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滨湖:生态治理20年,给滨湖带来了什么?
有人掰着手指头算过,每年12个月,差不多每隔一两个月,无锡人的舌尖,就要被太湖之畔的滨湖区,大规模“俘虏”一回。
没错,这正是滨湖的天赋异禀。
从上半年的无锡毫茶、檇李、杨梅、葡萄,到下半年的水蜜桃、橘子、翠冠梨、香梗芋,加上长年不断的湖鲜野菜,这样的物产,放诸无锡8个板块,可谓无出其右。
这还没完,坐拥108公里的太湖岸线,收藏3个5A级景区,滨湖区如此充盈的“生态家当”,更让兄弟县区望尘莫及。
湖滨,是物理空间;滨湖,是诗意承载。然而这令人艳羡的“绿水青山”并不会轻易变为“金山银山”,要在两者之间牢靠地画上等号,并非易事。有些时候,这样的禀赋,还可能成为“要命的软肋”。
20年来,有这么一件事,始终贯穿在滨湖人的生活和工作中。
1
20年的生态治理
是滨湖建区以来的头等大事
早在滨湖区建区之前,无锡在享受水乡的一切资源和便利的同时,就开始尝到了此前粗放式发展带来的痛苦:发展迅速、布局分散的乡镇企业,产生了大量工业污水、废水,排入太湖和河道后造成了严重的水体污染。同时,由于围湖造地和大规模水产养殖,湖面大量缩减,净化能力下降,大量农业面源污染进入湖体,加剧了太湖的水质恶化。
▲梅梁湖人工种植水生植物试验项目现场
20世纪90年代初,第一期太湖治理工程上马,处于太湖夏季东南风下风向的无锡,独自承担起太湖流域经济腾飞的代价,举全市之力投入到太湖水质治理工作。然而,面对这样一个涉及控源截污、生态恢复、产业结构调整等多项宏大的命题的工程,成效始终甚微。
2005年,伴随着一期治理行动结束,无锡开启了第二轮太湖治理,然而仅在两年之后,突如其来的太湖供水危机,让环湖而居的人们将水环境治理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痛定思痛的滨湖人深刻认识到,太湖水污染治理是流域性治理,必然牵涉到流域内各城市、各方面的协作。因此,滨湖一方面按照国家和省市的统一部署,与流域内城市密切协作,实施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另一方面,同步开启了“铁腕治污”时代,针对辖区内的内部河道,积极开展综合整治。一系列的政策措施随之出台,滨湖三大产业都进行了调整——大批化工企业立即被关停,果断割舍传统的“乡镇经济DNA”情结的滨湖,率先以刮骨疗伤的方式进行自我革命,包括太湖边的农业种植、养殖业,对太湖水质会产生影响的,一律迁出;高耗能的、高污染的、水平低的产业企业,迁走上千家。
▲全市首个河道水体模块化净水装置在滨湖上马
“多年的工作实践告诉我们,治河治水绝不是某一两个部门、某一个层级的事情,必须要部门联动,必须要想办法发挥地方党委和政府的主导作用。”区河长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后来传遍全国的“河长制”,也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在此制度下,由各级党政负责人分别担任河道的河长,加强污染物源头治理,负责督办河道水质改善工作,一改曾经“九龙治水”的状态。
▲经过治理的马鞍村蔡巷浜
坚持用最严的尺子丈量生态治理、用最高的标准抓好生态治理的滨湖,在全区250条河道、2个湖泊、7个塘库河长制管理全覆盖了“河长制管理1.0版”之后,滨湖的治水工作逐渐向好,水环境综合整治河道水质优Ⅲ类比例位居全市首位,黑臭河道整治任务全部完成,重点水功能区达标率100%……一系列治水成效的取得,给滨湖人带来了稳稳地“幸福感”——一位家住钱家桥浜边的河埒居民坦言,再也不用再因河道黑臭而关闭沿河的窗户了。
▲经过治理的荣巷街道泰康浜二期(芙蓉池)
这个变化是什么概念?不妨让用标准来说话:Ⅳ类水的标准,就是只能当一般工业用水,不宜人体皮肤直接接触。而Ⅲ类水的标准,则是指“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两者的“气质”和价值可谓天壤之别。
▲2019年,全省县区级层面首个治水论坛——滨湖区首届河长制暨治水高峰论坛开幕
2019年,省长吴政隆来到滨湖区调研水环境治理工作,在实地踏勘了泰康浜水生态修复工程后,当场点赞: “ 在城市建成区中,能看到这么好的河、这么清的水,难能可贵,值得肯定和推广。 ”
如今,太湖已连续13年实现安全度夏,国省考断面、重点水功能区不仅全面达标,其中优Ⅲ类水体比例更是达到半数。全区250条河道实现基本消劣、优Ⅲ类水体比例达74%……已进入“河长制3.0版”的滨湖,将在“美丽河湖”建设中将重点推进渔港公园、直湖港景观带、环山河风光带等景观河湖示范工程,集中精力精心打造40条“美丽河湖”样本,全面打造美丽河湖新名片。
“15年来,太湖总氮下降43%,年均氨氮下降85%,湖水透明度达40厘米左右……”5月23日上午,央视新闻频道推出的《今日中国·江苏》特别节目中,央视记者用水下摄像机将太湖水下水草丰茂、游鱼众多的立体景观展示在全国观众眼前,为太湖治理的成效点上了大大的赞。
2
20年的生态治理
给滨湖带来的是触及灵魂的改变
如今满眼绿色的滨湖区,不管是在卫星鸟瞰图上,还是在游客的镜头里,都很“养眼”,但要将这一生态资源具化到经济统计报表中的数据时,却不一定很“抢眼”。这是一种矛盾,充满挣扎。
不隐讳地说,要生态,就要牺牲一定的经济发展速度。好在这方面,这些年来,滨湖区有着不简单的定力。
曾经机器轰鸣的雪浪初轧厂,如今是领衔“中国电影工业3.0时代”的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
随着生态治理工作全面启动的,是加大对排污企业的监控和整治,这让相较锡山、惠山等地工业基础本就相对薄弱一些的滨湖区挑起了更重的担子。随着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面临关停或迁走,这对滨湖区传统的“投资驱动型”和“资源依托型”生产制造企业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似乎也短暂进入了一个发展工业经济的低落期。
要了“绿水青山”,是不是就是要舍弃掉“金山银山”?
究竟能不能在守好生态底色的同时,另辟蹊径谋求突破?
“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苏南模式,能不能转型走上生态崛起之路?
在苏南各经济强区(县)中,滨湖率先开始思考老“苏南模式”的转型出路,一方面需要实体经济支撑新一轮增长,另一方面又必须面临滨湖产业用地有限的事实,什么才是更为有效的经济增长方式?
答案是创新。
正如区委书记马良所说,滨湖的发展空间、生态容量都“极其有限”,创新正是滨湖突破制约、实现发展的根本途径。
从全面开始生态治理时起,滨湖就开始着手打造工业设计园、生物医院外包服务区和科教产业园等创新产业载体,还提出了“两高两低”——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行业、低能耗低污染的支柱产业,从而开始探索产业调整的路径。
▲无锡(马山)国家生命科学园近照
比如,马山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生态环境优美,三面环湖,绿化覆盖率高达70%。山水资源丰富的同时它还有着另一面,那就是生命健康产业的集聚地:园区内共有包括龙头企业药明康德、华瑞制药在内140余家生物医药企业的生命科学产业园区。在全国400多家生物医药园区中,占地仅为5平方公里的无锡生物医药研发服务外包区面积最小,但创造了“单位面积税收贡献”“单位面积产值贡献”“上市公司市值”等多个全国第一。
虽然已经连续13年实现太湖安全度夏,但是面对着这个生态“脆弱”的太湖,仍需要不断呵护,不能懈怠分毫,这就为区域发展设置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现在,滨湖区提出了两大战略目标:建设高品质美丽湖湾区,打造高质量发展标杆区。其核心就是两个:生态和创新。据今年的“首季报”数据显示,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70.7%,第三产业占比超六成,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在生命健康、集成电路设计、海空核心部件等新兴产业方面,已经逐步打造成了“新高地”——生命健康、影视文化、信息安全及车联网、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集成电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活力焕发。在滨湖,新兴产业业务收入始终保持年均20%以上增速。
▲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大楼
5月22日,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大楼正式启用,将有力保障太湖实验室和深海空间站无锡研发基地的空间载体需求。生态治理20年后,渐渐澄清的太湖,成为了勇攀深海科技高峰贡献江苏担当、中船智慧、无锡实践的创新载体。
3
20年的生态治理
将引领滨湖走向怎样的未来?
20年,足以改变一个地区的气质。
20年的生态治理,让“生态立区”成了每一个滨湖人骨子里的潜意识,优美的生态环境不断集聚优质的创新资源,同时又以创新发展的成效促进环境改善,形成生产、生活、生态良性互促的格局。
▲太湖湾科创带引领区建设中,滨湖将重点构建“一廊、四片区、多节点”空间发展格局
如果说曾经的滨湖给人的印象是鱼米之乡,那么从发展形态上看,如今的滨湖很容易让人们想起当下一个比较热门,也颇具想象力和张力的词汇——湖区经济。
比如久负盛名的瑞士日内瓦湖区,依托深厚的人文底蕴和自然生态,引得科研院所、医药产业扎堆。
事实上,早在20世纪50年代,无锡市政府就特邀波兰和苏联专家对城市做总体规划。专家认为,凭借无锡太湖、蠡湖、锡山、惠山、湖东十二渚、湖西十八湾等构成的最佳山水组合优势,就可以和瑞士的日内瓦湖比肩,由此提出打造东方日内瓦的构想,而这个东方日内瓦的选址,正是拥抱着蠡湖的滨湖区。
随着“十四五”的到来,湖区之梦,正在照进滨湖的现实。
在开展生态治理的20年里,滨湖对持续引进各类科研院所和政产学研合作一刻也未松劲,如今的太湖明珠俨然已是无锡的“最强大脑”。随着无锡市倾全市之力打造太湖湾科创带战略的落地,作为地理核心区的滨湖,拥有全市90%的科研院所,兼具了“太湖”和“科创”两大关键词,从而当仁不让地成了GDP“万亿之城”无锡发展“一号工程”的“C位”。
马良表示,滨湖有条件、有责任、有信心在科创带建设中挑最重的担子、当最强的先锋,建好太湖湾科创带“引领区”,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创新高地。
在今年3月1日的创新大会上,矢志建设高品质美丽湖湾区,打造高质量发展标杆区的滨湖,透露了自己的斗志:将以太湖明珠姿态,带动环太湖经济圈建设,引领区域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生态和谐发展,打造成为太湖湾科创带的战略性关键一环,助力环太湖经济圈打造成为“世界级湖区”。
言出必行,滨湖底气何在?环顾在国内领先的一些科创带,如广深科创走廊,就有一些宜居宜业的创新集聚点。2018年,华为将终端总部从深圳搬迁到了东莞松山湖,其绝佳的生态环境也是华为迁入的一个重要原因。实际上,许多全球知名的科创园区,像美国的硅谷、日本的筑波科学城等等,都坐落在生态环境优美之地。
事实上,滨湖的底气,绝不仅因为一手生态“好牌”。良好的自然环境,只是打造起科创名片的必备条件之一。能决定科创园区知名度的,只有科研资源的集聚度与水平,而滨湖区的这一“智力条件”,可以说是得天独厚。作为太湖明珠,滨湖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增强区域吸引力,建设太湖湾科创带引领区是滨湖良好的生态环境助力高质量发展的生动例证,令人对这里未来的发展充满期待。而在科研名片的助力下,科创资源与产业间的“匹配”将成为太湖湾科创带建设“引领区”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箭已在弦,只待优势变胜势。下一步,滨湖将推动辖区的科创资源集聚优势、自然生态禀赋优势、城市功能配套优势、特色人文底蕴和地缘优势,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对于一个区域的发展来说,自然生态和文化积淀的优势,或许是最不容易被替代的发展竞争力。可能相比于硬朗的资本力量,前者很多时候都看似是柔软的,但这样的实力,到底谁更硬气?
时间,终将会说明一切。
来源:滨湖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