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常熟市十四五规划出炉!
江苏
江苏 > 苏州 > 常熟市 > 正文

苏州常熟市十四五规划出炉!

今后五年,常熟市既面临着外部环境深刻变化的严峻挑战,更迎来了我国引领推动经济全球化、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国家战略深入实施的历史性发展机遇。全市上下必须深刻认识危与机并存,危中有机、危可转机,保持战略定力,把握发展规律,努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坚决夺取“十四五”发展新胜利。

落实省、苏州各项部署要求,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为引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开放为路径,以人民为中心,以美丽常熟建设为抓手,聚焦经济转型升级和城市能级提升,深度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积极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十四五”时期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6%,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5%,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45%,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54.9%,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10.8%,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4%,每万人拥有高价值发明专利数提高到20件,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人均期望寿命提高到84岁,完成安全节能环保等约束性指标。“十四五”期间,我们将牢牢把握以下工作原则。

一、以“减量化”思维谋发展。当前,土地、能源等要素制约不断加剧,粗放发展难以为继,必须以资源要素的“减”促经济结构的“转”、经济增量的“优”、经济质效的“升”。要着力减少非产业用地、产业低效用地,坚持走绿色发展、集约发展道路,腾出空间落地优质项目,提升土地产出率;要着力减少低端低效企业,坚持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支持企业通过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等途径提质增效,提高劳动生产率;要着力减少各类要素资源和制度性交易成本,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完善城市功能配套,提高市场主体满意率。

二、以“一体化”思维促融入。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沪苏同城化等战略主导区域发展的全新时代,唯有主动融入,才能真正在群雄逐鹿中不被边缘化;唯有靠大联强,才能真正搭上发展快车;唯有共建共治,才能真正分享发展红利。要坚持精准定位、全面融入,加强交通、产业、科技等方面的协同合作,发挥文化、旅游、生态、营商环境等方面的比较优势,推进教育、医疗等方面的资源共享,借势借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三、以“多元化”思维惠民生。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面对日益多元的民生需求,必须完善制度设计、创新供给方式,以多元服务满足多元需求。既要保民生、兜底线,按照“当前可承受、未来可持续”的原则,逐年安排民生实事项目满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普惠型需求,织密民生保障网;又要建机制、强引导,支持社会资本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民生服务,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四、以“现代化”思维强治理。新时代社会治理对象、内涵和要求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的治理方式已不适应当前的形势任务,迫切需要我们加快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加注重系统化,强化德治法治自治相融合,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更加注重科学化,坚持问题导向,着力从源头上、制度上研究治本之策;更加注重智能化,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提升精准化、高效化治理水平。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美丽常熟建设起步之年。将认真落实省、苏州和市委最新部署,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抢抓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沪苏同城化战略机遇,围绕“六美集大美、幸福新常熟”主轴主线,坚定“三增三进”工作目标,构建集约高效的空间美图,建设功能完备的时尚美城,壮大绿色发展的创新美业,打造安全环保的清新美景,推出非凡体验的精品美游,彰显小城大爱的文明美德,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争当表率、争做示范,书写走在前列的“常熟答卷”。

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25亿元、增长15%,其中工业投资340亿元、增长12%;到账外资8.8亿美元,进出口总额205亿美元;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5%左右,规上工业核心增加值率19.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左右;企业研发投入增长8%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大幅提高,新经济拉动作用更加明显;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完成安全节能环保等约束性指标。按照上述总体要求和工作目标,重点抓好七个方面工作:

一、紧扣创新转型,以产业层次提高促经济质效攀高

坚持创新引领发展,聚焦“354”产业布局,紧盯质量效益,推动存量与增量、供给侧与需求侧共同发力,在企业稳增快转中实现产业调优做强。

1.持续强化创新驱动。加快创建产创融合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矩阵式培育,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50家。加快“苏州·中国声学创新谷”建设,组建运营国际声学产业技术研究院,启动建设声学国际创新大厦等核心载体,强化创新资源和产业需求对接,推动声学产业项目集聚,争创省级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积极参与材料科学姑苏实验室等重大平台载体建设。围绕声学、氢能源汽车、服装电商等产业需求,深化与常熟理工学院校地融合发展。深入推进“昆承英才”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继续发挥科技镇长团桥梁纽带作用,精准开展“双招双引”,[JP3]新增市级以上领军人才项目130个。

2.持续推动产业升级。启动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建立财政奖补、金融支撑、专项基金联动扶持机制,加强专业服务商和技能人才引育,完成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项目1000个,新增工业机器人2000台(套)。探索“5G+工业互联网”应用创新,新增工业互联网应用企业100家以上。深入实施“百企引航”计划,新增上市过会企业1~2家、“专精特新”产品(企业)30个(家)、“小微进规”企业100家,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15家。支持整车企业加快推出新能源车型。推进“数字科技新城”建设,完善新型基础设施布局,实现5G信号全市域基本覆盖,大力发展5G通信、人工智能、平台经济等产业。完善苏虞生物医药产业园等载体功能,壮大医药制造和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加快省级车联网先导区建设,推动多场景智能网联车辆应用落地。积极参与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创建,加快形成集创新研发、核心零部件制造、储氢制氢、检验检测、示范应用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JP3]建立市领导挂钩联系重点产业链制度,力争新能源汽车、生命健康等重点产业链产值增长10%。

3.持续扩大有效需求。全力做好审批服务和要素保障,确保358个重点产业项目如期开工、尽早竣工。打好提振消费政策“组合拳”,放大“虞歌畅晚”“购享常熟”品牌效应,引导商业综合体差异化竞争,打造一批特色街区,提升一批“老字号”,扶持一批重点商贸企业,培育一批人气消费热点,全力促进消费回流。加快传统商业数字化转型,完善社区商业服务布局,深入实施直播电商进企业和“万千百十”工程。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整合优化全市招商资源,立足“大循环”“双循环”,瞄准世界500强、央企等重点目标,用好常熟籍精英联盟、境内外优质招商机构等平台,精心策划组织专业化、小型化招商活动,集聚一批头部企业和龙头型、基地型项目。

二、紧扣开放融合,以优质要素集聚促发展动能汇聚

积极抢抓多重战略叠加机遇,以开放促发展,以融合谋共赢,集聚吸引更多优质生产资源要素,打造最强比较优势,确保常熟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持续领先。

1.加大开放融入力度。建立与上海、杭州等重点城市常态化联络机制,加强项目沟通、资源共享、渠道共建。积极争取调整优化沪苏通铁路常熟站经停车次。复制推广自贸区成功经验,加快联动创新区、“UWC+创新岛”、上海临港常熟科技产业园等建设步伐,打造一批承接沪杭优质溢出资源的一流载体。拓展常熟港功能定位,整合港口资源,提升服务长三角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发展智能化多式联运,构建跨境物流高效服务体系,积极争创国家级物流枢纽。抓住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签署契机,研究用好有关制度和便利化举措,创新贸易发展业态,推动多模式跨境电商发展,完善“市采通”平台功能,力争完成市场采购贸易出口15亿美元。

2.加快文体旅融合发展。主动融入苏州“江南文化”品牌塑造,启动文化产业三年倍增计划,把独特的文体旅资源优势转化为强劲的区域竞争优势。出台文体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扶持政策,加快推进华侨城综合体等重点项目建设,培育壮大影视演艺、创意设计等数字文化产业,支持发展精品民宿等文旅新业态。加快全域旅游发展,提高产业融合水平,打响“四色”旅游品牌,开发更多红色主题、健康养生、城市体育、田园乡村等文体旅产品,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推进古城历史片区“3+3”开发和环虞山文化走廊建设,加强文化遗迹和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着力打造虞山文旅综合业态,争创国家级虞山文化旅游度假区。发挥喜马拉雅大学等平台作用,加强城市推介,打造长三角重要旅游目的地。

3.加速营商环境优化。深化“一件事”改革、营商环境“通报制”,推进“四端融合”,打造24小时智慧政务连锁店,常态化开展“服务民企360”等活动,优化工程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流程,不断提高政务服务精细化水平。拓展电子证照共享应用,完善“全链审批”模式,用好“水域银行”机制,争取实现项目“拿地即开工”。扎实推进产业用地更新“双百”行动,力争盘活存量建设用地1万亩。试行建设用地使用权二级市场交易平台预登记制度。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启动第二批老旧工业区改造,打造一批特色产业园。全面推行“供地合同”和“监管协议”,确保工业用地亩均税收收入增长5%以上。建立财税惠企联络机制,开发建设一站式金融服务平台,加强线上普惠金融产品推广。探索出台小面积公寓短租优租等普惠性人才政策。持续推进“八个一”专项行动,强化企业用工服务。

三、紧扣城乡统筹,以功能品质提升促城市能级跃升

坚持更新与建新并重,拓展城市功能,加强城市管理,推进乡村振兴,不断提高城乡环境品质和人文品质,打造功能完备的时尚美城。

1.优化城市功能。推进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编制,启动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修编,系统研究国土空间功能分区,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构建“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协调、有序的国土空间格局。启动城铁片区站南区域功能性配套载体建设和站北区域产业及空间规划编制,完成西站片区城市设计,开工建设琴湖文化中心,建成文化片区邻里中心。优化两大开发区用地布局,促进产城融合发展。深入对接苏州“四网融合”规划,完成常台高速东互通移位和524国道改扩建主线通车,推进南沿江铁路、通苏嘉甬铁路常熟段和新世纪大道北延常昭路至海虞镇段、常台高速高新区互通建设,启动青墩塘路快速化改造、常熟西站枢纽连接线工程,实施13条城区道路、40条农村公路修缮。优化三级公交网络,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探索公交首末站综合利用。完成蛇泾河、辛安塘除险加固和城区防汛能力提升三期工程。加快实施房屋征收搬迁,推进结转项目扫尾清零。有序实施城中村自主更新和历史街区整理更新试点,新增既有建筑更新试点项目20个。启动老旧小区改造17万平方米,扩面推进既有多层住宅增设电梯。提升改造城区绿地18.9万平方米,打造一批社区“口袋”公园。

2.深化精细管理。开启新一轮文明城市建设三年行动,完善常态长效工作机制,持续提升城乡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养。强化城市智慧管理,100条重点道路接入苏州市容环卫责任监管系统,1000台重点场所电梯加装监测设备。建成智慧停车系统,推广建设立体停车库。强化垃圾分类片区建设,完善大中型转运站等设施布点规划;建立垃圾分类全过程信息化监管系统,完成全部垃圾处置终端和30%以上“定时定点定人督导”小区运行数据接入。持续开展背街小巷、小微市容和违法建设整治,规范犬只管理,修缮312个公交候车亭及电子站牌,建成10家示范集贸市场。

3.聚力乡村振兴。加快智慧三农项目建设和农业机械化进程,加速数字技术在农业生产各环节中的应用。提升农业园区发展能级,推动绿色蔬菜等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全年出栏生猪14万头。有序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专项整治。扎实开展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稳步推进“千村美居”工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开工建设800个、完成600个村(组)优化提升。深化“万企联万村、共走振兴路”行动,巩固提升村级集体经济。

四、紧扣绿色发展,以污染防治深化促生态环境优化

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稳定提升生态环境质量,让绿水青山焕发新魅力。

1.深化污染防治攻坚。配合做好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工作。落实“点位长”制度,开展新一轮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燃气锅炉改造、城区大气环境精细化管理示范区建设等专项行动,优化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措施,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超81%,PM2.5均值低于35微克/立方米。深化河(湖)长制改革,推进昆承湖心、沈家市等国省考断面达标工作,加大入江支流综合整治、太湖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等工作力度,完成城区15条河道清淤整治,国省考断面水质达标率和优Ⅲ率超90%。推进小微企业危废收集平台建设,加强一般工业固废规范化管理,争创省级“无废城市”。

2.提高环境治理能力。优化垃圾处理设施布局,启用建筑材料再生资源利用中心,建成中电国际常熟燃气热电厂等项目,实现全市各类垃圾全量化、无害化处理。开工建设洪洞净水厂,完成5000户农户生活污水收治。深化与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省环保集团合作,加快推进环境监测等项目建设,强化区域联防联控和精细化治理。深入开展村(社区)污染防治专项帮扶,加强生活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长效管理,持续提升基层生态保护和污染治理水平。积极开展企业环境管理标准化建设,加强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监管。深化环保司法联动,推动环境公益诉讼、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工作。

3.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争创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做好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空间管控区域落地上图和监督管理,确保生态空间安全。制定长江“十年禁渔”长效管理机制,持续加大长江生态环境修复力度,加快“一岛一湾一江滩”等生态项目建设。开展七浦塘、昆承湖、海洋泾苏州市级生态美丽河湖建设。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推进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推动“近零碳排放示范企业”创建,优化能源结构和交通运输结构,新能源公交车占比提高16个百分点。

苏州常熟市十四五规划出炉!

五、紧扣民生福祉,以公共服务完善促生活品质改善

坚持聚焦民生关切,完善制度设计,加强服务供给,强化社会保障,切实让发展更有温度,让幸福更有质感,让服务更暖民心。

1.做好疫情防控。慎终如始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因时因势、科学精准调整防控重点和应对举措。坚持“人物同防”,加强各类重点人群管理,强化冷链运输等重点环节监测,建成投用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仓。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和新冠肺炎疫苗有序接种工作,提升核酸检测和医疗救治能力。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做好重点场所、重大活动保障,确保防控不松懈、疫情不反弹、发展不停步。

2.优化公共服务。竣工学校20所、开工6所,持续推动新市民子弟学校提档升级,加快实现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升级改造学前儿童看护点7家,实现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超90%。深入推进校企合作,新增现代学徒制班20个,建设企业学院4个。实施青少年“绿色成长计划”。完成市医学中心实验室改扩建,加快哈佛医学创新中心等高端医疗机构建设,推动三甲医院创建取得实质性进展。启动工人文化宫建设。完成市图书馆、评弹馆提升改造,打造精品城市小剧场。精心办好市第八届体育运动会。

3.完善社会保障。新增就业2.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本市籍高校毕业生就业率95%以上。开展就业技能培训1.4万人。围绕实现苏州大市就医“一卡通”,全力做好基本医疗保险苏州市级统筹工作。实现与上海门诊医疗费用双向直接结算。全面完成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5%左右。推动住房保障扩面增效,新增住房公积金缴存职工3万人。建成“养老顾问”信息平台,启动建设2家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试点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开展城区“乐龄助餐”工程,建设“15分钟养老服务圈”。做好退役军人安置和就业服务工作。建成民政综合服务中心。镇(街道)儿童关爱之家实现全覆盖。

六、紧扣和谐稳定,以制度建设加强促治理效能增强

全面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紧盯重点难点问题,从体制机制着眼,以系统化制度化举措防风险、补短板、精治理,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1.健全安全生产监管机制。系统排查和防控城市安全风险,构建城市安全发展长效机制,争创省级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坚决抓好省委危化品安全生产专项巡视反馈意见整改,扎实推进“三年大灶”专项整治行动,全口径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亡人数实现双下降。推动企业安全风险报告制度向中小企业拓展,强化联动执法,进一步压实企业主体责任。深化“智慧应急”系统建设,推动互联网、政务外网、指挥信息网“三网合一”,实现全市应急平台互通互联、资源共享,提升快速应对突发事件能力。设立“专家超市”,分级分类系统化管理安全专家。

2.完善风险排查化解机制。坚决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进一步落实社会风险防控“四项机制”,构建覆盖面广、敏锐度高、时效性强的社会风险排查网络,提高发现解决问题、防范化解风险的能力。有序推进集中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等专项行动,全面落实逐级分层负责、矛盾纠纷集约分类调处和信息研判预警等措施,及时有效化解初信初访问题和各类矛盾纠纷,坚决杜绝重大群体性和个人极端事件。全力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和金融风险。

3.优化社会治安防控机制。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为导向,实施“八心工程”,推动社会治理创新发展。加快智慧小区建设,构建上下贯通、协调有力的市镇村三级平安建设工作体系。推进综治中心、联动指挥中心规范化建设,提升基层网格化治理水平。深化“虞城无诈”专项行动,遏制通讯网络诈骗犯罪高发态势。

七、紧扣作风效能,以自身建设提效促政府履职高效

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永恒课题,抓好“四史”学习教育,强化争先进位意识,全力打造为民、务实、清廉的人民满意政府。

1.强化法治思维。深入建设法治政府,完善依法行政体系,健全落实政府法律顾问制度。严格执行政府重大决策程序规定和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善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制定政策、解决问题。认真落实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主动听取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的意见建议,高质量办好议案建议和提案。严格执行重大决策出台前向人大报告制度。深入推进综合执法改革,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启动“八五”普法工作,争创全国首批法治建设示范城市。

2.提升治理能力。进一步解放思想,弘扬真抓实干、事不避难、知责担当的工作作风,不为困难找借口、只为落实想办法。持续推进职能转变、流程再造、效能提升,切实破除求稳心态、路径依赖和部门藩篱。加快数字政府与智慧城市在信息整合、建设运营、辅助决策等领域的共融共享,推动“一网通用”“一网通办”“一网通管”建设,让政府治理更主动、更高效、更精准。

3.加强廉政建设。提升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水平,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回潮。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引导和管理。树牢政府过“紧日子”意识,强化财政预算管理,加强审计监督,继续压缩一般性支出。持续加强纪律建设,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优化作风效能,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务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