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说历史”!江苏睢宁“小小讲解员”讲出文化范儿
江苏
江苏 > 徐州 > 正文

“童说历史”!江苏睢宁“小小讲解员”讲出文化范儿

5月18日,江苏省睢宁县“5·18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活动暨“古韵睢宁、熠熠新声”第七届“我是小小讲解员”比赛迎来决赛。鲜活稚嫩的童声,让陈列在睢宁博物馆里的文物,穿越千年时光隧道,展现在今天睢宁的面前,“在睢博看文物里的动物世界”“古人的家具”“铜牛灯里的科技范”“战国青铜鼎”“东汉舞乐车马汉画像石”……睢宁县博物馆里的文物故事是参赛小选手们选择的主题,在同一擂台讲同一文物故事,考验小选手们对文物故事的理解程度,和纵向、横向联系的思考,在文物中与古人“对话”,自信心,自豪感,油然而生,引得现场观众阵阵喝彩。

“童说历史”!江苏睢宁“小小讲解员”讲出文化范儿

选手在比赛中 顾士刚/摄

据介绍,该活动由睢宁县委宣传部和县文体广旅局、教育局、融媒体中心等部门联合组织实施。自2018年以来,活动已连续举办七届,线下组织约8000名中小学生参与,单场线上实时直播总收视、点击率突破60万余人次。

“时间拉开了我们与古人的距离,但博物馆为我们打开了与古人对话的一扇窗。想要读懂睢宁,就从博物馆开始,让历史说话,让文物活起来。举办这样的活动,就是一个鲜活的缩影。”睢宁县博物馆馆长徐娟说,睢宁县博物馆馆藏文物4800余件,一级文物3件、二级文物9件、三级文物32件,时间跨度为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明清及现当代。活动围绕睢宁县馆藏文物、历史事件以及历史人物等内容展开,并以史鉴讲述传承当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童说历史”!江苏睢宁“小小讲解员”讲出文化范儿

选手在比赛中 顾士刚/摄

连续参加4届比赛的11岁王秋媛像一位“文物考古大师”,从“卧羊形铜灯”“雁形铜熏”“青瓷辟邪插座”等文物中讲述2000多年前,睢宁大地上的动物世界。12岁的朱雨辰坐在轮椅上,他说:“今天站在这里,自信讲述文物里的故事,是家乡的历史文化给了我力量,每一次讲解都是一次受教育的过程。”40岁的古邳镇人邵圆,在陪孩子参加比赛时,看到了“古人的家具”中瓷绣墩古朴花纹,与最近清理已故老人遗物时发现的老物件类似,于是把这个老物件捐赠给博物馆,她说:“文物是历史的见证者,是前人留给我们宝贵的财富。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希望更多人欣赏睢宁先人的心灵手巧。”

“童说历史”!江苏睢宁“小小讲解员”讲出文化范儿

家长捐赠现场 张炫/摄

睢宁县文体广旅局局长王璇认为,举办小小讲解员大赛,推动文物活化利用,“童说历史”拓展了文物中的文化自信。守护好、传承好、展示好睢宁1769平方千米上的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发展文博事业,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讲好睢宁故事、传播睢宁声音。

自2018年以来,已连续举办四届“探秘下邳故城”活动,约3000名中小学生参与,此活动荣获江苏省考古学会2020年度“公众考古奖”;开展“行走的博物馆 文物进校园”教育活动,截至目前,此活动已走进10余所学校,线下约10000名中小学生受教,线上单次直播收视、点击率突破27万余人次;“3D数字文物阁”特色活动吸引了众多青少年积极参与,至今约5000余名中小学生参与;2023年7月以来,不定期开展“汉风驿站”社教活动,让文物“活”起来,让文物“火”起来,真正融入到居民的文化生活中(通讯员 顾士刚 张炫)

原标题:《江苏睢宁:“小小讲解员”识古知今 “唤醒”沉睡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