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为王 淮安等待时机实现真正“凤凰涅槃”
江苏
江苏 > 要闻 > 正文

项目为王 淮安等待时机实现真正“凤凰涅槃”

原标题:一直在提“跨越发展”的淮安这次真着急了,强调“项目为王”

来源:澎湃新闻

近几年,每年春节后甫一上班,江苏淮安都会召开一场全市性的大会——科学跨越发展考核总结大会,对全市各区县板块及市直部门上一年度的综合表现进行考核和表彰。

淮安市重特大项目攻坚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现场      本文图片均由 管伟法 摄

淮安市重特大项目攻坚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现场 本文图片均由 管伟法 摄

但今年淮安的“新春第一会”略显姗姗来迟,一直到了元宵节(2月26日)才召开,而且会议的名称和主题也悄悄发生了改变——重特大项目攻坚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

大会的最后一个议程,时任淮安市委副书记、淮安市长陈之常做了总结讲话。他在肯定淮安取得的一系列成绩之后,话锋一转说,也要清醒地看到,淮安经济发展中还面临着一些矛盾和挑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需要我们深刻认识、直面应对”。

他一连用了4个“最”来剖析淮安的市情:发展不充分是淮安面临的最大矛盾;如何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赢得主动、争先进位是淮安面临的最大挑战;主导产业支撑不足是淮安面临的最大短板;项目攻坚突破不够是淮安面临的最大瓶颈。

这也是淮安市委书记蔡丽新跨省调任广西自治区政府党组成员后,作为淮安市主要负责人的陈之常首度对外公开系统阐述他在经济发展上的施政思路——狠抓重大项目、提升营商环境。

事实上,在这次大会上,陈之常开门见山,抛出的第一句话就是“(重大)项目为王,(营商)环境是金”,为整个大会主题定调。他告诫与会的干部,“要有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急迫之情溢于言表。

位于江苏北部腹地、运河之畔的江淮城市淮安,在明清时期曾是非常辉煌的都市,但近年来发展略显温吞。近十年来,虽然一直在提“跨越发展”,但淮安发展的速度和势头在江苏并不领先。

目前,淮安经济总量在江苏13个设区市中一直稳居第11名,仅高于连云港、宿迁。 2020年淮安GDP增速为3.2%,仅高于连云港,低于其余11市。淮安“一些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排名出现下滑趋势”。

而早在2011年,淮安就被江苏省寄予厚望,省委省政府专门出台文件,鼓励淮安加快建设“苏北重要中心城市”。现如今,多条高铁在淮安交叉相会,交通枢纽战略地位初现,台资高地优势明显,淮安首先提倡的淮河生态经济带也上升为国家战略,一系列好的基础和条件等待淮安真正“凤凰涅槃”。

如何在苏北突出“重围”,吸引更多的优质项目和人才等资源在淮安落地落户,从而建设好周总理的家乡,让“壮丽东南第一洲”重塑荣光,成为摆在淮安决策层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大运河名城的危机感

淮安,除了是周总理的家乡,还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标签——大运河文化名城,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南船北马,舍舟登陆”,京杭大运河与淮河在此交汇、穿城而过。明清鼎盛时期,淮安与苏州、杭州、扬州并称为运河沿线的四大都市。

不过,随着大运河和漕运的没落,淮安的“存在感”和竞争力也随之减弱。

从板块来看,地处苏北片区的淮安和苏南片区的镇江境遇有些相似,同是历史文化名城,也都处于被周边强劲竞争对手“夹击”中。不过,去年起,镇江新的党政主官履新后,也开始“奔跑起来”,奋起直追。

曾经无比富庶和光荣的淮安,如今周边已是“群雄争霸”。徐州作为苏北老大哥,GDP早就迈过7000亿大关,和苏南工业名城常州不相上下。沿海革命老区盐城则提出了“两海两绿” 的战略,积极拥抱上海,承接上海的产业溢出资源,大有“出圈”之势。一度是江苏经济洼地的宿迁,近些年来发展势头迅猛,大有赶超的姿态。

而淮安近年来发展则显得温吞平缓,这十年来淮安经历了多任党政主官的调整,但其经济实力在省内的位次仍稳居后排。

淮安的近邻地级市宿迁,是1996年从淮安分离出的,且当时是由4个省级贫困县组成的。论家底,宿迁远远不如淮安。但近年来,宿迁与淮安的差距越来越小。

宿迁下辖的沭阳县2020年GDP超千亿,在全国百强县榜单上排名第32位。但淮安下辖3县(涟水、盱眙、金湖)尚无一县跻身全国百强。就在前不久,宿迁“新春第一会”上,宿迁市提出,宿迁下辖的3个县(沭阳、泗阳、泗洪),在未来3年内也都要成为全国百强县。

不仅县域经济、开发园区与周边兄弟城市存在落差,在地标性知名企业上,淮安也缺乏体量大的“航母型巨舰”。比如,宿迁有闻名全国的洋河集团,盐城有起亚汽车,徐州有徐工集团,连云港有恒瑞医药,而淮安能拿得出手的只有今世缘酒业等企业。而且,淮安在主板上市的公司仅有3家,数量上甚至不如江苏的一些县级市。

最怕的不是对手实力雄厚,而是对手优秀还很努力。在“十四五”开局之年,经济大省江苏的各个城市已“摩拳擦掌”,相互比拼较劲,展现出了“开跑即冲刺”的态势,意欲在新一轮的区域竞争中争先进位。

在此背景下,淮安焉能不着急?

优势和潜力何在?

不过,如放到其他省份,淮安的成绩并不差。

2020年,淮安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25.37亿元,年均增长6.5%。安徽第二城芜湖市仅有3753.02亿元。河南第三城南阳的成绩是3925.86亿元。就算是放到经济第一强省广东,在21个地级市中,淮安的成绩排名也在第六名。

只不过,在“苏大强”这只队伍中,淮安的表现略显温吞而已。

当然,淮安依然是一座很有潜力的城市。作为大运河文化名城,淮安一度是漕运枢纽、盐运要冲。如今,随着徐宿淮盐、连淮扬镇等高铁的开通,以及未来宁淮铁路的开建,淮安又成为多条高铁路线十字交叉、连接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目前,淮安到南京、上海、北京等重要城市的时间将大为压缩。

作为全国知名台资高地的淮安,过去,有昆山、上海的台资企业想要来淮安考察调研,去程5小时、回程5小时,让许多企业家们“想来又怕难”。如今,高铁开通后,企业家们来回都方便多了。

靠优质的服务口碑,淮安连续7年获得“台商投资极力推荐城市”,“以商招商”也助力扩大台资在淮安的布局。2020年,有台商来淮安考察,仅三个月就与淮安正式签约,决定落地投产。

“抓项目就是稳增长,就是抓机遇。”这也是淮安此次会议传导的重要信息。在危机感的驱使下,牛年刚开始,淮安有关项目建设就开始动作频频。

比如,2月1日,淮安举行2021年全市第一次重大产业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发出重大产业项目攻坚“动员令”。现场127个重大产业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达863.18亿元。

在这次”新春第一会”召开之前,时任淮安市长陈之常已悄悄在重大项目建设上做了诸多调研和准备。比如,2月20日,淮安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重特大项目攻坚、百亿工业企业培育等相关工作。次日,陈之常又率队赴淮安区、清江浦区和工业园区实地调研推进重大产业项目建设。

重压之下,淮安”思变”

重大产业项目的落地情况,是决定淮安能否“跨越发展”的关键。

这次的大会上,淮安不仅把”重特大项目攻坚”和”提升营商环境”作为主题词,陈之常更是提出,“以项目论能力、以项目论作风、以项目论实绩”。

淮安市委最近研究决定,要把产业项目新开工、新竣工、产出质效等指标加入纳入考核,且强化考核结果的运用。要建立干部项目攻坚的实绩档案,对成绩显著的要大张旗鼓表彰奖励,符合条件的优先推荐提拔使用”。对各区县园区当年无50亿元以上制造业新开工或竣工项目的县区园区,年终考核原则上不得列为第一等次。

显然,淮安这场“新春第一会”传递了“全市上下都要动起来抓项目”的信号。

“质量比总量重要、落地比签约好、诚信比成果重要、服务比政策重要”。陈之常用了多个“重要”,提出了淮安在今后几年对招引产业项目“质量”和“落地见效”的期待。

怎样抓项目、抓什么样的项目?在项目投资质量上,主导产业投资占产业投资比重50%以上,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占规模工业投资比重20%左右。

此外,淮安还提出,要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按照每个产业都有产业规划、工作专班、产业基金、产业图谱,统筹推进主导产业发展壮大。市级层面聚力打造绿色食品、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型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每个县区园区重点培育1-2个特色产业集群。

“十四五”要争先进位,“必须把县域经济搞上去,把园区经济做强”,“只有板块强,淮安的经济才能做上去。”陈之常在会上说。对此,淮安提出,要全面提升开发园区发展能级,以产业为主攻方向,真正让开发园区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科技创新的大平台。

“我们(对企业)的服务到底怎么样?服务是发自内心的,是有感染力的,是可以传导给企业家的。”陈之常说,“希望下一次见面,老朋友之间更亲切,有更多的新朋友加入到队伍中,让淮安的企业家在全省、全国都是一道靓丽的风景。”

在会议现场,有不少企业家参会。去年刚在淮安投资设厂的南宝新材料(淮安)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德聪,本次还获得了淮安2020年度十大经济人物。

对于营商环境,淮安提出,对客商的合情合理要求要100%给予满足,再送上一份贴心的服务和惊喜,这是淮安全力打造的“101%服务”金字招牌。

这次大会上,淮安还提出要实施“淮商崛起”行动和“淮商名家”工程。“要让企业家在淮安有地位,受到尊重,真正让来淮安投资创业者感到‘吾心安处是淮安’。”陈之常说。

本文发布于2021年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