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是关键引擎。在生产领域,科技创新更是节能降碳的“关键变量”。
为探索钢企节能减排新路径,3年前,海陆重工就开始与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合作,在国家863课题支持下专门对深化余热回收课题进行研究,于2021年在包钢集团建成了首台套转炉煤气全干法新工艺工业装置,并于今年试车成功。
“原来世界上普遍采用的技术是LT法和OG法,会通过喷水喷雾等方式,将转炉内热量从1000度降至200度,浪费了大量热量和水资源。”苏州海陆节能环保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工程师钱飞舟表示。
转炉煤气全干法余热回收技术攻克了转炉煤气爆炸性、多尘性以及间歇性导致的余热资源回收困难问题,每吨钢产蒸汽增加了60公斤,相当于一年节约了标准煤5000吨,降低二氧化碳排放1.35吨,直接经济效益达到了1200万元。
早在2019年,海陆重工就凭借对科技创新的敏锐“嗅觉”,布局成立了环境保护与余热资源利用高技术研究院。
环境保护与余热资源利用高技术研究院
聚焦相关领域科技发展前沿,以基础设施建设、研发创新团队建设为核心,采取国际引进、国内合作和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打造“应用基础研究-高端人才培养-自主创新成果-高附加值产品产业化关键技术”一体化研究平台。
“研究院现有硕士32名、博士10名以及2名行业顶尖专家,目前研究方向集中在环境保护和余热资源利用两块。”钱飞舟介绍。
未来,海陆重工将进一步研究余热利用中的烟尘物理和化学特性、传热和阻力特性、积灰和清灰技术、低温腐蚀、气固两相流等问题,解决余热有效利用和环保工程建设中的设计和优化难题,并研发新型余热利用设备和产品。
从上世纪50年代的“小手工工业联社”,到如今的大国重器“锻造者”、余热锅炉行业的龙头企业,跨越半个世纪,海陆重工就这样一步步稳扎稳打地走来。
目前,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的海陆重工承担了863计划、火炬计划、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等省部级以上项目5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4项,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百余件,主导产品干熄焦余热锅炉、有色冶金余热锅炉市场占有率均达到85%,氧气转炉余热锅炉市场占有率达90%。
在以科技创新赋能节能降碳的道路上,海陆重工始终坚守双轮驱动。1998年,海陆重工将目光瞄准核电领域,取得了民用核安全设备制造许可证,成为了当时为数不多进军核电领域的民营企业。25年来,海陆重工不断优化制造工艺,参与了“华龙一号”“国和一号”“高温气冷堆”“钠冷快堆”等三代、四代核电堆型的设备供货。
“我们与清华大学共同研发了高温气冷堆余热排出系统,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所共同开发钍基熔盐堆安全专设,都是国内第一次制造。”苏州海陆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核电事业部总经理张展宇表示。
海陆重工将在核能发电领域保持既有优势的同时,在核能高温制氢、核能海水淡化、核能供热等方面积极研发,助力国家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一手抓传统产业的低碳技术创新,一手抓绿色低碳技术的创新“智”造,海陆重工以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有力托起了绿色低碳发展的“最大增量”。
来源:张家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