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宝娟:坚决扛起新使命 奋力建设“好地方”
江苏
江苏 > 要闻 > 正文

张宝娟:坚决扛起新使命 奋力建设“好地方”

在今年江苏省两会期间,凤凰网江苏频道专访了扬州代表团团长、市委书记张宝娟。

张宝娟:坚决扛起新使命 奋力建设“好地方”

张宝娟表示,扬州地处江苏中部,经济体量、发展水平虽居于全省中游位置,但因其所处区位、资源禀赋和发展潜力等,在江苏乃至长三角和全国发展大局中据有重要位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扬州地处长江与大运河两大重要水系和骨干航道、长江经济带和大运河文化带两大国家级战略交汇点;二是扬州地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大三角”)和宁镇扬一体化(“小三角”)两大国省重要战略;三是扬州地跨江苏“1+3”重点功能区战略中的两个,即扬子江城市群(南部沿江地区)和江淮生态经济区(北部里下河地区)。

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都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强调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这次省“两会”上,吴书记向8500万江苏人民发出了“携手扛起新使命、共同谱写新篇章”的动员令,许省长为我们明确了走好新征程的任务单、路线图,要求我们以奋发进取的姿态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光荣使命。在今年的工作中,我们将全力把“稳”的根基夯得更实,把“进”的步伐迈得更大。

一方面,我们将坚持稳字当头,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以扬州的“稳”为全省全国的“稳”做贡献。重点抓好三个方面:一是稳住经济增长。强化经济运行监测,突出各类要素保障,以重大产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为支撑,积极扩大有效投资,稳定经济大盘。二是稳住市场主体。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全力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打响“好地方、事好办”金字招牌,充分调动企业的发展活力。三是稳住社会大局。全力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社会稳定、债务化解、风险防范等工作,不断提升应对风险的能力和水平。

另一方面,我们将以起步即是奔跑、开局就要争先的奋进姿态,奋力争先进位,更好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光荣使命。重点在三个方面求突破:一是在高质量发展上求突破。对标省高质量发展监测评价指标体系,一条一条落实为全年的工作安排,从年初开始就一项一项抓攻坚。对照国、省督查激励事项,不断创新和改进我们的工作,奋力在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列。二是在产业转型升级上求突破。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推动制造业“智改数转”,扎实开展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六大行动”,加快提升产业发展的含金量、含绿量、含新量,确保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积极增长。三是在发展内涵效益上求突破。牢固树立税源经济导向,加快打造税源企业梯队,强化重大项目建设质量效益闭环管理,积极培育发展高附加值的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确保经济发展与税源壮大“同频共振”。

对于扬州将如何规划自身新一年的重点工作?张宝娟表示,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全面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围绕贯彻这次省“两会”精神,我们把今年确立为“攻坚突破年”,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全力攻重点、打硬仗、求突破,奋力以更加优异的发展业绩,切实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把“好地方”扬州建设得好上加好、越来越好,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在重点工作方面,扬州将抓好九个方面工作:

一是在强化招商引资、加快项目建设上攻坚突破。以项目为龙头,深入开展产业链招商、科技招商、基金招商和以商引商,加强重大项目全生命周期的闭环管理。以园区为阵地,推动省级以上园区围绕“千亿”抓进位、工业集中区围绕“百亿”创特色、高新区围绕新兴产业抓培育。以税收为导向,强化税收效益事前评价机制,建立完善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后评价机制和政策兑现机制,大力招引落户一批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和物流产业项目。

二是在聚力科技创新、促进产业转型上攻坚突破。实施“专精特新”企业培育行动,组织实施100项产业关键技术攻关和100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实施“追梦来扬·‘州’到爱才”品牌建设行动,提升人才住房等服务保障水平,吸引集聚更多创新创业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人才和产业工人。实施智改数转“三百”行动,大力培育一批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星级上云企业。实施重点行业领域减污降碳行动,大力推进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绿色制造和清洁生产,努力创建省级以上绿色工厂10家,实施绿色化改造项目100项。

三是在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上攻坚突破。优化完善综合交通体系,加快推进北沿江高铁和宁扬城际扬州段、扬州泰州国际机场二期扩建等重点工程,持续实施一批快速路网建设项目。着力补齐城市功能短板,系统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布局建设,推进数据赋能城市治理。厚植放大绿色生态底色,大力推进“水美扬州”“蔚蓝扬州”“净土扬州”建设,启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着力建设城在园中、园在城中的公园城市。

四是在做好“三农”工作、加快乡村振兴上攻坚突破。全面提升稳产保供能力,高标准建设17万亩旱涝保收的“吨粮田”,扎实抓好“31113”农业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现代乡村产业,做优高邮禽蛋、仪征茶果等特色产业“农头工尾”文章,实施列省农业农村重大项目80个以上。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建成市级美丽宜居村庄150个、市级以上特色田园乡村20个。

五是在深化文明创建、做强文旅产业上攻坚突破。全力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上继续走在前列,高水准策划若干扬州运河文化地标、经典景观和精品旅游线路,致力打造一批旅游业重大项目,办好2022年世界田联半程马拉松锦标赛、世界运河城市论坛等活动。全力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有机更新示范城市建设上成为样板,全面实施“六个一”工程,推进“老字号”与新业态融合共生。全力在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建设上进入第一方阵,启动新一轮文明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深入推进文化服务提升工程。

六是在抓好实事工程、补齐民生短板上攻坚突破。统筹“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多渠道增加居民工资性、财产性和经营性收入。持续优化教育、医疗、“养老育小”等公共服务供给,进一步筑牢社会保障、住房保障、兜底保障等民生底线,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七是在加强社会治理、夯实基层基础上攻坚突破。围绕创建首批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紧扣治理体制、工作布局、治理方式“三个现代化”,全力以赴补齐短板、拉长长板。围绕完善“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治理机制,优化社区和网格设置,加快建立以楼栋、庄台为单元的“微网格”工作体系,着力打造“城市智脑”。围绕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大力完善城乡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切实增强全社会法治意识和法治信仰。

八是在全面深化改革、打通堵点痛点上攻坚突破。深化“放管服”改革,对标世界银行标准、国内标杆城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打响“好地方、事好办”政务服务品牌。全面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大力支持企业上市挂牌融资,稳步推进金融、科技、人才等资源要素市场化改革,全力帮助民营企业解决融资、土地等方面的困难。统筹推进财税金融、政府治理、公共服务等领域的改革,高质量推出一批原创性重点改革事项,积极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环节的堵点痛点。

九是在加强风险防范、提升本质安全上攻坚突破。从严从紧、科学精准落细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加快推进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确保实现早发现、快处置。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大灶”目标任务,统筹做好信访维稳、社会治安等工作,精准化解大型企业债务、政府债务、房地产、金融等领域的风险,确保全市社会大局安全稳定。

民生无小事。在新的一年,扬州将如何让老百姓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张宝娟在采访中说,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吴书记在省政协开幕大会的讲话中,强调“要把共同富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许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要求“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新的一年,我们将深刻认识和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和实践路径,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制订落实好民生“1号文件”,推动民生实事件件不落空,让人民群众生活年年都有新改善。

一是在富民上求突破,让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我们将实施农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和中等收入群体壮大行动,推动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长。统筹推进创业富民、技能富民、政策富民,稳定壮大实体经济,加大援企稳岗力度,加强技能培训,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灵活就业、重点群体就业。同时,建立健全全覆盖、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持续加大税收、社保等调节力度,多渠道增加居民工资性、财产性和经营性收入,加快形成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

二是在利民上做文章,让人民群众更有幸福感。着眼于满足扬州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更高质量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认真做好“双减”工作,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大力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持续推动在扬高等院校提升办学层次、提高办学质量。不断提升医疗服务和重大疫情防控能力,新改扩建一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促进全市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更加重视“养老育小”,大力推进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和无障碍环境适老化改造,加快提升城乡基层支撑居家的养老服务能力和医疗服务能力,促进居家、社区、机构三种服务融合衔接,推进长期护理险扩面增容;深化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健全普惠托幼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公办和普惠性幼儿园,有效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三是在安民上下功夫,让人民群众更有安全感。我们将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慎终如始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落细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扎实推进疫苗接种工作,大力推进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全方位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系统防范危化品、建筑施工、道路交通、城镇燃气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风险,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着力建设更高水平平安扬州,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突出违法犯罪活动,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落实领导干部下访和挂包制度,确保以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