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中国,常州报到!
江苏
江苏 > 要闻 > 正文

科创中国,常州报到!

原标题:科创中国,常州报到!

科创中国,常州报到!

“科创中国”是全国知名的创新创业服务品牌,由中国科协2020年推出,旨在构建资源整合、供需对接的技术服务和交易平台,以发现企业需求价值和构建园区产业链为重点,通过探索产学融合的组织机制和激励机制,实现人才聚合、技术集成和服务聚力,建设创新、创业、创造生态,让科技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品牌项目。

科创中国,常州报到!

地处长江经济带、沿沪宁产业创新带、环太湖科创圈交汇点的常州,今年5月底加入“科创中国”试点城市行列,正在积极打造长三角人才集聚“强磁场”,探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新机制,跑出科技经济融合的“加速度”。

科创试点 常州“家底厚实”

常州以工业立市、制造强市、质量兴市,全市有工业企业近6万家,制造业销售收入超1.3万亿元,装备制造业占工业经济的比重超52%,在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排名第16位,在全国先进制造业城市列第17位。

产业覆盖度全国一流

拥有33个工业大类。特别是在战略新兴产业方面,新基建七大领域全面覆盖,车用动力电池产销占全国三分之一,工业机器人占全国四分之一,石墨烯产业集聚度全国最高,光伏产业全球领先,特高压输变电设备产业国内最大,工业互联网全国领先。

天合光能国家重点实验室

天合光能国家重点实验室

企业技术能力较强

全市隐形冠军企业200多家,国家单项冠军企业18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家,中国工业大奖、工业强基工程、制造业单项冠军数量均列全国地级市第一,常州企业累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31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29项。

常州科教城

常州科教城

创新创业氛围浓郁

2020年,常州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达3%,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502家,常州科教城位列中国最佳创业园区第一名,中以常州创新园成为中国和以色列两国政府签约的唯一共建园区,武进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获国务院督查激励,每年吸引8万人才来常创新创业,每万名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数连续7年全省第1。

今年5月28-30日,“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名单公布,常州成功入选。

今年5月28-30日,“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名单公布,常州成功入选。

科创试点 聚焦两大产业方向

在申报科创中国”试点城市之初,常州确定了智能制造装备和先进碳材料两个重点产业方向。

智能制造装备产业

该产业常州已入选首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拥有国家级智能制造项目3项,省级智能工厂4家,省级示范智能车间131家,在智能机器人、智能工程机械、智能农机、智能数控装备、智能轨道交通装备以及智能制造核心零部件等细分行业拥有一批领军企业,2020年规上产值达1422亿元。

常州石墨烯科技产业园

常州石墨烯科技产业园

新型碳材料产业

该产业常州已获评全国先进制造业集群,其中,石墨烯产业占全国总产值30%,建有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江南石墨烯研究院,正在争创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碳纤维及复材产业则以中简科技、宏发纵横、安泰复材为代表,先后成为国家军用和民用顶级型号飞机的材料供应商,江苏省正在全力推荐江苏集萃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应用技术研究院争创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

中以常州创新园

中以常州创新园

科创试点 发力五大建设方向

获批“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后,常州迅速行动,成立工作专班,研究符合常州地方实际、产业特点的建设方案。

市委市政府已发布了创新发展政策20条、实施意见30条,将大手笔投入科创资金,全面提升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社会创新能力,聚焦“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发展定位,打造长三角特色鲜明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力争成为“科创中国”新的样板城市。

位于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东部)中心的贝格尔医学检验实验室成为全市首批获得新冠肺炎核酸检测资格认证的第三方机构之一

位于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东部)中心的贝格尔医学检验实验室成为全市首批获得新冠肺炎核酸检测资格认证的第三方机构之一

搭平台,构建创新“策源地”

针对行业共性技术突破,建设行业共性研发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每年建设重大创新平台30家以上。积极对接国家级学会、高校院所、海内外知名科研团队等,围绕智能制造装备、先进碳材料、工业和能源互联网、集成电路等领域,联合设立国家级研发机构或技术创新研发和服务平台。

建载体,种好创新“丰产田”

常州将全面推进西太湖“长三角青年创新创业港” 建设,加快提升高新区核心区双创载体的集聚度,打造升级版双创综合体。力争在“十四五”期间新增国内一流水准的双创载体空间100万平方米,新增省级以上双创载体100家。

强产业,组建创新“集团军”

围绕重点产业,采取饱和式投入的方式吸引国内外顶尖人才和上下游一流企业集聚,打造“产业地标”,形成技术攻关的集团冲锋。常州将以最大的诚意对接院士专家团队和国家级学会资源,建立重点产业的学会联合体、院士专家服务站等实体化平台,承办高层次学术会议、产业大会、科技论坛等活动,加速专家、学会与企业需求相融合,进一步赋能常州科技创新。

聚人才,点燃创新“强引擎”

大力实施新版“龙城英才计划”,给予人才生活、租房、购房“三资助”以及全方位的创业扶持,加快建设10万套人才公寓,力争每年吸引10万以上人才集聚常州。对高端人才,常州还将给予个税贡献奖励、人才及团队研发资助、双聘双挂“人才编制池”、“一事一议”等政策扶持。同时,将成立院士联络服务中心,为常州企业对接更多高端智力资源,吸引更多院士和人才团队落户常州。

理想汽车常州制造基地

理想汽车常州制造基地

优环境,营造创新“生态圈”

在科技金融方面,打造“龙城金谷”,鼓励发展种子基金、天使基金、创投基金,加大对种子期、初创期企业的投资力度,加快科技企业上市步伐。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高标准推进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帮助企业快速获权、快速确权、快速维权。在服务保障方面,深化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最大限度简化创新企业办事手续和流程,大力发展研发设计、检验检测、创投孵化等科技中介服务,打造更加一流的营商环境。在创新氛围营造方面,积极开展国际创客周等创新活动,推动形成尊重创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