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福地!南通这里登上《中国国家地理》杂志
江苏
江苏 > 要闻 > 正文

江海福地!南通这里登上《中国国家地理》杂志

图片

崇川,江海福地,近代第一城中国国家地理崇川特刊隆重发布。

崇川,何以为崇?

在中国山水文化中,对山的崇拜是因为高,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对水的崇拜是因为大,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但崇川,岂止于大!德国哲学家康德说,崇高有两个境界,一是数量,二是力量。崇高、崇尚、崇拜等“崇文化”所代表的,是一种精神的伟力。近代风云裹挟着历史烟云,万里长江追寻着海洋信仰,在这里,汇就成崇川这个江海福地,近代第一城。

图片

江海是崇川之福

长江与大海合力,江海之洲托举起最早的人类家园,开启了因盐而兴的文明起源模式,唐代设盐亭场,设盐官,为崇川市镇和防务建制之始。唐末设立静海和通州,北宋天圣元年( 1023年),改名崇州,又称崇川,被誉为“三通之地”,“东北海通远海诸夷,西南江通吴粤楚蜀,内运渠通齐鲁燕冀”。

崇川的城市之舟,在江海中的激荡中得益于五山(狼山、剑山、军山、黄泥山、马鞍山)庇护,形如战狼,设险守国,明清地方志描述为“江北壮观,第一雄关”“与江南福山相望,形势天成”抗元英雄文天祥南渡勤王,长江之上写下《扬子江》:“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将感天动地的浩然正气,留在了崇川。

图片

“星野禨祥错于天,形胜山川奠于地,风俗成于人格”。崇川的天文分野,属“斗江湖、牵牛和婺女”。登上城北的古城墙,仿佛“为政以德,譬如北辰而众星拱之”的北极阁遗迹,象征着日进斗金.四方吐纳着西蜀山、北中原、通淮泗、融江海的宏大格局,泱泱江汉.在此朝宗,“东南泽国宇宙大观,岷山瀺灂吞声于此,中原蜿蜒藏形于此,淮泗逶迤交汇于此”。所以,明代政治家、军事家刘伯温,欣然写下“崇川福地”,明代南通籍名臣顾养谦用仿生学理念,形容这方福地的灵气:“其海门之象鼻,遐岛之鳌背乎”,将大象和鳌的吉祥寓意融合进崇川形胜之魂。

图片

江海是崇川之韵

一座城市的兴起,不仅要凭江依海,更要宁江静海。明代的江海祠,表达了人们的平安希冀,崇川的发展史,就是捍海、作渠、筑城。

北宋天禧五年(1021年),32岁的范仲淹来到泰州担任盐官.打造了造福万代,功在千秋的“范公堤”,践行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丰碑,也保障了崇川古城的城池安全格局。

明清的崇川古城奠定了十分精妙的人文格局。“筑壤而高土,凿地而神池”,护城河被奉为城隍之神,城门内外衔接,西曰来恩门.东曰宁波门,南曰江山门。一条从北向南的中轴线,依次是真武庙、天宁寺、州治、兵马司和税课司,宗教管理、行政管理、军事管理与经济管理四结合。东西轴线上的儒学和城隍庙,代表着文运昌盛和城市安康。城外东西两座龙王庙,山川坛和社稷坛,祈福江海安宁,五谷丰登,宗族百姓安康。

崇川在中国古城中能够独树一帜的,当属山江一体,城濠一体的护城河景观。

图片

乘一叶小舟驶入,南通“黄金海岸”和“黄金水道”的江海之歌,婉转成崇川的咏叹,濠河形似巨大的葫芦,打开了山江与城市的对话,城隍庙、北极阁遗址与天宁寺隔河相望,寺街、西南营和濠南历史街区,保留着老崇川的市井风情,仿佛看到了明清的鱼市、米市、菜市、布市的喧嚣。逝去的文化名人故园开辟成博物馆集群,珠算博物馆、审计博物馆算出了经济的历程,群英馆、个簃艺术馆、张謇纪念馆、沈寿艺术馆、金沧江纪念馆、梅庵书院是城市艺术和人杰地灵的缩影,文峰塔中曾经的“福、禄、寿、喜、财”.已经散布为环濠的特色园林。

濠河的风情仿佛穿越回庄子游思的濠梁,以鱼之乐感受古今之韵,“三元桥畔是知津,小住鱼床作比邻。塔影倒悬明月里,扁舟一叶一诗人”。

图片

江海是崇川之兴

唐宋元明清,濠河看古今。近代是崇川的荣光。当西学东渐的浪潮袭来之时,这里率先打开了江海的大门,成为中国“近代第一城”。传说中“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的上联,似乎应该接上“东文化,西文化,东西文化冠东西”。近代历史提出了“崇川之问”,如此多的开放口岸中,为什么崇川,率先成为实业救国和开风气的肇始之地。

图片

崇川的地域精神经过了长期的积淀,从“性轻扬而尚鬼好祀”的东南边缘,到西晋永嘉南渡后的“艺文儒术斯之为盛”。南宋的移民浪潮,以王安石、苏东坡、欧阳修、范仲淹为榜样,“名德相望,风流蕴藉,朴厚而不争,好学而有文”“互重名节”和江海之间的开拓意识,使得崇川在时代变革来临之时,从容不迫地张开臂腋。在“南北和江海喉吭”之地,扼住了时代命运的咽喉,走出了一位代表性的人物——张謇。

张謇的伟大在于革故鼎新的精神,作为老派的清末状元,秉承“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在不惑之年毅然离开首都,回来筹建大生纱厂,将南通纺织业发展为江南翘楚。张謇还是城市规划大师,构建的一城三镇和城乡和谐格局,延续至今。他提倡的“父教育而母实业”,是一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图片

城市发展以自然为依托,以经济为基础,以文化为灵魂。南通的7个第一,师范学校开启思想启蒙,博物馆打开城市之窗,盲哑学校饱含人文关怀,戏剧学校提升艺术品位,刺绣学校强化技术培养,纺织学校奠定产学研结合,气象站引进科学技术。张謇的崇川实践是中国近代城市的开拓者,不仅摹画出江海之间的山川之美和人文之胜,更在于开风气之先,创制度之新,敬土地之畏,关百姓之爱。

福地崇川,江风海韵交融、秀美豪迈兼备、包容会通和敢为人先精神闪耀!崇川,便是这样一座城。

原标题:厉害!南通这里登上《中国国家地理》杂志

来源:江海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