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靖:桑干河畔伏击战
2015年08月21日 15:42
来源:凤凰江苏
1997年9月,收录了作者长征路上、抗日岁月和解放战争时期的诗歌结为《吼声集》,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2015年5月,涉及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文献的《苗族红军作家陈靖作品选》,由中共党史出版社推出。翻阅历史篇章,那些纯朴的文字,至今有着滚烫的温度。
《以笔为枪:重读抗战诗篇》
出版社: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编著者:韦晓东
简介:“在黑暗里、在重压下、在侮辱中/苦痛着、呻吟着、挣扎着/是我底祖国/是我底受难的祖国!”70年前,抗战诗人以笔为枪,为祖国而歌。血里生长的抗战诗篇,再现了中华民族共同抗战的伟大历程。那些披着征尘的诗句,其实就是四万万中华同胞“还我山河”的呐喊,沿着诗词中国浩瀚文脉流淌而来的吟唱,都化作了力透纸背的滚烫血液。
70年后,编著者怀抱独特的情感体验以诗心撞击诗心,在不能忘却的记忆中,重新检录硝烟弥漫处的抗战诗篇,关乎民族存亡的战争,关注炮火下民众的苦难。作为中国文学重要组成部分的抗战诗篇,从来就是一道筑在抗战军民心田间的“精神长城”。重读经典,温故知新,以血火熔铸的诗句编织花环,献给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祖国,从一个百年,到下一个百年。
刚刚露面的晓阳,
染红了水畔山岗。
平静无波的水面,
映射出兴奋人心的波光。
等待在青纱帐内的勇士们,
慢慢地露出头来——
目不转睛!
盯着前方!
上好刺刀!
子弹上膛……
连长举着手上的小红旗,
再看了看民兵队长小张,
然后他的右手在天空一晃,
手榴弹发出了连珠巨响!
龙腾虎奔冲出青纱帐,
一个个都好像长上了翅膀——
杀入敌阵!
纵横冲闯!
刀光剑影!
山摇地晃……
十八分钟的疾风暴雨,
把一队万恶的鬼子全捲光,
三辆汽车五马分尸,
五十八个鬼子全见阎王。
一九四〇年九月于涿鹿龙王堂南沟
抗战诗人:陈靖。
长征到达延安后,1937年春《战斗剧社》、《战斗报社》部分成员留影。陈靖(前排左四)时任音乐队长。
1966年,陈靖赴京参加空军创作会议前,与夫人翟羽佳在昆明留影。
1949年开国大典时,陈靖(左一)和战友经过天安门。
1986年冬,陈靖(右一)重走长征路时,在“黔东苏区”找到当年长征时留下的标语。
1987年,陈靖(前排右五)重走长征路,与瓮安县领导合影。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当过草地的红军经过贵州瓮安的时候,16岁的苗族少年陈靖,便投身那滚滚洪流之中。68岁时,长征全面胜利六十周年之际,将军重走长征路,沿着5条长征路线,历时21个月,行程3600多公里。当他再次站在雪山之顶,回首硝烟弥漫的征途时,那曾经弹奏的琴弦,那挥笔写下的战歌,那用鲜血浸染的红旗,都涌现在这位老兵的笔端。
1997年9月,收录了作者长征路上、抗日岁月和解放战争时期的诗歌结为《吼声集》,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2015年5月,涉及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文献的《苗族红军作家陈靖作品选》,由中共党史出版社推出。翻阅历史篇章,那些纯朴的文字,至今有着滚烫的温度。
《桑干河畔伏击战》这首诗,忠实记录了“百团大战”中的一次战斗。桑干河流经河北省西北部和山西省北部,为永定河的上游,是海河的重要支流。相传每年桑葚成熟的时候河水干涸,所以得名。马可·波罗曾驻足桑干河下游描摹卢沟桥。1948 年,丁玲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蜚声文坛。抗战期间,晋察冀是八路军敌后抗日的主战场。此时,陈靖正带领“挺进剧社”随八路军120 师,活跃在平西战场、桑干河畔。作者亲历战火,所写抗战诗歌皆具有很强的纪实特征。诗的第一节,描写了战前紧张气氛,晓阳、山岗、波光、青纱帐,自然之景成为抗战将士的好战场。在清晨的阳光下,全神贯注的战士正在等待一次漂亮的伏击。第二节从连长的“小红旗”写起,红旗挥舞,成群的手榴弹扔过去,成批的将士冲向敌阵。最后,诗人清点战果,以实实在在的数字,突出了抗战将士的骁勇。
在《吼声集》中,作者有系列诗作反映“百团大战”,如《北破争夺战》、《登灵山》、《杨小超》、《伏击倒拉嘴》等。百团大战是八路军在晋察冀边区,反击日军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战役。陈靖从一个侧面纪录了这场波澜壮阔的战役,热情讴歌了敌后抗日武装。在《白花山被困记》中,作者以细腻的笔法描写了一位支持抗日老大娘的形象,让人难忘。
五天来完全没有进一粒米,
全凭山果野草充饥。
一夜秋风吹黄了山顶的白花,
细雨薄霜送来一派寒气。
岩畔闪现出李大娘的背影,
她悄悄地朝炊事班小屋走去。
轻松的身影消失在夜幕中,
留下一袋神秘物——米!
解放后,陈靖曾参加中央军委军战史编写,曾任过空军部队昆明指挥部政治部主任以及南京军区炮兵部队顾问等职。与黎白合著《红军不怕远征难》,小说《金沙江畔》改编成电影,影响巨大。并著有散文集《往事情深》、话剧《贺龙前传》等。离休后,诗人全身心致力于长征精神的传播和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尤其是对苗族蚩尤文化的挖掘富有很强的建设性。1993年,全部用旧体诗或民歌民谣创作的《诗言史》出版。500多首诗作反映了作者三走长征路的整个历程,以长征亲历者的视角,为后来者留下了一份“千山万水”的记忆。
2002年,陈靖辞世,享年84岁。身后留下《实话长征—— 重勘长征路纪实》和《巡天坐地录——半世纪文艺生涯散记》两部书稿。
战士的歌声从不停息,就像诗人作词的《挺进剧社进行曲》中唱的那样:
时刻记着祖国民族的奇耻大辱
时刻记着四亿同胞的深重灾难……
相关新闻: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图片新闻
视频
-
滕醉汉医院耍酒疯 对医生大打出手
播放数:1133929
-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简木牍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数:4135875
-
电话诈骗44万 运营商被判赔偿
播放数:2845975
-
被击落战机残骸画面首度公布
播放数:53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