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苏州!
江苏
江苏 > 要闻 > 正文

这就是苏州!

这座城

有“中国四大名园”之一

叫拙政园

这座城

有“不出城郭而获山林之趣”

叫留园

这座城

有“林有竹万,竹下多怪石,状如狻猊者”

叫狮子林

这座城

有“中国第一水乡”

叫周庄

这座城

有构成苏州旅游“古韵今风”的双面绣,

叫金鸡湖

......

提及苏州,

我们想到的多是斜风细雨式的诗意

与小桥流水式的画境,

它仿佛自古就与宏大的政治叙事,

保持着天然的距离。

可如今的苏州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这座吴侬软语的“人间天堂”,

已经连续六年上榜“新一线城市”的榜单,

成为了长江三角洲最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从“岁月静好”到“金融中心”,

我们是时候应该重新审视这座城了!

苏州

“天下四聚”之一

苏州,简称“苏”,古称姑苏、平江。康熙时人沈寓曾说:“东南财赋,姑苏最重;东南水利,姑苏最要;东南人士,姑苏最盛。”可见自古便是商业、人员聚集的中心。

《姑苏繁华图》清 徐扬

苏州作为“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红楼梦》第一回),首先得益于它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苏州位于长江三角洲中部、江苏省东南部,东傍上海,南接浙江,西抱太湖,北依长江。

太湖作为中国第三大淡水湖,汪洋万顷静卧于此,四面湖波,一望无尽,远与天邻。苏州襟江带湖,因水而兴,也是长江流经江苏的重要一站。苏州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兼有沃土渔盐之利。

城市境内更是河港交集密布,杜荀鹤也有诗曰:“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据统计,至今苏州市辖区内有大小河流约2万余条,湖泊约300余个,境内超过40%的地表皆被水域覆盖,其中西有太湖和漕湖,东有淀山湖、澄湖,北有昆承湖,中有阳澄湖、金鸡湖、独墅湖。苏州因其发达纵横的河道,又被称为“水都”、“水城”与“水乡”,十三世纪的《马可·波罗游记》将苏州赞誉为“东方威尼斯”,也被十八世纪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称赞为“鬼斧神工”。

苏州城始建于公元前514年,距今已2500多年历史,白居易于《吴中好风景》曾写道:“吴中好风景,风景无朝暮。晓色万家烟,秋声八月树。舟移管弦动,桥拥旌旗驻。改号齐云楼,重开武丘路。况当丰熟岁,好是欢游处。州民劝使君,且莫抛官去。”看来在唐代苏州就市一个可令人“抛官去”的“欢游处”了。

除了地理位置与生态环境的优越,苏州凭借“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史迹名园”的独特风貌,位居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全市现有文物保护单位881处,其中国家级61处、省级128处。日本汉学家宫崎市定说,“任何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有代表本国风气与文化的城市,就像法国的巴黎、美国的纽约,在中国,则是苏州。”苏州在中国文化中审美标杆的地位可见一斑。

如今的苏州,是全国重点旅游城市,平江、山塘历史街区分别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和中国最受欢迎的旅游历史文化名街。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沧浪亭、狮子林、艺圃、耦园、退思园等9个古典园林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除此之外,苏州范围内现有108座园林列入苏州园林名录。虎丘、盘门、灵岩山、天平山、虞山等名胜皆盘踞于此。太湖大部分景点、景区也均分布于苏州境内。

苏州自古便是风雅之地,在这方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土地上,2500年的历史中也孕育出了诸多才华横溢、风流倜傥的才子佳人,如吴门画派的沈周与唐寅,秦淮八艳的董小宛,“以书入画”的陆探微等,他们用高尚的品行与修养,高调地在此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不仅成了这个城市风雅的象征也成为了与民间故事传说的无尽源泉。

苏州

新一线城市

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根据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和未来可塑性五大一级维度,通过大数据对337座城市,进行考察并发布《2021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榜单持续制作六年中,苏州一直都位列“新一线城市”榜单之中,今年排名第五的苏州甚至超过了排名第七的江苏省会城市南京。

2020年苏州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1%,迈上2万亿元新台阶,达到20170.5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2.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稳居全国城市前三,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分别达到50.9%和55.7%。进出口总额和实际使用外资总量保持全国前列。连年入选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

苏州市如今作为世界第三大工业城市、中国第六大经济中心城市、中国第三大出口城市、长三角的第二大经济中心城市、江苏省的经济中心城市。在疫情当下,运行也经受住了疫情冲击等多重考验,逐步回稳向好,且迈上新台阶。经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2303亿元,跃居全国第四。

根据苏州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苏州常住人口有1275万人,与“六普”相比增加229万人,增长21.88%,增量与增幅均列全省第一。作为江苏经济第一大市,苏州文化底蕴深厚,四季分明较为宜居,同时经济实力雄厚,各地翘楚人才被吸引至此,2020年GDP超过2万亿元,位居全国第六。人口是左右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苏州人口的集聚能力为苏州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稳定的基础。

在这个新一线城市中两千五百年的历史底蕴与两万亿元的经济总量,温润内敛与蓬勃活力,在此激烈碰撞又和谐共生,不但在历史与现代、保护和发展中转换自如,更是稳步向前、高歌猛进。

苏州

“强富美高”新图景

苏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陆春云说:“苏州作为全国、全省的一个缩影,经济社会发展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的苏州,与改革开放的1987年相比,GDP增长了151倍。如今的苏州,仅占国土面积的0.09%,却创造了全国2%的GDP,6.9%的进出口总额与2.1%的财政收入,一天内创造的地区生产总值,比得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一年的总量。如今苏州生产总值的跨越式增长和发展的背后,苏州究竟做对了什么?

首先,是昆山的自费开发的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所有人不看好的情况下,昆山凭借“敢想、敢做、敢当”的坚持与努力,树立起了县域发展的第一标杆。

其次,七年后,“四壁萧条”的张家港提出“工业超常熟、外贸超吴江、城建超昆山、各项工作争第一”的目标后,也卯足了劲,将目标变成现实,从“苏南边角料”蜕变为“全国双拥模范城”。

另外,苏州的成功也得益于其所处的长江三角洲的优越的地理位置,比邻上海与浙江,上海改革开放的辐射,使得苏州无形中也承接了上海的溢出带动效应。

2020年,不是省会城市也不是直辖市的苏州,GDP已超两万亿,居江苏省第一,全国第六。拿下如此好成绩的苏州,可以说在2020年完成了一份圆满的答卷。在新的“十四五”规划中,苏州依旧保持清醒的头脑。

在交通上,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规划建设民用机场,构建多层次轨道交通和公路交通,融入长三角机场群,加快建设“轨道上的苏州”和通达的公路网络。

在产业上,聚力于建设十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华为苏州技术研究院、中移动苏州研究院、微软亚洲工程院、上海交通大学苏州人工智能研究院、苏州工业园区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中心、华为人工智能苏州创新中心、中国电信产业园(苏州)基地、中国移动 5G 研发社区、腾讯苏州数字产业基地。2025 年大数据相关产业产值达 1200 亿元。

在空间格局,形成“一核一带双轴,一湖两带一区”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一核一带双轴”。构建、组团式、网络化的城镇空间。“一湖两带一区”,构建水网纵横、蓝绿交织的江南水乡生态和农业基底。

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特色化发展,昆山、张家港、常熟、太仓全新定位发展,支持昆山深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试点,支持张家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县域示范区,支持常熟建设“六美集大美,幸福新常熟”。支持太仓高质量建设“临沪科创产业高地、沿江现代物贸基地、现代田园城市样板、中德合作城市典范”。

全面对接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加速沪苏同城化,加快与上海共建国际性枢纽集群,推动苏毗邻区域开展深度合作。打造江苏对接上海的最重要枢纽门户城市,服务长三角一体化的中心城市。

协同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支持吴江建设长三角绿色智能制造产业示范区,支持苏宿工业园区等南北共建园区高质量发展,支持相城区建设苏州国际会展中心。

聚焦重点产业集群和标志性产业链,围绕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 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滚动编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清单,组织实施科技攻关专项行动,力争形成一批国产化替代的原创成果。实施新兴领域科技攻关,稳固制造业头部优势,调优消费业态结构等。

如今的苏州,在围绕“强富美高”总目标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正全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创新之城、开放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宜居之城、善治之城,全面打造向世界展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最美窗口”。

这,就是苏州。

一座被打上“中国最强地级市”的标签的城市,

宏伟的蓝图融入了实干的行动,

苏州人敢为人先、砥砺奋进,

正在打造一个“强富美高”新苏州!

凤凰网在苏州

讲好苏州故事

向世界传播苏州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