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敏夫:今天你走向战场
2015年08月21日 14:31
来源:凤凰江苏
据诗人三弟弟高锦光回忆:1934 年 5 月,高敏夫被国民党宪兵三团抓捕,关押在北平警察局看守所,后押解到南京,国民党当局高等法院以“用文字图书危害党国,宣传与三民主义不相容的主义”的罪状,判处他无期徒刑。闻讯后,高锦光赶到南京,通过米脂老乡杜聿明的帮助,高敏夫走出了南京江东门外国民党陆军监狱大门,返回陕西。1936年 12 月西安事变发生后,前往延安。
《以笔为枪:重读抗战诗篇》
出版社: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编著者:韦晓东
简介:“在黑暗里、在重压下、在侮辱中/苦痛着、呻吟着、挣扎着/是我底祖国/是我底受难的祖国!”70年前,抗战诗人以笔为枪,为祖国而歌。血里生长的抗战诗篇,再现了中华民族共同抗战的伟大历程。那些披着征尘的诗句,其实就是四万万中华同胞“还我山河”的呐喊,沿着诗词中国浩瀚文脉流淌而来的吟唱,都化作了力透纸背的滚烫血液。
70年后,编著者怀抱独特的情感体验以诗心撞击诗心,在不能忘却的记忆中,重新检录硝烟弥漫处的抗战诗篇,关乎民族存亡的战争,关注炮火下民众的苦难。作为中国文学重要组成部分的抗战诗篇,从来就是一道筑在抗战军民心田间的“精神长城”。重读经典,温故知新,以血火熔铸的诗句编织花环,献给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祖国,从一个百年,到下一个百年。
今天你走向战场,
我要和你细商量!
你的田地,
有人替你耕种。
你的孩子,
有鲁迅小学教养。
明年你胜利归来时,
将会看到他——
健壮的成长!
—— 约作于一九三八年左右
抗战诗人:高敏夫。
《战地诗人》书影。
1905年出生于陕西省米脂的高敏夫是土生土长的“延安诗人”,中共党员。上世纪20年代他进入榆林中学读书时,老师为陕北红军和苏区创建人李子洲、谢子长,与西北红军和西北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刘志丹是同班同学。1926年中学毕业后,高敏夫于1930年来到北平,次年参加了北方“左联”,开始创作新诗。1932年,前往绥远协助组建察绥抗日同盟军。
据诗人三弟弟高锦光回忆:1934年5月,高敏夫被国民党宪兵三团抓捕,关押在北平警察局看守所,后押解到南京,国民党当局高等法院以“用文字图书危害党国,宣传与三民主义不相容的主义”的罪状,判处他无期徒刑。闻讯后,高锦光赶到南京,通过米脂老乡杜聿明的帮助,高敏夫走出了南京江东门外国民党陆军监狱大门,返回陕西。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发生后,前往延安。
高敏夫是“街头诗”早期的倡导者和积极参与者。卢沟桥事变后,他参加西北战地服务团,赴山西中阳县前线进行抗日宣传。1938年2月来到西安,与劫夫、史轮合编《战地新歌》,吸收陕北民歌通俗易懂、能诵能唱的特点,创作了《男女一齐上前线》、《张二嫂放哨》、《抗战一周年纪念歌》等作品。这年夏季,他回到延安任文艺协会秘书,随即与柯仲平、田间等人共同发起、参与延安街头诗活动。埃德加·斯诺在《西行漫记》里说:“‘打倒吃我们血肉的地主!’‘打倒喝我们血的军阀!’‘打倒把中国出卖给日本的汉奸!’‘欢迎一切抗日军队结成统一战线!’‘中国革命万岁!’‘中国红军万岁!’我就是在这些用醒目的黑字写的、多少有些令人不安的标语下面度过我在红区的第一夜的。”“所有的钞票上也印有他们的口号。陕西印的钞票上有这样的口号:‘停止内战!’‘联合抗日!’‘中国革命万岁!’”
此后,高敏夫参加抗战文艺工作团,与雷加、秦川等人再渡黄河,深入晋察冀根据地,用街头诗等形式宣传抗日,沿途写下了10多万字的战地日记。此间创作的诗歌散见于《导报》冀中版、重庆《新华日报》。
《今天你走向战场》这首诗,同样体现了街头诗简短、明快的特点。诗人以与战友对话的形式,表达了战友间的深厚情意。在诗人的描述下,我们仿佛看见抗战将士正整装待发,根据地一片紧张的备战气氛。战友相别,总有说不尽的话语。诗人选取田地、孩子这两个要素作为抒情中心,更好像是一种代喻,意味着保家卫国的重任大家共同来承担,体现了革命队伍团结如一人的战斗精神。换一个角度来看,战友奔赴战场,也是一种悲壮的赴死之举,送别也许会成为诀别。所以,读这一首诗,更能体会到战争环境下战友珍贵的情谊。
1951年,高敏夫任西北作家协会专业作家,致力于陕北谚语民谣的搜集和研究。其抗战时期的作品收入《诗风录》、《延安文艺丛书》、《延安晨歌》。著有《刘巧团圆》、《狼牙山五壮士》、《高敏夫战地日记》、《高敏夫文集》等。
“文革”中,高敏夫受到残酷迫害,1975年辞世。
相关新闻: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图片新闻
视频
-
滕醉汉医院耍酒疯 对医生大打出手
播放数:1133929
-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简木牍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数:4135875
-
电话诈骗44万 运营商被判赔偿
播放数:2845975
-
被击落战机残骸画面首度公布
播放数:53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