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危”中寻“机”的淮海经济区:抱团前行孕育跃级希望!
江苏
江苏 > 徐州 > 正文

探究“危”中寻“机”的淮海经济区:抱团前行孕育跃级希望!

北有“京津冀”,南有“长三角”,在危机感中起步的淮海经济区仍旧需要诸多的思考——如何破除紧邻两大圈层的“虹吸”效应?随着上升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徐州又应该如何成为区域的典范?

“十四五”已正式进入第二年。面对疫情防控常态化,中国庞大的内需市场继续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灵感。

在中国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大背景下,“开放”的定义从最初的国际单方向,逐渐转为与国内区域协调发展“双管齐下”。由此,近些年,一些城市开始重新审视“朋友圈”模式。

在我国,提及区域经济“圈式”发展,长三角与珠三角是一直成功的典范,凭借优越的区位,较早探索产业布局带来雄厚的产业基础,最重要的是,敢于打破省市级行政地域局限,以及甘于各司其职的奉献精神。

那么,解读淮海经济区的意义是什么?这个圈层的构成没有一线头部城市,且大部分城市的发展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加之整体产业集群式发展程度不够,让我们看到了淮海经济区距离目标的“道阻且长”,当然,以徐州为核心的这个新兴城市群,凭借“危”中寻“机”的坚定,又蕴藏着跃级的希望。

探究“危”中寻“机”的淮海经济区:抱团前行孕育跃级希望!

道阻且长的淮海经济区,迎来新机遇

事实上,淮海经济区并不是一个崭新的概念。1986年,淮海经济区成立,是中国最早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之一。

历经30余年,淮海经济区似乎一直寂寂无闻。2017年3月6日,全国人大江苏代表团联名提出议案,呼吁在国家层面尽快启动实施淮海经济区规划编制工作,探索建立跨省际区域合作机制,使该区域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2018年11月7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公布了《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意味着淮海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本次规划指出了淮海经济区的确切范围,包括江苏的徐州、连云港、宿迁,安徽的宿州、淮北,河南的商丘,山东的枣庄、济宁、临沂、菏泽等市。

而翻看2021年的发展进程,之于淮海经济区的发展,绝对是蕴藏机遇的高频词。

2021年11月16日,淮海经济区仲裁机构联盟成立;11月22日,徐州与鲁南四市签署生态环境联防联控合作框架协议;11月30日,徐州招标《徐州至菏泽、徐州至枣庄铁路预可行性研究项目》;12月1日,淮海经济区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扩展到11座城市……

值得关注的是,去年12月19日至20日,第四届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座谈会在山东济宁召开,会议集中签署了《淮海经济区应急救援区域协同合作协议》《淮海经济区政务服务“跨省通办”一体化发展合作框架协议》《淮海经济区科技创新共同体框架协议》《淮海经济区内河航运和物流产业发展合作框架协议》《淮海经济区水生态环境联防联控共治共享协议》《淮海经济区知识产权司法协同保护工作框架协议》……

不难看出,以“共治共享”打破区域协调因跨省市行政因素造成的藩篱,这是区域协调发展的第一步,唯有打破行政地域的固化思维,勇于承担所能,“协调”的价值方能真正体现。不得不说,淮海经济区勇敢迈出区域协调的一步。

时有业内人士认为,“淮海经济区的建设已经迎来实质性的进展。”

而关于区域协调发展,除了促进现代化经济体系空间布局的形成,促进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的空间均衡,实现各区域更高质量、公平、可持续的发展,最重要的是,其可以促成产业协同发展。我国现阶段各地区面临着产业老化、同化等问题,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不断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对于落后产业,要敢于淘汰转型,积极寻找经济发展新动能。

此时,对于徐州领衔的淮海经济区,这是一个绝佳的发展机遇。

探究“危”中寻“机”的淮海经济区:抱团前行孕育跃级希望!

积极抱团,谋求发展

细观淮海经济区的10座核心城市,江苏省的徐州、宿迁、连云港,山东省的枣庄、临沂、济宁、菏泽,安徽省的淮北、宿州,以及河南省的商丘,都是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底蕴名城。

但如果我们回眸2020年全国城市GDP百强榜,也会发现位于经济区内城市的发展潜力。其中,徐州排名第27位,接下来,临沂46位、济宁51位、菏泽72位、连云港77位、宿迁79位、商丘94位,10座城市中共有7座步入全国百强城市,你会发现,这10座城市构成了中国经济的“中间”力量。

比起长三角与珠三角拥有绝对的核心城市引领支撑,淮海经济区所属城市的综合实力整体较为均衡。因此,成员实力相当的淮海经济区更适合抱团发展,而不是你争我夺、各自为战。

以长三角为例,上海是绝对的核心,而作为江苏经济强市的苏州却甘愿“守好生态空间,对接服务上海”,并提出通过疏解低端产业、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有力举措,持续改善水环境,协同做优长三角生态“绿心”。

头部城市群如此,淮海经济区各城市也更应该进一步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围绕打造中东部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密切省市联动、增强政策协同,谋划建设一批基础性、枢纽性、区域性的重大项目,推动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

此外,随着各项协同方针的出炉,能否加大政策执行力度,在产业融合、基础设施布局等方面持续深化全方位、多领域合作,推动区域联动、开放融合,这是区域协调发展的根基,从而进一步创新工作推进方式方法,聚焦重点领域,创新跨界联动、分工协作、利益分享等区域融合体制机制,总结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引导各地同向共为、优势互补、联动发展。

探究“危”中寻“机”的淮海经济区:抱团前行孕育跃级希望!

淮海经济区看徐州,任重道远

当然,淮海经济区总要有一个核心城市作为率先垂范的引领者,而无论从经济实力,还是城市规模、地理位置,徐州正是挑起这一重担的最佳选择。

从地理位置上看,首先,徐州必须引领整个经济圈破除一北一南“两大圈层”的虹吸效应,此虹吸效应包括对产业与人才的吸引力。即:在徐州,我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在徐州,我可以得到别处均有的便利。

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本就是徐州的优势所在,凭借枢纽引力,可以不断提升园区创新、开放水平,全面增强公共服务、消费、金融、人才等载体功能,打造更多集聚高端要素的“强磁场”。

近期,国家发改委赋予徐州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江苏省党代会也明确支持徐州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多重战略机遇和政策利好交织叠加,徐州的战略地位愈加凸显。

在徐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王剑锋看来,中心城市不是“封”出来的,也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徐州将锚定“建设产业强市、打造区域中心”战略目标,大幅提升实力优势,不断巩固枢纽优势,持续放大辐射优势,加快将中心城市规划“定位”变成实际“地位”。

徐州已经在谋划做大城市能级,让中心城市的优势更明显。诸如,将主动对标省会城市和国家中心城市,深入实施城乡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高标准优化空间布局、推进产城融合、塑造鲜明特色,加快提升实力优势、枢纽优势、辐射优势,真正使中心城市首位度“提起来”、集聚力“强起来”、影响力“大起来”。

徐州欲实现突破发展,“产业强市”虽是老生常谈,却一直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有数据显示,近五年来,徐州工程机械产业集群持续壮大,产值约占全国25%,成功入选全国首批先进制造业集群。

事实上,这只是徐州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工业立市、产业强市”已经成为徐州的鲜明导向,协同推进新兴产业培育和传统产业转型,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五年分别提高21.5和10.4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徐州必须在项目建设、产业集聚、创新赋能、企业培育、园区贡献等方面实现突破,加快建设极具竞争力的产业发展新高地,让“产业强”成为徐州发展的显著标志。

值得关注的是,徐州的目标是力争“十四五”时期工业总产值、工业开票销售收入均超万亿元,这无疑是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强劲支撑。为此,徐州市将深入实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和工业倍增工程,推进项目建设“765”计划,协同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加快构建“6+4”先进制造业和“6+3”现代服务业体系。

为此,徐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王剑锋提出,徐州将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着力增强发展引领力,认真落实市领导挂钩联系优势产业链制度。进一步提升创新研发浓度,着力增强核心竞争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三年行动计划,围绕创建国家级制造业科技创新中心,大力推进重大科创平台建设,推动建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库,全面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竞争力。

淮海经济区,虽然起步稍晚,但其后来居上的潜力不可小觑。围绕“大通道、大枢纽、大网络”的徐州优势,淮海经济区正通过发挥各城发展特色,抱团向前,从而用更加积极主动的政策与行动,融入国家“双循环”战略下的新发展格局,进一步增强淮海经济区在世界舞台上的影响力与吸引力。

撰文/陈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