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正操:桑园突围
2015年08月21日 15:06
来源:凤凰江苏
2009年10月13日,开国上将吕正操辞世,享年106岁。最后一位开国将星陨落,宣告一个英雄时代的谢幕。
《以笔为枪:重读抗战诗篇》
出版社: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编著者:韦晓东
简介:“在黑暗里、在重压下、在侮辱中/苦痛着、呻吟着、挣扎着/是我底祖国/是我底受难的祖国!”70年前,抗战诗人以笔为枪,为祖国而歌。血里生长的抗战诗篇,再现了中华民族共同抗战的伟大历程。那些披着征尘的诗句,其实就是四万万中华同胞“还我山河”的呐喊,沿着诗词中国浩瀚文脉流淌而来的吟唱,都化作了力透纸背的滚烫血液。
70年后,编著者怀抱独特的情感体验以诗心撞击诗心,在不能忘却的记忆中,重新检录硝烟弥漫处的抗战诗篇,关乎民族存亡的战争,关注炮火下民众的苦难。作为中国文学重要组成部分的抗战诗篇,从来就是一道筑在抗战军民心田间的“精神长城”。重读经典,温故知新,以血火熔铸的诗句编织花环,献给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祖国,从一个百年,到下一个百年。
桑园突围破晓间,战士奋战苦衣棉。
寇追情急急似火,春日昼长长如年。
马逸人散阵不成,往来冲突西复东。
天似有罗地似网,此起彼伏相呼应。
回支骁勇天下闻,有女如龙叱风云。
从容迫敌却追兵,过路入营日西沉。
就榻疲顿举足难,梦少神安醉黑甜。
翌晨欢庆青年节,人马一一散复还。
地下有道道有沟,是真罗网疏不漏。
倭寇纵有黔驴技,人民眼底一蜉蝣。
一九四一年五月
抗战诗人:吕正操。
抗战时期的吕正操一家。
晋察冀八路军将领合影。左起朱良才、王平、刘道生、唐延杰、赵尔陆、舒同、杨成武、吕正操、聂荣臻、聂鹤亭。
在《吕正操回忆录》中,“桑园突围”是将军难以忘怀的记忆:1941年4月,日军大举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抢光、烧光、杀光的“三光”政策。时任冀中军区司令员兼八路军第三纵队司令员的吕正操一日之内经历五场战斗,后转移到蠡县潘营村时,敌人从北、东两面包围过来。在警卫排的掩护下,吕正操只带了两个人,从村西口冲了出去。在战斗中,为掩护吕正操司令员,时任24 团二连指导员杨兆卿和另外5名警卫员不幸牺牲。2012年12月25日,吕正操将军之子、冀中抗日研究会会长吕彤羽来到蠡县桑园镇潘西村,祭奠抗日烈士。
诗人笔下的冀中根据地,“战士奋战苦衣棉”,“就榻疲顿举足难”,条件艰苦。然而,抗日将士不怕苦难,不畏强敌,他们浴血奋战,敢于牺牲。这里还有一支骁勇善战的回民支队,带队的是一位女同志,这一真实的细节透露出全民抗战的历史信息。诗句“翌晨欢庆青年节”,讲述的是将军突围后的第二天,就赶回根据地参加庆祝五四青年节和三纵队成立三周年纪念活动,毛泽东为三纵队成立三周年专门题词:“坚持平原游击战争的模范,坚持人民武装斗争的模范”。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正是坚持了党的敌后积极抗战的政策,人民武装和根据地就能够得到壮大和发展。
2009年10月13日,开国上将吕正操辞世,享年106岁。最后一位开国将星陨落,宣告一个英雄时代的谢幕。
吕正操著有《冀中回忆录》、《吕正操回忆录》、《论平原游击战争》等。
相关新闻: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图片新闻
视频
-
滕醉汉医院耍酒疯 对医生大打出手
播放数:1133929
-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简木牍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数:4135875
-
电话诈骗44万 运营商被判赔偿
播放数:2845975
-
被击落战机残骸画面首度公布
播放数:53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