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安华(1900—1937)
2013年12月11日 16:12
来源:凤凰江苏综合整理
易安华,字福如,号济沈,江西宜春人。 他生于1900年4月2日,肄业于江西省立第八中学,于1925年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前往广州并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宪兵科。毕业后,他担任中央宪兵团排长。1926年,以陆军总部学兵团中尉排长之职随军北伐,因表现突出擢升中尉连长,任浙江省补充团连长。
军衔:少将
部队:第71军87师259旅
籍贯:江西宜春
牺牲年龄:37岁
易安华,字福如,号济沈,江西宜春人。
他生于1900年4月2日,肄业于江西省立第八中学,于1925年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前往广州并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宪兵科。毕业后,他担任中央宪兵团排长。1926年,以陆军总部学兵团中尉排长之职随军北伐,因表现突出擢升中尉连长,任浙江省补充团连长。
1928年,易安华进入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学习,入中央教导队学习,结业后留任教导团连长。他曾随部参加中原大战,固守杞县雷寨,以一连之众,挫敌数千,后连升少校营长、中校副团长。1932年日军进攻上海,易安华任87师261旅522团中校副团长。此役中,该团接防蕰藻浜、张华浜一线防线,配合友军击退日军第三次总攻,取得庙行大捷,易安华升任第87师第522团上校团长。
淞沪会战时,易安华随87师奉命驻守闸北,因身先士卒,指挥有方,升任第87师259旅少将旅长。上海失陷后,11月下旬,易安华所部奉命退守南京,防守光华门外复廓阵地。
此前,易安华将妻子及3个孩子送回宜春老家送别时,叮嘱道:“汝等领我的抚恤金,赡养家小”,又有赠言,曰“不灭倭寇,誓不生还。国将不保,何以家为?吾妻存之。”
12月10日上午,日军炮轰光华门城门,小部分日军突入南京城内。259旅奋勇反击,易安华亲率一个加强团向光华门东北方向的敌阵穿插,经过一昼夜的血战,入城日军遭全歼,中国军队重夺光华门阵地。
此次战斗后,易安华虽头部、腰部、臂部等5处负伤仍坚持不撤离,说:“我是堂堂的中国军人,决不偷生而负国负民,我誓与将士们同生死,与阵地共存亡。”12月12日,光华门右翼雨花台阵地失守,左翼中山门阵地亦被日军突破,易安华旅三面受敌,易安华指挥部队向唯一缺口莫愁湖方向突围,途中易安华腰部中弹身亡,遗体滚入了护城河,卒年37岁,遗体最终未运出南京城。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图片新闻
视频
-
滕醉汉医院耍酒疯 对医生大打出手
播放数:1133929
-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简木牍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数:4135875
-
电话诈骗44万 运营商被判赔偿
播放数:2845975
-
被击落战机残骸画面首度公布
播放数:53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