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内外大咖齐聚!共商历史城市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江苏
江苏 > 要闻 > 正文

海内外大咖齐聚!共商历史城市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12月5日,亚太文化遗产保护成就展暨历史城市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系列报告:名城与历史地段的可持续发展在南京老门东三条营小东门顺利举办。

海内外大咖齐聚!共商历史城市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本次研讨会分为两场系列报告,上午场主要针对名称与历史地段可持续发展,下午场聚焦走向新建筑-历史环境中的建筑创新设计。此次研讨会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南京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组委会、东南大学联合主办,由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与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共同承办,聚焦21世纪城市化背景下的历史城市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围绕城市、街区、建筑不同层面开展跨地域讨论,并通过展示亚太地区国家、中国以及南京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具有典型意义的实际案例,来探讨更加符合亚洲文明特质、历史过程和城乡文脉的城市规划和设计理念,致力于未来可持续名城及遗产的保护。

海内外大咖齐聚!共商历史城市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来自东南大学、南京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法国南锡建筑学院、印度艾哈迈达巴德CEPT建筑学院等境内外高校、研究机构的院士、建筑大师、专家学者等通过视频会议出席了此次活动。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名城所所长鞠德东首先发表演讲,列举了北京老城改造、抚州市文昌里、黄山屯溪老街等多例详细阐述了多维视角下老城保护更新的认知与实践。

随后,江苏省设计大师、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韩冬青在研讨会上以南京小西湖为研究对象,详细探讨了街区保护与再生的可持续性议题,阐述了如何通过对历史场所的再现、历史建筑的活化利用等举措为历史生活性地段寻求持续发展路径。

韩冬青教授发表演讲《小西湖实践:一个街区保护与再生的可持续性议题》

韩冬青教授发表演讲《小西湖实践:一个街区保护与再生的可持续性议题》

同样来自于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的陈薇教授以《秦淮河内外是故乡》这一颇具诗意的标题将城市遗址保护娓娓道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刘克成教授则是详细介绍了金陵美术馆和科举博物馆的设计历程,让人感受这两处建筑设计的独特匠心。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郭华瑜教授分享了世界文化遗产——南京明孝陵明楼、四方城加顶保护实践与思考。在上午研讨会的尾声,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李立以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的建造为例,围绕共生的建筑,共生的建造和共生的群体三方面,探讨共生的设计。

刘克成教授发表演讲《触摸老城南》

刘克成教授发表演讲《触摸老城南》

本次研讨会还邀请了海外建筑领域大咖进行线上演讲,在上午场系列报告中,印度艾哈迈达巴德CEPT建筑学院教授Saswat Bandyopadhyay分享艾哈迈达巴德世界遗产地的经验,商讨南半球城市遗产管理。

下午场研讨会主题为走向新建筑 - 历史环境中的建筑创新设计,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中心主任崔光海在会上分享了亚太奖获奖作品——周口店遗址第一地点保护设施工程;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周凌,用三个南京乡村空间重建案例,研究乡村遗产保护利用和乡村空间修复理念的实践探讨。江苏省设计大师、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张雷的演讲《温故知新》虽然标题简短但意义深远,通过对南京熙南里、军人俱乐部等一系列改造案例的具体分析,从城市到乡村到工业遗址,以不同方位、不同视角阐述对历史环境和文物新老关系的认知。

海内外大咖齐聚!共商历史城市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海外嘉宾的身影在下午场同样活跃,来自法国南锡国立高等建筑学院的Joseph Abram教授聚焦世界文化遗产、二战后城市现代化代表——法国勒阿弗尔,商讨世界遗产与城市发展,为与会嘉宾带来城市更新规划设计方面新启示。

澳大利亚Design 5设计总监兼首席设计师Alan Croker在研讨会上分享亚太奖获奖作品案例——悉尼歌剧院的新设计的建筑设计,畅谈对先前设计保留与尊重以及提升悉尼歌剧院表演质量的新路径。重新解读前人设计理念,在持续性改造过程中,赋予新功能新生命,满足当今社会现实需求。最后,来自泰国PAVA建筑师事务所建筑师Pacharapan Ratananakorn分享了另一个亚太奖获奖作品案例:清迈烤烟厂改造设计,通过这一成功案例论述多维度建筑考量。

相较于昨天的研讨会,12月5日的系列报告更加侧重于设计性理念,通过海内外一系列设计师对于历史环境的理解、传承、利用与发展,集聚了中国本土和世界各地案例,全景式、多层面地展现了世界各地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解和相关工作的开展,此次研讨会将会对南京这一历史城市未来的规划设计水平带来持续性的启发。本次亚太文化遗产保护成就展暨历史城市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顺利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