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点姑苏”:这张苏州文旅名人牌该怎么打?
江苏
江苏 > 苏州 > 要闻 > 正文

“唐伯虎点姑苏”:这张苏州文旅名人牌该怎么打?

“唐伯虎点姑苏”:这张苏州文旅名人牌该怎么打?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昔日唐伯虎一首《桃花庵歌》,让无数人对桃花坞这个诗意的地方充满无尽的遐想与向往。位于苏州古城西北角的桃花坞大街,500多年前曾是明代大才子唐寅(字伯虎)生活过的地方,而如今,则成了后世“粉丝”寻访打卡圣地。10月26日,唐寅故居文化区将正式开街,“唐伯虎点姑苏”,苏州把唐寅这张历史名人IP打出了怎样的新高度?

“唐伯虎点姑苏”:这张苏州文旅名人牌该怎么打?

IP打造:传统文化与产业发展的交汇点

极具江南韵味的桃花坞,位于古城区西北部,以桃花坞大街为核心,西、北至护城河,东至人民路,南到东中市、景德路,占地面积1.84平方公里,占古城区的八分之一。唐宋时期,这里遍植桃树,春天一到,桃花灿若云锦,因此得名桃花坞。桃花坞旁还有一条小河,名为桃花河。历久弥新,今日的桃花坞愈显吴韵悠长。白墙黛瓦,皆成诗韵;园林故居,匠心独运。

桃花坞片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包括唐寅故居、唐寅祠等文物建筑和桃花坞木版年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早在2010年,苏州市委市政府便以“整治环境、改善民生、传承文化、发展旅游”为指导方针,启动了桃花坞片区综合整治保护利用工程,旨在将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打造成为弘扬吴文化的重要窗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集中展示区和古城旅游的新亮点。

十多年间,桃花坞片区保护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在桃花坞片区,唐寅故居文化区占据核心位置,也是打造唐寅IP的重要空间载体。唐寅故居文化区东至西大营门,西至廖家巷,南至大营弄、前新街,北至桃坞才苑,占地面积7.1万平方米,包含唐寅故居遗址、唐寅祠、文昌阁、文化产业综合街区、展示馆、文化特色酒店六部分。这片历史上的文人墨客雅集之地,江南文化的重要窗口,将以今年10月26日开街为契机,将桃花坞片区保护工作推向更高能级。

近日,保护区、姑苏区召开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唐寅故居文化区开街方案汇报会,研究推进唐寅故居文化区开街相关工作。“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苏州决心续写了江南才子唐伯虎与姑苏古城的昔日之缘,并求解一条实现人文与经济共生共荣的发展之道。

“唐伯虎点姑苏”:这张苏州文旅名人牌该怎么打?

精细修缮再现古韵风采

桃花坞因为唐寅曾在这里居住过而天下闻名。桃花坞现存有两处唐伯虎的遗迹,一为唐寅故居遗址,一为唐寅祠,两处均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唐寅故居在桃花坞北面,原为唐寅别业,清乾隆年间改为宝华庵,原有的梦墨亭、六如古阁等已毁,现尚存双荷花池、石板桥和池北的五间庵屋。

唐寅祠原名唐解元祠,旧属准提庵。明万历十年(1582),僧旭小在此构禅房数楹。天启六年(1626),杨大潆建精舍于此,供奉准提佛像,又名七子庵。清康熙年间,江苏巡抚宋荦重修。嘉庆五年(1800),吴县知县唐仲冕拓庵东别室为唐解元祠,祀唐寅、祝允明、文徵明三君像,署室名曰“桃花仙馆”。咸丰年间,桃花仙馆倒塌。同治年间,唐翰题复修。民国年间,再次修缮。1978年,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唐伯虎点姑苏”:这张苏州文旅名人牌该怎么打?

顺着桃花坞廖家巷前新街散步,映入眼帘的除了“唐寅祠”的标志外,还有波浪形的“观音兜”山墙。在静谧的街巷里,这座古祠目送着来往于此的芸芸众生,也在修缮焕新中见证着自身的无限可能。

唐寅祠大殿是唐寅祠的主体建筑,而这堵波浪形的观音兜山墙,正是唐寅祠西路大殿西墙,也是唐寅祠里最具有历史价值的文物,设有观音兜封火墙,全部线脚均采用堆塑粉饰,具有极高的建筑艺术价值,在古迹遍布的苏州亦属罕见。

然而,这堵有名的山墙曾经遭遇重度倾斜的危机。而且因受构架倾斜的影响,屋面歪闪、漏雨,瓦件脱落,多处柱梁节点出现脱榫、拉脱现象。解决山墙倾斜问题迫在眉睫。

如果采用简单拆卸的方式对倾斜的构架、墙体进行修缮,会对建筑本体扰动较大,且势必会造成大量历史信息的丢失,因而本着“不改变文物原状”“最低限度干预”原则,施工单位决定采用“顶升纠偏”的方式进行精细修缮。

有着巨大工作量的“顶升纠偏”相较于简单拆除重建,处处都是科学化的细活儿。譬如,浇筑通长的支顶托梁时,要保证掏空下面的基础后,墙悬着不会塌下来,办法就是开挖、浇筑分段分批进行,间隔施工。每掏0.5米隔一段再掏,每1.5米至2米的距离放置一块工字钢,一排排安插,之后浇筑。弄完回头再掏没掏的部分,依然是间隔施工。

精细修缮虽工作繁杂,却效果斐然。最终,山墙所有的历史风貌和建筑元素均得到整体保护,成功避免了修缮施工导致的文物建筑二次破坏,文物建筑的历史神韵和鲜活生命力得以延续。

为保原汁原味“原真性”修复,修缮工程还向历史深处溯源。包括唐寅祠在内的唐寅故居文化区,其修复方案反复推敲。设计人员在征求文物专家和文史专家,以及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梳理了众多文史资料,并且从唐寅诗词中寻找参考答案。为尽量保留原有时代印记,施工单位在专业文物专家指导下,在墙体修复、门窗置换和油漆等方面尽量遵循古法,按照原工艺、原式样、原材料进行修复。通过注入大量的耐心、细心,唐寅遗迹的修缮工作秉承着天工苏作灵韵,再现了一代文人故里的璀璨风采。

“唐伯虎点姑苏”:这张苏州文旅名人牌该怎么打?

使用是最好的保护

作为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内的核心工程,唐寅故居的修缮以复原明式风格为主线,意在重现“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的诗文胜景。去年九月,复原完成的唐寅故居遗址免费对外开放,成为了传播明代古风文化的重要空间载体。

明清至今的数百年间,桃花坞亦积淀下璀璨的非遗文明。明清时期,桃花坞是手工业作坊的集聚地,坞内作坊多达百余家,有木板年画、制扇、竹木、牙雕、装裱、蜡签、锡器等,俨然一个繁花似锦的工艺街。其中,桃花坞木版年画最为著名,和天津杨柳青成了中国南北两大民间年画的代表。桃花坞木版年画凝聚着江南地域的民间灵气,精细、秀雅,主要表现吉祥喜庆、民俗生活、戏文故事、花鸟蔬果等民间传统审美内容,是中国最古老的彩色印刷术。2006年,桃花坞木版年画入选第一批国家非遗名录。

唐寅故居、唐寅祠等文物建筑和桃花坞木版年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得益彰,以厚重的历史底蕴滋养着今日的文化活化再利用、再传承。以古人之规矩,开今时之生面,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在这片桃花烂漫的土地上精彩碰撞,有机交融。

“唐伯虎点姑苏”:这张苏州文旅名人牌该怎么打?

如今的唐寅故居文化区成为了“沉浸式”古风集市及游园活动的有机平台,通过融入非遗展示、创意互动、古风演绎等多种文旅元素,将过去和未来链接,吸引青年人走进这里,阅读古宅的新内涵。

去年中秋佳节,一场“桃花坞·中秋游园会”活动在片区精彩上演,通过民俗节庆活动和非遗文化展演,诠释苏式生活美学内涵,拉开了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系列游园活动的序幕。

今年阳春三月,正是桃花盛放之时,“桃花坞游园会·桃花季”在粉色的童话世界中浪漫开幕。非遗展示、创意互动、咖啡零售、青年文化等多种文旅元素集中呈现,为姑苏古城再添一处春日游乐打卡的好去处。唐寅IP也在文创中巧妙体现,原创饮品“唐寅快乐水”受到广泛好评。

仲夏江南,端午时节,桃花坞用一场“古风盛宴”展示千年古城的中式美学典范。“桃花坞游园会·大明风物端午季”上喧闹声、吆喝声、古琴声,声声入耳;“才子”风流倜傥,“佳人”罗裙飘扬,“稚子”天真烂漫,众多汉服爱好者“盛装”游园,尽显千年江南风韵。市集区一旁的唐寅故居双荷花池内,恰逢莲花盛放,游客着古装打卡,以明代文人雅园为天然背景,恍若入画。一度走红网络的“西湖边的挑花郎”也来到现场,将一支支含苞待放的荷花,亲手送给市民游客,寓意“好运莲莲”。

游园会上,非遗文化脱去疏离感,尽显年轻态。从苏式精工手作到传统民间制品——鱼灯兔灯;从古法手艺荷包到创新性非遗产品——瓦福猫;从明代大家沈周偏爱的杨梅酒到完美契合当代东方美学的茶饮顶流——茉立绣窗;古风文创、非遗匠造、潮流餐饮,多种文商旅综合业态,通过一场创意市集在占地7.1万平方米的唐寅故居文化区内落地生花,真正实现了多元文化的古今融合,还原古城西北角上的品质生活“幸福里”。

七夕佳节的夜晚,透过光影之色,苏式雅园里明代才子佳人的审美意趣与现代恋人眷侣的笑语盈盈相互映照。桃花坞七夕夜景的布展设计沿袭此前桃花坞游园会精致古风与青年潮流相融合的风格,巧妙地让唐寅故居文化区明清建筑风貌与中式花灯特色交相辉映,给入园游客营造出“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中式美学意境。

明黄的灯笼布景,风雅的古风市集,身着华服的“才子佳人”,不绝于耳的盈盈笑语……一场场尽显明代江南文化风韵的游园盛会让人恍惚中仿若穿越百年。

借助古风文化,江南才子故居得以再度出圈,成为年轻人的热门打卡地。既留住气韵,又集聚人气,古城的保护更新在一次次鲜活的实践中魅力尽显。

文化牵手商业,唐寅IP被赋予更广、更深的内涵。唐寅故居文化区围绕唐寅IP进行招商,将与亚朵集团合作打造亚朵苏州旗舰店;还引入了无锡华侨城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炉缘阁、金汇人律所等多元业态。

此外,为了进一步丰富唐寅故居遗址内文化旅游及商业配套,还积极对接将故居内建筑载体打造为符合唐寅文化基调的茶饮空间、文旅创意零售基地,实现文化景点的新式商业运营。目前故居内的禅仙居评弹咖啡馆已经营业,评弹+咖啡,在唐寅故居里惬意品味精致江南文化。

结合桃花坞的地域文脉特色,唐寅故居文化区正逐步演变成集办公、餐饮、住宿、沉浸式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微度假”目的地。在日益多样的文旅体验中,唐寅IP的价值得以展现,并广为传播。唐寅IP背后蕴藏的传统文化穿越历史长河,得以绽放出更加活力耀眼的光彩。

文/李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