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外贸交出成色十足“半年报”
江苏
江苏 > 正文

南通外贸交出成色十足“半年报”

原标题:南通外贸交出成色十足“半年报”

来源:新华网

南通外贸交出成色十足“半年报”

南通贸促会出认证中心窗口前人来人往,各类原产地证书有序办理,进一步佐证了南通市对外贸易业务复苏增长态势强劲。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南通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1503.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7%,增速高于全省7.1个百分点,连续11个月同比正增长,南通外贸交出了一份成色十足的“半年报”。

开拓创新 彰显外贸强劲韧性

据南通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南通市出口总额1007.8亿元,同比增长27.8%;进口总额495.8亿元,同比增长25.4%。从6月单月看,全市进出口额296亿元,大幅刷新5月份创造的262.5亿元的历史纪录,同比增长38.9%,环比增长12.8%。其中出口210.6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同比增长46.7%;进口85.4亿元,同比增长22.7%。这是自2020年8月以来,南通市连续第11个月实现累计进出口额同比正增长。

“从今年年初开始,我们公司特地改良了一款原有龙门架以迎合市场需求,同时也可根据客户需求设计定制。”南通铭海运动用品有限公司主营体育用品、健身器材及机械零部件生产、销售等,相关负责人介绍,上半年整个欧美市场的销售额同比增长超20%。

像铭海这样主动适应市场变化的民营企业在南通市还有很多。有的不断创新研发,提升产品竞争新优势;有的根据市场走向挖掘、拓展营销渠道,赢得国际市场的同时,进一步稳固民营企业主力军地位,拉动全市外贸快速增长。数据显示,上半年南通市民营企业活力迸发,实现进出口额719.3亿元,同比增长26.5%,占全市外贸总值的47.8%。

得益于外贸企业的有力支撑,南通市与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增势良好。上半年,南通对欧盟、东盟、美国和日本进出口值分别为224.2亿元、198.8亿元、183.3亿元和151.9亿元,分别增长30.6%、20.1%、29.6%和1.3%,合计占南通市进出口总值的50.4%。此外,对我国香港地区进出口98.3亿元,增长132.7%;对拉丁美洲进出口92.4亿元,增长21.1%。较为稳定的“朋友圈”,彰显出南通外贸的坚韧定力和强劲韧性。

动能集聚 助推外贸稳中提质

今年年初,南通综保区成功引进总投资20亿元的中国供销集团长三角(南通)冷链物流中心项目。该项目由央企中国供销集团旗下中国供销冷链物流有限公司投资,拟打造集国际冻品交易、进出口农副产品保税加工、期货保税仓储、供应链金融为一体的中国供销集团长三角(南通)冷链物流中心。“项目规划总用地约228亩,一期工程计划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营业收入200亿元,进出口额超20亿元,为南通市外贸再添一新增长极。”南通市综保区管理局招商部副部长李士伟说。

优质项目的汇聚,为南通市外贸发展增添强劲动力。6月底,南通再添一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如东县安全劳护用品基地。据统计,如东安全劳护用品产业销售5亿元以上企业12家,1亿元以上企业30家。该基地汇聚着世界500强企业霍尼韦尔生命安全集团,以及强生集团、恒辉、汇鸿、赛立特等众多国内外知名骨干企业,吸引了一大批关联配套企业,产业集聚优势明显。上半年,恒辉安防、汇鸿安全出口合计超5亿元。

南通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已成为培育标准、技术、品牌、质量等外贸竞争新优势的重要载体和促进外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加上之前获批的南通市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船舶海工)、通州区和海门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家纺)、启东市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电动工具),目前南通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已达5家,省级出口基地有3家。从上半年运行态势看,各基地总体实力稳步增强,产业特色越发鲜明,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全市外贸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正在不断集聚。

多方部署 冲刺全年外贸稳增长

从市商务局了解到,就全年来看,南通外贸发展面临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依然较多,但在海外需求明显好转、主导行业处于高景气周期、大宗商品价格上扬的大环境下,今年南通外贸大概率能呈现积极向好态势。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意见》,围绕跨境电商、市场采购、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保税维修、离岸贸易、海外仓等6种新业态新模式,分类制定了切实管用、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为保障全年外贸稳中提质,中央到地方均做了新的部署。”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南通也正紧紧围绕“稳中提质”目标任务,加强统筹联动推进,全力稳定出口、积极提升进口。

下阶段,南通市将全力稳住外贸基本盘,继续深入推进“保主体促两稳”行动,聚力“抓大”“扶小”“育新”“稳链”,支持企业通过广交会、跨境电商选品会等线上线下展会,发布产品、推广品牌、开拓市场;重点提升民营企业、一般贸易、“一带一路”等新兴市场占比;推动扶持资金、出口信保等金融支持政策措施尽快落地见效;建立重点外贸企业联系制度,持续做好运行分析,继续强化对41家商务部直报重点外贸企业的实时监测,深入企业走访调研,引导企业防范风险,助力企业保市场、保订单、保份额。同时,促进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招引、培育、壮大外贸龙头企业,推动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健康发展,加强国家省级基地、出口品牌建设,促进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整合与集群发展,推动我市外贸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