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飞宇称自己不神秘:我是一本打开的书 一切袒露无遗
2015年02月03日 12:59
来源:羊城晚报
就在不久前,一位记者对我说,作家多神秘啊。我告诉她,我不了解别的作家,但是,我一点也不神秘,相反,我渴望简单,就像穆里尼奥所说的那样,“我是一本打开的书,一切都袒露无遗。我愿意分享。”
原标题:毕飞宇:我的西方文学接受史
导读:就在不久前,一位记者对我说,作家多神秘啊。我告诉她,我不了解别的作家,但是,我一点也不神秘,相反,我渴望简单,就像穆里尼奥所说的那样,“我是一本打开的书,一切都袒露无遗。我愿意分享。”
毕飞宇(右)与张莉的对谈构成文学的“言语之旅”。李殷/摄
有人问我,在写作之余,你最爱做的事情是什么?我回答说,对话。我所说的对话不是聊天,不是一堆人,无主题、无目标地闲扯,那个是消磨时间。我喜欢两个人就一个问题进行开放式的讨论。从我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那一天起,这样的对话就没有离开过我。可以说,对话就是我人生的另一个局面。
201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决定给我出一套文集,其中有一本就是对话。出版社邀请了新锐批评家张莉女士,她专门来到南京,就在我们家楼下的那家咖啡馆里,我们一口气谈了两天。我要感谢张莉女士,为了这次对话,她做足了功课,她保证了这次对话的开放性与逻辑性,
就在不久前,一位记者对我说,作家多神秘啊。我告诉她,我不了解别的作家,但是,我一点也不神秘,相反,我渴望简单,就像穆里尼奥所说的那样,“我是一本打开的书,一切都袒露无遗。我愿意分享。”是的,一个以写小说为生的人,他的工作就是打开他自己。作家有可能神秘吗?有,要么写不出来了,要么从来都没有写过真正的文学。——毕飞宇
西方文学:一开始我想读到爱情和性
毕飞宇:说起西方的文学,我们也别往大处说,其实一开始,我还是希望读到爱情和性。
张莉:哈哈,年轻人读小说都有那种隐秘的小心思吧,我最初读《红楼梦》时是跳着读的,喜欢看宝黛斗嘴。
毕飞宇:应当这样说,我在青春期的前后阅读西方小说是决定性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和我们一代所有的人一样,我们都没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底子,在“国学”方面是很可怜的。等我真的具备了阅读能力的时候,“文革”也结束了,相对来说,接受西方文学就更容易。
张莉:你想说,西方文学对你的写作影响很大。
毕飞宇:其实我想这样说,西方文学对我最大的影响还是精神上的,这就牵扯到精神上的成长问题,自由、平等、公平、正义、尊严、法的精神、理性、民主、人权、启蒙、公民,人道主义,包括专制、集权、异化,这些概念都是在阅读西方的时候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在价值观方面,那个时候的阅读是决定性的。你在阅读故事、人物、语言,到后来,它在精神上对你有一定影响。
《忏悔录》:一个乡下人才有的冲击力
张莉:我们先回忆你读过的第一本西方书籍吧。
毕飞宇:这个不用回忆,是卢梭的《忏悔录》。
张莉:那时候你多大?
毕飞宇:十六七岁,读高中。我首先要和你谈谈书的事。我们那个时候很奇怪,你读哪一本书,不是你去买,然后你再读,不是这样。哪一本书会落到你的手上,完全是随机的,像命运的安排,你根本不知道你会遇上哪一本书。是神奇的命运把《忏悔录》送到我的手上的,一开头就吸引了我,哪有这样对待自己的?只读了几句话我就感受到作者的心情了,动荡、愤激,很适合青春期。可我没有想到卢梭会那样对待自己,很吓人的。
我刚才说的是第一点,第二点呢?我要说细节的力量。你知道书里头有卢梭和华伦夫人的不伦之恋,一个细节实在惊人,我到今天都忘不掉。华伦夫人在吃饭,正要吃肉,卢梭说,肉上有毛。华伦夫人就把肉吐出来了,卢梭接过来,放在了自己嘴里。
张莉:哎,这细节太肉感啦!
毕飞宇:冲击力大。卢梭有冲击力,是一个乡下人才有的冲击力。
张莉:蛮力。
毕飞宇:那时候我还不知道什么叫“细节”,但是,心惊肉跳,皮肤都是烫的,这些都是理性的感受。年轻时的阅读就是这一点好,许多时候,它不是精神在阅读,也不是灵魂在阅读,它是身体在阅读,是血管在阅读。
张莉:我得说,关于这个细节,你有男性读者的趣味,至少在那一刻。我读到时却是另外的感觉。
毕飞宇:这个不重要。虽然《忏悔录》是一本非虚构,但在刻画人物方面,华伦夫人这个形象无疑很成功。母性,淡定,雍容华贵,淫荡却优雅。她和卢梭可不就是秦可卿和宝玉吗?
相关新闻: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图片新闻
视频
-
滕醉汉医院耍酒疯 对医生大打出手
播放数:1133929
-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简木牍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数:4135875
-
电话诈骗44万 运营商被判赔偿
播放数:2845975
-
被击落战机残骸画面首度公布
播放数:53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