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杂志》 新四军三师的精神利剑
2015年07月06日 13:59
来源:凤凰网江苏站
1941年,抗日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顽固派却同室操戈,蓄意制造了亲痛仇快的皖南事变。同年1月28日,遭受重大损失的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新四军特别关注报刊的出版工作,众多报刊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为宣传、组织人民参加抗战作出了重要贡献。 黄克诚亲自定名《先锋杂志》 当时黄克诚所带的八路军被改编为新四军第三师,由于当时还不具备办报纸的条件,黄克诚提出,要政治部先办个杂志,并亲自定名为《先锋杂志》,李恩求为主编,朱鸿在负责整个部队的教育工作的同时,还担任杂志的副主编。
导读:当时黄克诚所带的八路军被改编为新四军第三师,由于当时还不具备办报纸的条件,黄克诚提出,要政治部先办个杂志,并亲自定名为《先锋杂志》,李恩求为主编,朱鸿在负责整个部队的教育工作的同时,还担任杂志的副主编。
原《先锋杂志》副主编朱鸿 彭铭摄
江苏省档案馆收藏的《先锋杂志》 彭铭摄
1941年,抗日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顽固派却同室操戈,蓄意制造了亲痛仇快的皖南事变。同年1月28日,遭受重大损失的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新四军特别关注报刊的出版工作,众多报刊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为宣传、组织人民参加抗战作出了重要贡献。
黄克诚亲自定名《先锋杂志》
当时黄克诚所带的八路军被改编为新四军第三师,由于当时还不具备办报纸的条件,黄克诚提出,要政治部先办个杂志,并亲自定名为《先锋杂志》,李恩求为主编,朱鸿在负责整个部队的教育工作的同时,还担任杂志的副主编。
如今已经98岁高龄的朱鸿,对那段烽火岁月仍然记忆犹新。
1917年8月,朱鸿出生于江苏省宝应县。“我的家里头啊,是封建的官僚地主家庭。”朱鸿回忆道。当时,年幼的朱鸿就对家里的封建氛围很不满,一直在外求学,在扬州就读高中后,考入了上海交通大学。
在朱鸿进入交大的第三年,抗战爆发了。朱鸿与同学辗转香港,到达了武汉,开始与中国共产党有了亲密的接触。1938年12月,年轻的朱鸿在重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我觉得后方(重庆)纸醉金迷啊,心里很难过,所以我想办法到了敌后。”
1939年,朱鸿到了华北敌后,进入太行山“抗大”一分校学习。第二年,朱鸿随所在部队南下华中,经彭雪枫介绍,加入了黄克诚部队即后来的新四军第三师。
“1941年,黄克诚同志为了提高整个部队的战斗意志,为了能够把党的政策和组织的决定,贯彻到部队里去,就决定办一个杂志。”朱鸿回忆说,“办杂志叫什么名字呢?我们商量着,也提了好多意见,叫什么‘战斗’啊、‘战旗’啊,送给黄克诚同志去审定。”
然而,朱鸿等人想的名字均被黄克诚否定了,黄克诚亲自为杂志取名为“先锋”。“我们后来进一步深刻地理解才知道,黄克诚同志要用先锋作为我们的标志,就是要拿先锋来表示我们这个部队的性质,它代表着组织赋予我们这个部队的使命,对于这个部队的期望,对于这个部队的要求。”
充分动员印刷厂工人
1941年9月上旬,新四军第三师政治部主办的《先锋杂志》在江苏盐城阜宁境内创刊,当时为半月刊,32开本,铅印。黄克诚同志还专门请陈毅题写了刊名。为办杂志,黄克诚同志下令抽调七旅政治部的李恩求同志来师政治部,专门主持杂志的编辑工作。
办杂志,就必须建立起一个印刷厂。朱鸿在回忆时写道:“《先锋杂志》的印刷是委托当地一家印刷厂进行的。印刷厂的老板姓方,厂内有十几个工人。如何充分动员、鼓励印刷厂的老板、工人为新四军抗日服务,对我们也是一个考验。”
“我和负责编刊的李恩求同志不时地与工人们谈话,做工作。我向工人讲,办刊就是抗日,搞好印刷就是为抗日做贡献。李恩求与工人拉家常,告诉工人,做工是很有意义的事情,为个人也是为国家。因此,工人们印刷《先锋杂志》的积极性一直很高涨。”
相关新闻: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图片新闻
视频
-
滕醉汉医院耍酒疯 对医生大打出手
播放数:1133929
-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简木牍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数:4135875
-
电话诈骗44万 运营商被判赔偿
播放数:2845975
-
被击落战机残骸画面首度公布
播放数:53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