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首创引才机制 千余名高校学者到江苏企业当“科技副总”
江苏
江苏 > 要闻 > 正文

江苏首创引才机制 千余名高校学者到江苏企业当“科技副总”

原标题:千余名高校学者到江苏企业当“科技副总”,成企业创新智囊

江苏首创引才机制 千余名高校学者到江苏企业当“科技副总”

高校老师到企业里当副总?这是江苏首创的一项引才机制。

最近,江苏有一批“科技副总”正式到企业上岗,“科技副总”们来自全国202家高校院所。1665名老师、专家带着技术、团队,到江苏各地企业兼任技术副总或副总工程师。

科技副总们在企业中究竟负责什么?将如何发挥其智囊团作用?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技术、管理等方面的难点,为企业突破科技创新瓶颈精准“把脉下药”。

科技副总的项目受到许多高校老师的欢迎。在合作的过程中,高校老师们从实验室走进生产线,让科研成果真正落地,获得企业稳定的科研资助,甚至还有助于自己的职称晋升。

对于高校而言,担任“科技副总”的老师是连接高校与企业、融合高校与地方发展的桥梁。帮助高校对接更多的企业资源,也间接让学生有更多的实习机遇,提供毕业后的就业选择。

“科技副总”上任后做什么?

高文通清楚的记得,几年前第一次去工厂参观的感受是“太震撼了”。厂房有2个足球场大,干净敞亮,生产设备比实验室中的器材大几十倍,生产线自动化程度高,整个流程只需要3个工人,这与他过去印象中的工厂完全不一样。

今年,高文通主动报名了江苏省“科技副总”项目。高文通是南京工程学院的老师,他“入职”的企业是江苏狼博管道制造有限公司,这是一家主营管道生产的企业。

“上任”以后,高文通感觉工作节奏和在学校里完全不一样。根据公司的安排,每天的行程都不是固定的,“不像在学校里课程安排都是固定的。”

比如,公司早上需要开技术总结会、下午要讨论新产品的技术规划方向,科技副总需要不定时根据公司安排参加各种会议。如果生产线有问题,也需要科技副总随时和企业的总工程师去现场了解情况。

作为企业的“科技副总”,高文通的负责的工作主要是三个方面:帮助企业解决现有的技术难题;共同开展新产品的研发;参与企业科技相关的管理工作等。“已有的技术成果也计划利用这次机会转化落地,计划通过两年的时间,初步通过中试化生产。”高文通说。

作为江苏首创的企业柔性引才机制,“科技副总”通过政府立项的形式,鼓励支持全国高校院所专家教授到江苏企业兼任“科技副总”,在开展产学研合作、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解决关键技术难题、引进培养人才团队等方面,助力企业科技创新和发展。

此次遴选上任的1665名“科技副总”,既有二级学院院长、系主任,也有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中心负责人、学科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等,基本上都具有博士学位或高级职称。

当然,这1665名“科技副总”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节能环保等多个领域科研成果颇丰。

一般而言,“科技副总”的聘期是两年。不过,“科技副总”们并不需要每天都到岗,往往是根据企业的需求来安排。当然,被服务的企业也要支付一定的“薪水”给“科技副总”,服务报酬不少于12万元每年。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有权限申请“科技副总”的帮助,企业一般以创新型领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企业上市培育计划入库企业、有发展潜力的企业等为主。

“科技副总”对高校老师有吸引力

对于年轻老师而言,担任“科技副总”是一次非常重要的机会。简单来说,“科技副总”帮助高校老师们走出实验室,了解行业产业需求,实现科研面向国民经济转化。

现实情况中,许多高校教师是“从校门到校门”,读书的时候在实验室做实验,到高校工作后依然在实验室做实验,并不了解行业、生产线的真实情况。

南京工程学院科技与产业处韩冰处长认为,“如果高校教师不了解真正的行业产业,怎么培养出适应行业产业需求的人才?”

从研究的角度来看,老师不了解产业,也无法知道究竟研究什么才是有价值的。韩冰说,“科技副总”能帮助老师开阔眼界,找准研究方向。

比如,以前在实验室做研究,你知道材料是怎么组成的,却不知道由该材料制造的产品究竟是如何生产出来的,中间要经历多少生产环节。“你深入到生产一线以后,视角就从简单的前端研究,拓展到完整的生产链条了。”韩冰说。对于课堂教学来说,也能够帮助老师获取丰富的现实教学案例。

从晋升角度来看,拥有“科技副总”的经历还能帮助高校老师获取更多“晋升”的机会。

目前,各大高校对教师的职称晋升有许多具体要求,一般通过论文、专利、省部级以上的科研项目等成果来体现。

现实情况下,并不是每一个老师都能够申请到国家级、省部级的科研项目。比如南京工程学院每年能够获批的国家级科研项目也仅有20-30项,但是学校专任教师有1700多人,远远不能满足广大教师对科研项目的需求。

韩冰说,如果科技副总与企业合作的项目产生重大的经济效益,对行业产业科技进步有重要推动作用,有可能进一步获批为省级产学研合作项目,这类项目也符合部分高校职称晋升对教师科研项目等级的要求。

此外,根据江苏省规定,入选的“科技副总”就属于省级科技人才,享受江苏省各地区、部门、单位制定的引进高层次人才相关优惠政策和待遇。这对高校老师而言,无疑是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同样,“科技副总”带来的产学研合作成果,也反哺着高校的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

比如,韩冰一直在与江苏瑞弗橡塑材料有限公司合作。在合作过程中,韩冰发现了许多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他将这些课题带回学校,指导对其感兴趣的研究生和大学生参与研究。不仅解决了企业问题,更培养了具有工程实践能力的优秀毕业生。目前,已经有多位学生选择了到瑞弗公司工作。

重置企业“生产强、科研弱”的布局

肖文慧是淮阴师范学院的一名青年老师,也是今年刚上任的“科技副总”。她认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更注重科研创新。最直接的变化就是,现在来高校主动对接的企业越来越多了。

过去,许多企业的创新、提升技艺都是“被迫为之”。比如,受到环保红线的要求,不提升工艺,企业就面临着被关停的境遇。

肖文慧在读研究生期间,曾经跟着导师做研究,帮助云南一家企业提升了排放循环系统的技艺,让企业的污水排放达到了合格线,企业也因此顺利的生存下来。

如今,企业变得主动追求“创新力”。不过,尽管广大企业有心创新,力量却跟不上。“强生产、研发弱”是大多数企业普遍存在的情况。

比如,苏州大学沙钢钢铁学院的教授王晓南服务的企业,常熟天地煤机装备有限公司就是典型的科研力量薄弱的代表。

该公司是中煤科工集团最为重要的零部件生产加工基地之一。到任以后,科技副总王晓南发现,公司研发团队人才梯度断层严重,几乎没有35--45岁中坚力量的研发人员。工作人员以本科生为主,缺乏高层次学历的研究人员。此外,公司的技术总工生产经验丰富,对工艺提升、研究却不擅长。

研发创新力量薄弱,加上生产重型机械设备的企业偏向追求稳定,工艺更新也容易成为行业难题。比如,该公司遇到的大型挖煤机齿轮的渗碳工艺一直存在着耗时长(高达100多小时)、能耗高的难题。

与企业合作半年多时间,王晓南团队研制开发的高温快速渗碳工艺,使得大型挖煤机齿轮的渗碳工艺的生产效率提升了15%,耗时也从100多小时缩减到75小时左右。

除了解决技术难题,王晓南还帮助企业重新建设了科研体系。比如,由王晓南团队的老师、企业入党积极分子、工程技术人员构成了“科创能力提升团”。高校教师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一对一深入交流、合作,从根本上解决企业人员找不到创新切入点、不会写发明专利、不会写项目申报书等问题,提升企业的核心创新能力。

此外,为了调动企业员工创新的积极性,王晓南还帮助制定了一系列的奖励机制,让企业摆脱“没人愿意做科研创新”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