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煤而兴、因山得名。位于河南省中部的平顶山市是资源禀赋独特的魅力之城,也是产业基础坚实的兴业之城。7月29日,“奔腾‘十四五’沿淮看发展”媒体采访团来到河南省平顶山市,看当地如何“煤”美与共,实现传统产业的华丽蝶变。
平顶山市素来有着优越的自然禀赋,其原煤储量100亿吨,是中南地区最大煤田,素有“中原煤仓”之称。伴随时代变革,平顶山市正积极融入淮河生态经济带的发展大局,全力推动其发展模式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
当下,平顶山市正以“创新”为抓手,大力推进中国尼龙城高质量发展、白龟湖科创新城高水平建设,相继打造7大产业集群、12条重点产业链,全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我们的产品是尼龙材质,而它的原料是煤。” 位于平顶山新材料开发区的锦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厂区负责人这样介绍。在厂区中,一排排整齐的织机高速运转着,经过数道工序后,洁白的丝线就会形成布坯。然后,这些布坯会根据客户需求染成不同的颜色,再售卖到服装企业,应用于防晒衣、羽绒服等产品上。
能将煤一步步变成高档的服装面料。——“中国尼龙城”是平顶山新材料产业的实力所在。
如今,“中国尼龙城”已经形成了上游的煤炭开采、煤焦化工,中游的尼龙66和尼龙6生产,和下游的尼龙聚合、改性、纺丝等各个环节的完整煤基尼龙新材料产业链,锦华新材料就是其中下游企业的代表。
位于产业链中游的平煤神马集团尼龙科技有限公司的表现同样亮眼。它是河南省高新技术企业、河南省重点项目建设先进单位,同时也是平顶山市打造具有世界一流竞争力的煤基尼龙化工产业链、建设世界级尼龙生产基地,实现由“中原煤仓”向“中国尼龙城”转型发展的支柱企业之一。该公司以炼煤所产生的氢气等作为主要原料生产出己二酸、己内酰胺,最终应用于服装、篮球、运动鞋、头盔、防弹衣、汽车、高铁、飞机配件、高档轿车、超大型工程车、飞机轮胎、舰船缆绳、汽车安全气囊等的生产,深度融入社会生活。
目前该产业链已有超200家企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
如今,平顶山市正在加快推进60万吨己内酰胺、100万吨尼龙切片、1万吨高性能对位芳纶等200多个重大项目建设,总投资超1000亿元。力争到2025年,“中国尼龙城”主要产品产能达到500万吨、入驻企业达到400家,产值规模突破2000亿元,成为中国首位、世界领先的尼龙新材料产业基地。
尼龙新材料不断迸发发展活力的同时,这座资源型城市也不断点燃创新“引擎”,厚植新质生产力。
矗立在平顶山学院的尧山实验室就是一颗闪亮的“创新之星”。近年来,实验室面向国家“材料强国”重大战略需求,聚焦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和前沿新材料领域,开展战略性、先导性、前瞻性重大变革性技术攻关及共性基础研究,围绕第三代半导体(SiC)材料及功率器件规模化、先进碳化物陶瓷基复合材料、尼龙及高分子成型加工三个方向,打造成了新材料领域一体化综合性创新高地。
面向未来,实验室还将精准对接新材料前沿领域,坚持顶天立地、建成设硬核力量,聚焦航空航天和尖端武器用第三代碳化硅纤维和高分子热塑性复合材料,重点推进“KD-SA高耐温烧结型高结晶第三代碳化硅纤维产业化项目”和“航天用高分子热塑性复合材料快速成型项目”两个项目的转化落地。
因煤而兴,却不唯煤而生,平顶山凭借创新赋能,正写就更多“煤”美与共的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