兴盛的沃土。

非遗里的铜山,匠人们用一根针、一把刀、一勺糖、一声唱,就可以创作出绚丽多彩的大千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了铜山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如同一粒粒珍珠散落在民间。

目前,铜山共有:

省级“非遗”项目4

市级“非遗”项目22

区级“非遗”项目142

👇

省级项目

拔剑泉与马扒泉的传说

相传2200多年前,刘邦带着残兵败将,往彭城西南方向逃窜。霸王项羽领大军紧追不舍至汉王的丁塘山下,把刘邦的残兵败将团团围困,刘邦兵马无路可逃,加上又渴又饿,疲惫至极,只好下马歇息。

绝望的刘邦从腰中拔出宝剑,朝石头上一搠,仰天长叹道:“天亡我也!”谁知,当他从石头缝中拔出宝剑时,一股清澈的泉水随剑喷涌出来!与此同时,他的马也急躁不安的用蹄子扒地,竟也扒出了泉水。刘邦的兵马饮泉水解渴,疲劳大减,精神大振,全力拼杀冲出了项羽的重围,此后才得以东山再起,打败项羽,一统天下,当了皇帝。

从那以后,刘邦拔剑出水、马扒成泉的传说,就像泉水一样,一直在民间流传。

铜山石刻(石雕)

铜山石刻艺术历史悠久,早在汉代就形成了区域性文化。据《徐州史志》资料记载,从铜山区汉王东沿村发掘出土了大量的汉画像石。经考证,早在2000多年前,铜山的石刻就已经很普遍且技艺精湛。

从被称为徐州汉代三绝的“汉画像石”、“汉画像砖”和“汉兵马俑”到徐州历史的公用、民用建筑,再到当今人民大会堂、人民英雄纪念碑、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等石刻工程中,无不印记着铜山石刻能工巧匠们的斧凿之迹,无不映现出铜山石刻艺人们的高超技艺。

彭祖庙会

彭祖庙会是为了纪念大彭氏国始祖——彭祖而兴起的一种传统民俗活动。据《史记》、《世本》、《竹书纪年》等古文献记载,彭祖是黄帝八世孙,在夏启时代就以长寿出名。

单树模教授在《江苏城市历史地理·徐州历史地理》中指出:彭祖庙会所在的大彭镇大彭集村就是彭祖建立的“大彭氏国”遗址所在地。在大彭镇,有关彭祖的遗迹、传说很多,现有彭祖庙、彭祖井、彭祖墓等。有了彭祖庙慢慢便有了彭祖庙会,彭祖庙会原是集商品集市、民间信仰和民间娱乐相结合的综合性庙会,因采煤地面下陷等原因,旧庙坍塌而中断。1993年徐州市政府斥资把彭祖庙址迁至距原址500米处重建。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恢复了中断几十年的彭祖庙会,又成为海外数百万彭姓华人寻根祭祖的场所。

徐氏北派少林拳

徐氏北派少林拳起源于清朝,乾隆25年(1761),河北沧州徐太清带艺皈依河南嵩山少林寺,精修少林拳7年,于乾隆36年(1772)开始隐居于徐州西南三十里的焦山,至六世祖徐兴武时方独支迁居铜山区汉王镇班井村。此拳流传至今,门生众多,故称“徐氏北派少林拳”。

市级项目

孔子观吕梁洪的传说

春秋时期,孔子曾驻足吕梁洪边目睹“悬水三十仞,流沫四十里”的壮观景象,留下了“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千古名句。曾经的吕梁洪位于铜山区的吕梁山下,三洪之险闻名天下,而吕梁洪之险则为三洪之最。分为上洪、下洪,两洪相距七里,水流湍急。

铜山面塑

面塑又称面人,或捏面人,是用手将和好的面捏制而成。铜山面塑,广泛分布于铜山区的黄集镇、单集镇、大许镇、刘集镇、何桥镇等,但主要分布于铜山区黄集镇。尤其是黄集镇的范楼村更是苏鲁豫皖接壤地区远近闻名的“面塑村”。

铜山面塑可追溯到19世纪末,主要师从山东流派,最初时是艺人们讨饭谋生的一门手艺。经过多年的发展,其工艺价值逐渐显现,形成了以塑为主、着色为辅、色彩艳丽、风格朴实简练的特点。铜山面塑与其它地区面塑形式最大的区别是装銮,面塑的用材十分讲究,必须是面粉(90%)和糯米粉(10%)揉合在一起(烫)蒸后,加入防腐剂才能使用。

从2012年起,王岗集小学面向小学生每周举办2次培训班,新的传承人不断增加,为铜山面塑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丁丁腔

铜山丁丁腔,原名“太平歌”,是江苏省北部主要剧种之一。丁丁腔发祥于利国镇,是中国漕运文化、冶炼文化 、古驿文化、道教音乐文化碰撞交融的产物。

自明朝中叶起源、形成、演变、发展逐步完善。当时停泊在利国驿站多达几万人,在马可波罗游记中就有利国驿是一个非常繁华之地和商贸旅游中心的描述。著名戏剧家杜子平先生赞誉丁丁腔:“悠扬婉转数叮叮,十八九腔七二哼,泊孕明清漕运日,彭城利国亮童声。”

由于徐州地处苏、鲁、豫、皖交汇地带,南北文化交融,因此,产生于徐州地区的铜山丁丁腔不同于山东、河南及其它地方的丁丁腔,它既有北方高亢、刚烈、粗犷、朴实的风格,又有南方的委婉、抒情、细腻、优美的特点。

侯氏毛笔制作工艺

铜山侯氏毛笔制作是一门以传统工艺技法制作毛笔的传统技艺。始创于清朝末年,为今郑集镇人士——侯成文所创。

清朝末年,侯成文跟随当时徐州城内制笔有名的赵先生学习5年,在自己30岁时便开了一家笔庄,后又在材料选取及制笔工艺上不断改进,揣磨制笔工艺,由此形成了侯氏毛笔制作工艺的雏形。侯氏毛笔制作百余年来制作工艺代代相传,从未间断。众多徐州籍书画名家如李可染、喻继高、徐培晨、贺成等书画家都使用过侯氏所制毛笔进行创作,给予了侯氏毛笔较高的评价。

吕梁砚

吕梁砚又称浆水砚、玉湖砚、吕梁彩石砚。吕梁砚质嫩纹细、色若浆水,有下墨如挫、发墨如油、不损笔毫、不拒墨且不耗墨的特点,古人以得之为幸。道光《铜山县志》记载:“砚石,《乾隆府志》引《吕梁志》:明,郎中张镗尝得石制砚,与端、歙埒。”可见在当时,吕梁砚的地位已与端砚和歙砚齐名。

后来,吕梁砚工匠因生计改行,技艺流传甚少。今天,吕梁砚后人根据历史记载,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恢复并完善了制作技艺,使其重现于世。

内华土陶烧制技艺

内华村位于茅村镇,内华土陶业兴起于汉代兴盛于隋唐。明清时村里村外都是烧制土陶器的窑,到处是烟火缭绕,陶器堆积如山。

了解内华土陶业渊源的人这样评价:“进了内华村,破土见罐盆。”内华村相继三次向徐州博物馆赠送过出土文物,主要为北魏及隋唐时期的陶俑、陶壶、陶罐、唐三彩等。由于内华村的红黏土土质独特,色呈深褐色、黑红色,见水浸透,手感柔滑、可塑性强,成品不开张、透气性好、盛物不腐,这使得历史上的内华土陶成为了不可或缺的生活物品,内华土陶业也因此有了旺盛的生命力。

……

铜山的“老宝贝”

说不完,根本说不完

非物质文化遗产

镌刻进了铜山的城市记忆

锻造成了铜山的文化烙印

并在新时代语境下得以活化创新

有效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传播与传承

来源:铜山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