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内关外”破窗开门升级连云港开放度
江苏
江苏 > 连云港 > 正文

“境内关外”破窗开门升级连云港开放度

世界很大,连云港接轨世界不仅需要一扇窗,更需要打开一座座门。

2003年3月10日,连云港出口加工区获得国务院批准。2018年5月31日,国务院批准设立连云港综合保税区。这种独特的“境内关外”模式,让连云港链接世界的一座座门被打开。

可以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综合保税区,这一步步开放升级,提升了港城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水平,擦亮了港城“一带一路”倡议支点。

“境内关外”破窗开门升级连云港开放度

出口加工区封关运作 开放窗口越开越大

春天的港城大道群山滴翠,繁花似锦。连云港出口加工区高大的黄色牌楼是这一条“春天大道”的地标风景。因为这个地标,连云港开放的窗口越开越大。

1984年,连云港获批首批沿海开放城市,改革的春风吹到了云台山下,开放经济快速发展。1992年,全市国民经济生产总值达到了68.92亿元,实际利用外资达到3897万美元。

更好地发挥连云港的临港优势,优化外向型经济结构,拉动全市外贸出口特别是加工贸易快速增长难题摆在当时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者面前。

为此,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由市计划委员会牵头的保税区申报工作班子,多次赴京开展连云港保税区设立的争取工作。

然而,1995年9月21日,海关总署函复省政府,“国务院暂不批准设立保税区”,申报工作暂停。

因为暂停,连云港申办出口加工区这个“缺口”一搁就是4年。

随着我国加工贸易管理思路从“满山放羊式”转为“圈养式”,并实行保证金台账“实转”制度,加工贸易管理日益规范。我市启动新一轮出口加工区申报工作。

1999年8月19日,市开发区管委会向省开放办行文,请求在连云港开发区内设立连云港加工贸易区。

“出口加工区关键是出口贸易,连云港因为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在全省占比不高,因此缺乏竞争优势。”时任市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的邱家海回忆说,当时,市开发区压力非常大,因为兄弟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大多数已经获批出口加工区,连云港如果不争取,就会在新一轮开放机遇中掉队。

2000年4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出口加工区监管的暂行办法》获国务院批准,其中规定“出口加工区只能设在已经国务院批准的现有经济技术开发区内”。这让市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领导班子看到希望。

2001年7月,市委、市政府将出口加工区申报工作由市计划委员会牵头调整为由市开发区管委会牵头。时任市开发区管委会主任的张连云找到邱家海让他组建出口加工区申报工作领导小组,并抽调专门人员成立出口加工区申报工作班子。

深夜的连云港东火车站依旧热浪滚滚。邱家海带领申报班子成员登上了去北京的火车。他们此行目的是拜访商务部、海关总署,为连云港申报出口加工区争取支持。

“拼外向型经济度、工业规模、产业链协同,连云港不占优势,我们争取出口加工区需要另辟蹊径。”邱家海坐在车厢,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写道,“连云港优势在哪里?”

正在他苦恼时,突然想起开会时,大家说得最多的就是连云港开放优势。

连云港是中国中西部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口,是新亚欧大陆桥的东方桥头堡,是江苏省的唯一海港城市,是带动徐连经济带建设和苏北发展的“龙头”,在连云港设立出口加工区完全符合国家设立出口加工区“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初衷和“带动腹地作用明显”的原则。

“对啊,中西部可以共用连云港出口加工区。”邱家海为早前在笔记本上写下的问题找到了答案。

在这种思路指导下,市开发区管委会和连云港海关等有关部门一道,先后12次赴南京、北京、无锡等地,拜访省政府、南京海关和海关总署的有关领导,汇报连云港出口加工区申报的有关情况,表达连云港申报出口加工区的强烈愿望,争取有关领导和部门的支持与配合。

2001年5月,连云港出口加工区破土兴建,并按照国际标准建成了符合“九通一平”要求的市政基础设施,以及符合海关对出口加工区监管要求的监管设施。

2002年10月22日,我市对外开放的又一个窗口———连云港出口加工区举行落成典礼。

2003年3月10日,连云港出口加工区获得国务院批准。

2004年1月12日,连云港出口加工区正式封关运作;连云港艾业无纺布制品有限公司等企业陆续入驻。截至2023年底,连云港出口加工区一批外向型经济企业落地,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外资企业在这里落地。

综合保税区获批 开放平台再升级

站在徐圩综保区接线桥梁远眺,浩瀚的大海一望无垠,远方来的油气船舶通过30万吨级航道顺利入泊,近处的综保区关卡上中国海关金色标志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守成者没有出路,开拓者才有未来。

随着改革开放全面进入“深水区”,连云港要想继续发展,必须知重负重、动真碰硬,进一步“推窗开门”。

特别是随着连云港石化基地建设,这样的需求更加迫切。作为国家东中西合作示范区和国家石化基地所在地,发展徐圩新区保税物流业务迫在眉睫。

“综合保税区是中国除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手续最简化的特殊监管区域,我们必须全力争取。”时任东中西示范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石海波在一次内部谈话中,非常恳切地说。

2013年9月,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获批,中国开启了新一轮的改革开放。随后各地陆续获批了一批自由贸易试验区,连云港急需在出口加工区基础上升级原有开放平台,为争取自由贸易试验区作准备。

2015年前后,市委、市政府决定向中央申请综合保税区。

申报中遇到的一个难题依旧是连云港经济外向度的问题。为了打动省相关部门,申报团队对全市外向型项目进行梳理调研,很快一份需求项目清单交到了省相关部门。“国家级东中西合作示范区建设迫切需要保税功能,提升园区辐射中西部能力,增加中西部城市开放度。”在申报书上,连云港充分阐明连云港开放升级的区位优势和特点,经过几十次的沟通,最终省政府相关厅局同意连云港申报文本。

2018年5月31日,国务院正式批复连云港出口加工区整合优化为连云港综合保税区,这标志着连云港拥有了更高层次的开放平台。

此次获批的连云港综合保税区规划总面积2.97平方公里,3个区块分别位于徐圩新区片区和市开发区。市委党校教育长卢山认为,综保区获批对于连云港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快打造国际化海港中心城市,对于江苏省加快“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构建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对外开放新格局都具有重要意义。

2023年,一批690.07吨产自所罗门群岛的金精矿在徐圩码头顺利卸货后运往连云港徐圩综合保税区,连云港海关特殊区域管理科关员经现场查验后办理了通关手续。此次业务顺利完成标志着徐圩综保区正借助开放新优势,实现了国际市场开拓,真正地让中西部城市共享共用徐圩港变为可能。

创新案例迭出 加速融入世界

走进位于连云港综合保税区内的跨境电商体验中心,看到,这里虽然店面不大,但产品琳琅满目,国际大牌、美妆护肤、食保健品等千余种商品,让港城市民实现“不出国门买遍全球”。

2023年6月投入运营的跨境电商体验中心,是苏北首家启动运营的综保区跨境电商体验中心。同时,“自贸免税购”“自贸跨境购”品牌打响,海关监管中心、保税仓储中心、保税体验中心、孵化办公中心等“四中心”完成布局,为市开发区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从开发区到出口加工区乃至综保区,“从窗到门”的改革开放,必须有排头兵大胆探索、率先突破、示范引领。

2020年3月26日10时06分,随着连云港综合保税区(徐圩片区)卡口拉杆缓缓升起,数辆集装箱货车装载着一批即将运往韩国仁川的中药材,驶入了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连云港综合保税区(徐圩片区)大门。这看起来平常的动作,却意味着连云港综合保税区(徐圩片区)首单入区保税业务正式走通。

在探索改革开放新模式过程中,没有风平浪静下的马到成功,更没有鲜花掌声中的乐享其成,需要时刻考验连云港人能力、水平、智慧,考验决心、意志、胆魄。连云港徐圩港口控股集团总经理助理王明玉介绍,徐圩综保区先后成功应用“跨关区流转”“两步申报”“分送集报”“区外监管”等创新通关监管模式。其中,国内首创“散进整出”通关模式,为石化基地企业节省税费约1300万元,被列入江苏省第三批自由贸易试验区创新实践案例,在全省示范推广创新经验。

莫道前路多险阻,再闯关山千万重。站在新开放起点的连云港人,正在出口加工区、综保区等一系列开放平台支持下,继往开来、再闯新路、再开新局,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精彩样板,方显连云港在国家开放大局中勇当尖兵的勇气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