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县地处江苏西北,古称沛泽。2000多年前,这里水草茂密、河湖丰沛、禽兽隐栖,汉高祖刘邦斩蛇起义建立大汉王朝。
如今,依托资源禀赋发展,经济实力强劲,2021年在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榜中名列第41位,在苏北各县(市)中排名第一。
但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有着资源枯竭型城市绕不开的生态之痛。40多年的煤炭集中开采,留下10万多亩采煤塌陷区,成为“大地伤疤”;航运和水产养殖的粗放发展,成为微山湖水体污染的重要原因,北方第一大湖“明珠蒙尘”;畜禽养殖每天产生近千吨粪污,加上农村生活垃圾,造成“垃圾围村”……
以人民为中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可持续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沛县把这样的发展理念刻入城市和地区发展的基因,让生态保护成为发展的自觉行动。
如今的沛县,湿地公园里芦苇摇曳,微山湖上碧波荡漾,乡村环境生态宜居:已然可以看到千年“沛泽”的现代模样。
大地伤疤逐渐愈合
冬日的安国湖,碧波荡漾、苇蒲摇曳,落日溶金、水天一色,各种鸟儿时而振翅飞翔,时而游戏水中。湿地公园内现有维管植物155种,野生脊椎动物121种,其中包括水杉、银杏、黑水鸡、青头潜鸭等多种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
2021年12月29日,沛县安国湖湿地公园通过验收,正式成为国家级湿地公园。公园总面积517公顷,距离沛县县城仅有10分钟的车程。
这里原来是采煤塌陷地,生态环境用千疮百孔来形容也不为过。附近张双楼煤矿近40年的煤炭开采,使这里的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沉陷区内土地平均塌陷深度达6米,大面积耕地沉陷积水,地上房屋损毁,生态环境恶劣。张峥是安国湖国家湿地公园的负责人,他介绍,沛县投入大量的资金开展微地形改造、植被恢复、水系连通等工程,将满目疮痍的沉陷区建设成风光旖旎的湿地公园。
还有更多的湿地在沛县进行建设,投资4亿元建设龙固镇的湖陵湿地、龙湖湿地,目前已完成了工程的80%;投入3亿元的洪福湿地和投资1亿元的徐庄湿地2个生态缓冲区正在加快推进。同时,沛县将采煤塌陷地的修复和尾水的再生利用进行充分融合,建设水质净化效果好、生态环境优良、生态系统完善的生态安全屏障区。
治愈煤炭开采留下的一道道“地球伤疤”,除了建设湿地公园,好办法还有土地复垦。杨屯镇卞庄村村支书宋呈柱介绍说,将塌陷程度深的地方开挖成鱼塘,挖出的土方修复塌陷浅的土地,复垦成耕地,这样一来,村里多出了60亩耕地和80亩鱼塘。复垦的土地经过两年多的耕种,地力已经和普通耕地差不多,鱼塘经营聘请了有经验的行家来管理,今年进行散养和网箱养殖混合。“一年多出12万元的集体收入,村里的发展就会走上快车道。”
既不能复垦也不适合修鱼塘,还不能建设湿地,这样的塌陷地怎么办?沛县也有妙招。2021年12月28日,中煤集团上海能源公司新能源基地一期光伏示范项目并网发电。中煤项目也在杨屯镇卞庄村,位于龙东煤矿的采煤沉陷区,近50万块单晶硅光伏组件铺在平坦开阔的水面上,面积约5847亩,水里养鱼、水面上架设光伏组件,是渔光互补型光伏发电项目。项目每年可提供清洁电能近3亿千瓦时,节约标煤1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7万吨。
在沛县,大地伤疤正在被逐渐治愈。目前,沛县共搬迁压煤村庄109个,已累计复垦、生态修复、综合利用采煤塌陷地6.013万亩,新增耕地2.266万亩。
微山湖正在“船清湖净”
微山湖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沛县湖面有400平方千米,京杭大运河从湖西穿过。在位于沛县微山湖畔的中天科尔公司,从满墙而设的大屏幕上可以清楚看到水面上、码头上运营的船舶。旁边的数字显示,遍布全国的5000多艘船舶在这个互联网平台上运行,每月运量在100万吨左右。
中天科尔公司总经理魏德聪介绍,这个平台好似大宗货运版的“滴滴”,智能匹配货源和运输船舶,让船舶少跑路、少停留,也就减少了污染,还能监控在途或者在港船舶对油污、废水和生活垃圾的排放。
互联网平台加上多措并举,沛县最大程度做到“船清湖净”。沛县在京杭运河、杨屯河、徐沛河等主要河道沿线共有7处港口码头,主要从事煤炭、粮食和砂石转运。为减少污染,目前已经全部建造了生活污水收集柜、油污水收集柜、垃圾分类收集箱,还在京杭运河丰乐作业区建设船舶污染物接收站,配备多功能接收船。
曾经的微山湖,数量众多的圈圩鱼塘将偌大的湖面分割成一块块的“田”字格。围网养殖、投放饵料造成的生态破坏,逐步成为微山湖不可承受之重。
2021年3月,沛县与养殖户签订退养生态补偿协议,对186处约万亩圈圩鱼塘实施拆圩。村民们内心肯定舍不得退养还湖,46岁的村民王安响,居住在沛县杨屯镇大湾村,在京杭运河湖西大堤岸边,他告诉记者,自己大半年前还在湖面上有着600亩鱼塘。
“真是舍不得啊!可是圈圩养殖对水质有影响,眼前的利益确实很重要,但是给子孙留个好的环境更重要。”王安响说。去年初他接到镇里的退养还湖动员通知,第二天就到镇上签订了退养责任状和生态补偿协议,已陆续领到了约48万元的补偿金。对于上岸后的生活,王安响有着自己的打算。他说,现如今游客越来越多,他准备在岸上开家农家乐,靠着厨艺吃“生态饭”。
沛县地处苏鲁两省交界处,像微山湖一样的省际边界河湖多达90余处110多公里。微山湖的生态治理,还得益于沛县和相邻的山东省微山县联手在全国率先建立了信息情况联通、矛盾纠纷联调、非法行为联打、河湖污染联治、防汛安全联保的边界“五联”机制,成功破解了非法圈圩、非法建设、非法采砂等生态保护的难题。
在沛县,受污染而蒙尘的微山湖,正在被擦亮。两年来,沛县全力推进微山湖沿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并成立县级专项行动推进和督查领导小组,对沿湖码头、沿岸绿化、企业环境、村庄环境等开展多轮排查,目标直指“具体问题清零、全域环境清洁”。
美丽乡村变得更宜居
沛县安国镇的养殖户刘荣和家人一起饲养了2万羽蛋鸡,鸡粪的处理原来一直都是个问题,味道大、污染多,附近的村民也有怨言。现在和镇上的公司签了协议,刘荣打个电话,处理中心就有人开车过来清运鸡粪。
据统计,2021年沛县规模养殖场共456个,非规模养殖场户共3692户,每天产生的畜禽粪污也有千余吨。运走养殖场粪便的车辆,来自徐州国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沛县有机废弃物处理中心,目前该中心已将规模养殖户纳入收运体系,每天全县的千余吨畜禽粪污基本可做到应收尽收。
除了徐州国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还有不少生物新能源企业。中机清洁能源、江苏方圆通生物等秸秆收储利用企业,处理的是面广量大的农作物秸秆,解决秸秆焚烧、弃置污染等问题。沛县百万亩农作物种植面积,秸秆综合利用率可以达到96.5%以上。能做到这一步,除了秸秆收储利用企业发挥作用,还有赖于沛县的动员和组织能力。沛县有关部门从黑龙江、内蒙古引入跨区作业队伍,全县共投入大型秸秆收储设备283台套,秸秆运输机械近300台,以沿湖稻区为重点,新建和完善了镇高标准中心草场12个。村干部组织,机械统一编组,统一收获、统一还田、统一整地、统一机插、统一收费,保证了秸秆机械化还田质量。
很多富裕起来的乡村遭遇“垃圾围村”,而在沛县,这一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农村生活垃圾主要是厨余垃圾,他们引导农户将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进行“初分”,分类收集垃圾时由分拣员再进行“细分”,垃圾送到终端设施后由管理员再进行“筛分”。目前全县共配备垃圾分拣员3435名、督导员365名、管理员180名。资金保障方面,采取“3个1块钱”的模式,村民每人每月交纳1块钱,各镇街和县财政每人每月分别配套、奖补1块钱。全县每年筹资8000万元,确保垃圾收运体系和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正常运行。另一方面,实施“政府+市场”的垃圾分类运营模式,县镇两级按照每人每年80元的标准支付市场化公司运行经费。厨余垃圾最终处理方面,沛县阳光堆肥房现已升级到第三代,厌氧发酵也已全面铺开,日处理1吨易腐垃圾,20天为一个生产循环周期,产生的沼渣、沼液、沼气资源化利用。
直面生态之痛,抚平环境之伤,沛县勇于探索、创新实践,离不开那份“大风起兮云飞扬”的干劲和豪情,更离不开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与使命。这份追求源于历史,发于热爱,正在成于实干。(通讯员 张庆来 李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