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重点项目新进展:水乡客厅等已启动建设
江苏
江苏 > 要闻 > 正文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重点项目新进展:水乡客厅等已启动建设

一体化示范区推出了面向规划管理、生态环保、项目管理、要素流动以及财税分享等领域共41项新的制度创新成果,并不断推进第一年的32项制度成果深化落地,让第一批制度成果加快向全国复制推广。

民生服务上,以社保卡为载体的“一卡通”机制已覆盖283万居民,在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等方面率先实现“同城待遇”。

今年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以下简称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示范区)建设制度攻坚、项目攻关的全面发力年,目前示范区有哪些新的制度创新成果?又有哪些具有显示度、民生感受度的新项目?

今日(10月21日),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召开新闻发布会,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主任华源介绍了示范区成立两年的发展“成绩单”。

图片来源: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供图

图片来源: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供图

32+41项制度创新

根据《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范围包括上海市青浦区、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以下简称两区一县),面积约2300平方公里(含水域面积约350平方公里),其中选择青浦区金泽镇、朱家角镇,吴江区黎里镇,嘉善县西塘镇、姚庄镇作为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的先行启动区,面积约660平方公里。

华源介绍,今年是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建设制度攻坚、项目攻关的全面发力年。示范区执委会加大制度创新度,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

据介绍,示范区聚焦重点难点领域,将持续紧盯一体化发展的共性难点问题加大攻关。对此,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又推出了面向规划管理、生态环保、项目管理、要素流动以及财税分享等领域共41项新的制度创新成果,并不断推进第一年的32项制度成果深化落地,让第一批制度成果加快向全国复制推广。

同时,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坚持“制度创新+项目建设”双轮驱动,全力推进65个重大项目,为示范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持续完善“机构法定、业界共治、市场运作”的新型跨域治理模式,凝聚了一大批优秀市场主体和优质要素资源参与示范区建设。

据华源介绍,为了有计划推出具有显示度的项目,示范区制定实施了重大建设项目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为制度创新提供最为生动的应用场景和实践案例。具体表现为:一是“一厅三片”共绘新画卷;二是生态环保提升新内涵;三是跨界联通构建新网络;四是创新发展集聚新动能;五是人民群众增添新福祉。

华源说,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聚焦先行启动区整体规划建设,重点推进水乡客厅、青浦西岑科创中心、吴江高铁科创新城、嘉善祥符荡创新中心“一厅三片”建设。其中,水乡客厅蓝环示范段理水筑绿项目等8个项目已于10月16日正式开工启动。

此外,青浦西岑科创中心将重点推进华为研发中心建设,加快打造创新社区。吴江髙铁科创新城将重点加快苏州南站高铁枢纽建设,探索实现城站一体。嘉善祥符荡创新中心重点聚焦创智水乡建设,建设形成特色创新中心。

医保卡异地结算1.6万人次

值得注意的是,据华源介绍,示范区第一年形成的32项制度成果进一步落地见效。

比如,“医保卡一卡通2.0版”将住院结算纳入异地就医免备案范畴,示范区参保人员均可享受,截至9月底,异地结算16106人次。再比如,示范区跨省公交已开通6条线路,延伸至示范区规划协调区江苏昆山,累计发送97991班次、乘客148.6万人次,越来越多企业和群众感受到了一体化带来的便利。同时,在国家长三办直接推动下,示范区制度创新成果加快在全国重点区域复制推广。

另外,在市民更为关注的公共服务领域,比如跨界联通方面,示范区重点推进了12个互联互通项目。沪苏湖铁路示范区段、上海轨交17号线西延伸段加速推进,通苏嘉甬铁路、沪苏嘉城际等前期工作抓紧开展,新打通复兴路—曙光路等省际“断头路”。

民生服务上,以社保卡为载体的“一卡通”机制已覆盖283万居民,在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等方面率先实现“同城待遇”。以汾湖为民服务中心为代表的吴江、青浦、嘉善“跨省通办”综合窗口,已实现个体工商户开业、社保卡补换卡、企业档案查询等一大批服务事项可在一地办结,方便群众“不出省可办三地事”。此外,上海优质公共资源正加快辐射示范区全域,上海世外教育在吴江设立附属实验小学已开始招生;上海国际妇幼保健院托管嘉善妇幼保健院,合作加快推进医联体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