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山”理论在南京高淳落地生根,绿水青山首次有了价格标签
江苏
江苏 > 要闻 > 正文

“两山”理论在南京高淳落地生根,绿水青山首次有了价格标签

原标题:“两山”理论在南京高淳落地生根,绿水青山首次有了价格标签

试点江苏首个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GEP”三年后,南京市高淳区正式确立了“GEP”核算技术地方标准。

7月10日,南京市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技术规范发布暨高淳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阶段成果汇报会举行,从会上获悉,该规范明确了GEP指标选取、数据来源和核算方法,核算标准选取生态物质产品、人居文化一级指标,土壤保持、大气维持与改善等18个二级指标,通过统计数据、现场调查和当地文献资料所获取的数据完成核算。

10日,“GEP”核算技术规范在南京发布(高淳生态环境局供图)

10日,“GEP”核算技术规范在南京发布(高淳生态环境局供图)

高淳是江苏省首个国家生态县,同时是省内首个GEP核算标准化试点。从2019年起,高淳区围绕创建国家“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编制完成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课题初步研究方案》,积极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途径,迄今已构建形成一套包括核算指标、考核办法、应用场景等在内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五个一”体系。

可以说,此次发布的GEP核算标准是充分吸收了高淳试点的经验,立足南京实际制定的。从“标准化试点”到“地方标准主导起草单位”,这三年里,高淳都做了些什么?

“双标准”率先探索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路径

近年来,GDP这一经济衡量标准的局限因忽略收入平等、生态环境等关键发展指标而饱受诟病。今年3月,国家发布的“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也未设置GDP年平均增长的具体目标。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ross Ecosystem Product, GEP)核算可以看作是“绿色GDP”的进阶版,它通过给生态系统生产的所有产品和服务估值,关注的是自然的积极贡献,而非对自然的破坏。

这样一来,通过“无价”到“有价”的转换,绿水青山第一次有了“价格标签”,通过直观的数据来体现生态产品的价值,人们更能清晰地认识到“山水草木”对区域生态系统的作用,以及对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价值。以高淳为例,2019年高淳区生态系统生产总值达到1575.71亿元,约为当年GDP的3.4倍,其中生态调节服务价值1267.52亿元,占到了GEP总额的80%。

高淳固城湖水慢城(高淳生态环境局供图)

高淳固城湖水慢城(高淳生态环境局供图)

从10日的发布会上获悉,经初步核算,2020年高淳区GEP总值达到1656.07亿元,较2019年增长5.1%。目前,高淳区已完成《高淳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试验区三年行动纲要(2021-2023)》编制,将通过实施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生态产品品牌附加值提升等八大类工程,用GDP和GEP的“双标准”全面建立起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保值增值生态本底,释放生态红利。

正如高淳区区长刘伟在高淳区“十四五”发展规划“四大战略导向”中提出,“十四五”期间,高淳要树立生态文明建设新标杆,争取创成国家“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实现从理论到制度的具象落实。

据介绍,自2019年以来,高淳区紧紧围绕创建国家“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把推动“两山”双向转化作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重要内容,编制完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课题初步研究方案》,积极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途径,构建形成一套核算指标、一项核算标准、一套核算表格、一个考核办法、一批应用场景等“五个一”体系。

在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过程中,高淳做到了绿色发展指数与生态惠民水平的同步提升。

高淳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高淳把开展GEP核算作为突破口,一手为绿水青山明码标价,为“两山”转化打下了科学的量化基础;一手促生态产品入市交易,以市场之手助推生态增值,为生态资源盘活提供了重要渠道。

譬如,复合化发展生态旅游,实现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17%以上;深入推进国家数字渔业江苏产业研究院、江苏大闸蟹产能交易中心等重点项目,集中力量培育固城湖、国际慢城等区域公用品牌,切实提高起农产品生态溢价,真正把好山好水好空气变成了群众增收致富的“生态家底”。

依托“生态家底”优势确立发展路径

高淳拥有“三山两水五分田”的生态黄金比例,是茅山、天目山两大山脉的接合部,太湖、水阳江两大流域的交汇点,山水城林融为一体,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常年居江苏省前列。

桠溪国际慢城(高淳生态环境局供图)

桠溪国际慢城(高淳生态环境局供图)

早在2010年,高淳就成为江苏省首个国家生态县,此外,高淳还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实验区和全国率先通过区级全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整治保护规划的行政区。

今年1月29日,江苏省推进长江流域禁捕退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南京市高淳区2020年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退捕工作给予了表扬。数据显示,2020年高淳区禁捕退捕重点水域64.33平方公里、岸线长度78.05公里,提前三个月在全省率先完成了重点水域禁捕退捕工作。

在此基础上,高淳正把“打造美丽乡村、建设幸福家园”作为最重要的全域旅游公共产品,大力推动乡村旅游发展。

高淳桠溪街道大山村 (高淳生态环境局供图)

高淳桠溪街道大山村 (高淳生态环境局供图)

据介绍,仅高淳“国际慢城”景区内的大山村、石墙围村就已发展出农家乐65户、农家民宿60户,大山村农家乐户均年收入可达7.5万元。放眼全区,高淳迄今已创成省级特色田园乡村12个、市级以上美丽宜居村321个和水美乡村24个。

正如高淳国际慢城管委会负责人在采访中所说,“慢”并不是慢发展、不发展,而是一种更健康、更持久的发展,“国际慢城的发展,本质是科学发展、转型发展、理性发展,在国际慢城,经济发展是一项重要的命题。”

生态优势效应的溢出,体现在了高淳的绿色产业上。在高淳9万多亩的休闲农业基地里,共有400多家休闲农业接待点,覆盖了农家乐、渔家乐、乡村民宿等多种休闲旅游产业形态。乡村旅游的新模式的不断涌现,为高淳的生态富民产业持续夯实着“家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