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凤向标 | 创新融入城市血脉,无锡剑指现代化建设先行示范区
江苏
江苏 > 无锡 > 正文

两会凤向标 | 创新融入城市血脉,无锡剑指现代化建设先行示范区

两会凤向标 | 创新融入城市血脉,无锡剑指现代化建设先行示范区

碧波荡漾太湖水,悠悠流淌古运河。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无锡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两千多年岁月的吴文化在此发源,拥有江南水乡独有的气质、太湖赋予的风格,这些都是无锡与生俱来的优势。

一方水土孕育一种精气神。如果说,无锡充满温情和水,那么它的美是柔软的,却又带着拼搏的韧性,亦人亦景。

身处竞争最为激烈的长三角地区,无锡总能守住自己的位置,无论是产业、人才、创新力……从未掉队,是这座城市拼搏进取的真实写照。

从江南水乡之地到大国外交的“会客厅”,从近代中国民族工商业发源地到产业创新名城,一路走来,无锡始终是个勤奋且领先的奔跑者,也让人们看到了“产业”提升城市能级的力量。

2022年1月20日上午,江苏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隆重开幕,代省长许昆林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及无锡,不仅可以深刻感知每一处“无锡元素”为全省大局贡献的力量,也指引无锡开启新征程、锚定新方向。

两会凤向标 | 创新融入城市血脉,无锡剑指现代化建设先行示范区

用锐意进取烙下太湖印记

太湖明珠,江南圣地。

三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在这里留下岁月的痕迹。迷人的自然景观、丰厚的人文底蕴、优越的地理位置、充满活力的经济,这些都是无锡最靓丽的底色。

从过去到现在,无锡的美、无锡的善、无锡的燃,从未缺席,并贯穿始终。

中国第二个集成电路产业超千亿级产值城市、中国万米深潜记录的“奋斗者”号在此诞生、凭实力跻身“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TOP10……正是这些亮眼的成绩,使得“万亿之城”“宜居之城”“最美善城”“科创明珠”成为无锡新的标签,也展现出这座城市蓬勃、时尚而充满活力的气质。

不难看出,一座城市的发展与它的人民息息相关,而无锡敢闯敢创敢拼的精神,代代传承,融入这座城市的血脉。

过去一年,从深入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成功举办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到(无锡)成功举办世界物联网博览会;从苏锡常南部高速公路、宜兴至长兴高速公路江苏段建成通车,到“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高质量推进,柬埔寨西港特区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再到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扎实推进,“无锡作为”牵动着全省乃至国家的目光和期待。

“一带一路”上的“无锡风景”表现同样亮眼。去年前11个月,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累计实现进出口总额20.01亿美元,同比增长40.03%。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阳光集团、无锡一棉、无锡金茂相继在埃塞俄比亚投资兴建纺织基地,一个个无锡制造企业通过“一带一路”建设,提升着国际化水平。

在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在多个国家战略叠加的机遇面前,每一项部署、每一项行动中都有“无锡力量”和“无锡担当”,而无锡也在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的过程中,不断打开城市发展扇面、提升城市能级。

新的赶考路上,大有可为的无锡,也必须大有作为。面对城市发展格局重塑的新机遇,无锡将定点发力,直面问题与挑战,用“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坚定,齐心协力打硬城市高质量发展这场纵深仗。

敢想敢干,发挥科技创新优势

太湖明珠江南圣地,制造产业前沿创新。

一头连接着悠久的历史,一头手握着崭新的未来。新跨越的背后,必然是某种巨大力量的驱动,这种力量来源于哪?答案则是:科技创新。

如果说科技创新是引领无锡发展的最核心密码,那么,科技与产业高度融合则是无锡最显著的特征。

夯实实体经济根基,一方面需要提升产业和产业链的发展效率与延展长度,另一方面同样也要打好科技创新这张“王牌”。

以打造全国产业数字化转型标杆城市为目标,无锡从试点两化融合起步探索,到主攻智能制造深耕布局,再到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推动传统制造向先进制造转变,都彰显出这座城市的韧性与拼劲。

就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无锡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预计达到2.1万亿以上,16个重点产业集群预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1.76万亿元,同比增长约21%,10个产业集群规模超千亿元。再一次鲜明地传递出这样的信号——产业是无锡高质量发展的“根基”和现代经济体系的“支柱”。

同时,无锡角逐资本市场亦捷报频传。2021年无锡新增A股上市公司13家,位居全省第二,总数103家,位居全省第三;新增科创板上市公司3家,位居全省第二;全省A股上市公司市值前15名中,无锡有4家,与南京并列全省第一;无锡吉冈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这一年,无锡还迎来第100家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突破1.5万亿元。

截至目前,无锡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的“小巨人”企业有32家,省级有124家,在全国地级市中排名前列。

两会凤向标 | 创新融入城市血脉,无锡剑指现代化建设先行示范区

2022年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在坚持创新第一动力,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中,无锡当加快太湖实验室建设步伐,在强化国家战略可科技力量上展现无锡担当,充分发挥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引领带动作用,加快建设一批升级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和制造业创新中心。

此外,还提到在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不断提升产业现代化水平时,当立足无锡“基础设施全国领先、产业链全且强、典型应用和企业已提前布局”的优势,加速进军数字经济。

在2021年无锡市党代会报告中,“数字无锡”建设被放在了奋力推进现代化建设十项任务的第三项,仅次于科技创新和产业强市。

毋庸置疑,无锡新一轮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还是要以创新为引领,以项目为载体的未来产业“唤醒”和发展计划,而这也与市委十四届二次全会上提出的,“现有产业未来化、未来技术产业化”相契合。

在大局中找准节拍,从历史深处走来,向着未来加速奔跑,如今,无锡正用“四千四万”精神持续开拓奋进……

加快打造现代化建设先行示范区

在已经铺陈开来的“十四五”蓝图上,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时代考卷前,对于加快打造现代化建设先行示范区、多重国家战略交汇之地的无锡,更有一种坐不住、等不起的使命感与紧迫感。

去年召开的无锡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也为这座城市勾勒出全新的发展坐标——

“围绕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今后五年的总体目标是,圆满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城市现代化国际化水平达到新高度,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成为现代化建设先行示范区。”

有了务实的目标,才能抓好过程、收获成果。

两会凤向标 | 创新融入城市血脉,无锡剑指现代化建设先行示范区

正在奋力前行的无锡,期待在长三角一体化中承担更为重要的角色,以产业之力托举人民生活的富足和城市能级的跃迁。但除却天赋异禀的环境优势、地理位置,最值得关注的当属这座城市为产业、为人才、为高质量发展所付出的努力与厚植的土壤。

毕竟,人或企业选择一座城,既有理性的一面,也有感性的一面,感性的一面往往来自细节。

从2016年起,无锡市场主体以每年约10万户的增速不断增长,快速、健康发展。这源于无锡在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上久久为功,致力于为企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便利公正的市场准入环境。

此外,无锡紧紧围绕创新驱动核心战略和产业强市主导战略,不断完善人才支持政策,“太湖人才计划”升级版2.0系列政策奏响了引导产才融合、城才融合发展的最强音,并连续三年成为“中国最佳引才城市”。

当下,伴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中国需要越来越多对外展示自己的形象,并把自己一批优秀的城市推向世界,而无锡,在主动链接全球资源的同时,深度融入国家战略,并毅然前行。

融入长三角,在一体化中看无锡担当;对接大湾区,高质量里跑出无锡速度;面向全世界,成为展现中国的标志性窗口。正因兼具实力与潜能,所以才有底气。

为此,无锡市委书记杜小刚表示,“新的一年,无锡将坚决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加快打造践行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无锡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为全省发展大局多作贡献。”

时空变迁,几千年来未曾改变的是每一代无锡人生生不息的奋斗,汇聚成这片土地最鲜活的注脚。锚定“走在最前列”的发展定位,加快打造践行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值得每一位无锡人奋力拼搏,共同绘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