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朱晓进:落实“双减”须中高考改革同步推进
江苏
江苏 > 要闻 > 正文

全国政协委员朱晓进:落实“双减”须中高考改革同步推进

2022年全国两会,教育依然是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尤其是“双减”政策的落实。3月4日,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政协副主席、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院长、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朱晓进接受了现代快报记者采访,他表示在深入调研后,已经拟就了《关于进一步落实好教育“双减”政策的提案》。

针对调研过程中发现的现实问题,朱晓进建议,未来在“双减”政策施行中,应做到“三个统筹与同步”:统筹治标与治本,同步推进教育评价改革与“双减”政策落地;统筹校内与校外,同步推进校外培训机构压减和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统筹部署落实与风险防范,同步推进政策配套与工作开展。

调研:“双减”后教育生态明显优化,但还需完善

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各地高度重视,制定实施方案,建立联席会议机制,成立工作专班,出台系列文件,全力推进“双减”工作落实落细,学校主阵地作用显现,学科类培训负担减轻,教育生态明显优化。

2021年,朱晓进多次深入调研,参与有教育主管部门、教师、家长参加的多个座谈和交流会……调研中,他发现了实施过程中还有一些问题有待完善。比如,“双减”实施需要与教育评价改革有效衔接;校外培训锐减后,课堂教学质量还须进一步提升;学生和教师在校时间延长后,一些学校缺乏活动场地和匹配师资,只能增加作业量填充延时时间,大部分教师周工作时间超过50个小时,压力增大;此外,配套政策还需要同步推进,教师延时服务财政补助标准有待提高。

建议:同步深化高考中考改革,让考与学相匹配

“双减”政策是以破釜沉舟的勇气重构基础教育育人体系,以责无旁贷的担当重构基础教育良好生态,功在当下、利在千秋,为推动这项利国利民的政策取得更好成效。

对于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朱晓进建议,要落实好“双减”政策,需要做到标本兼治,统筹校内外,做好安全与保障工作,系统破解“双减”政策实施中暴露出的问题。

第一,统筹治标与治本,同步推进教育评价改革与“双减”政策落地,解决教育健康发展内驱力。

“双减”不是目的,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实现立德树人目标才是根本。为此,要切实落实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精神,推进义务教育综合素质评价标准落地,同步深化高考中考改革,确保命题方向与“双减”精神相吻合,让考与学相匹配。要完善家校社协同育人共同体,开展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指导,丰富拓展职业教育办学质量与路径,提供更多优质教育选择空间。要加强宣传引导,在全社会逐步形成正确价值观、育人观、成才观,达成减负共识。

第二,统筹校内与校外,同步推进校外培训机构压减和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夯实教育教学主阵地。

大幅压减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不动摇,探索丰富延时服务师资激励措施,鼓励引导优质校外培训资源参与校园公益服务,提升活动丰富性、专业性、选择性,提高课后服务质量,增强吸引力。以校外资源时间置换在校教师教科研空间,切实减轻教师负担,回归课堂教学主阵地,鼓励教师聚焦课程整合、课堂效率、作业设计、多元评价、课后服务设计,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立健全教师实绩评价机制,根据发展需要科学增加教师编制,实施弹性上下班制度。严格执行进校园清单式管理,营造清静的教书育人环境。

第三,统筹部署落实与风险防范,同步推进政策配套与工作开展,做好安全与保障工作。

适度提升基础教育阶段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探索制定省内分区分层分类延时服务收费指导意见,明确场地、交通、餐饮、师资和机构准入条件,及时足额发放教师延时服务补贴。出台非学科类培训机构设置标准和审批监管工作细则,给学科类培训机构分流转型提供通道,减少优质教育资源的流失,切实关切其调整期阵痛,支持帮助渡过难关。充分考虑延时服务学生校内校外安全,不搞时间和场地一刀切,做好安全风险防范,让学校和家庭拥有更多教育自主选择权,回归教育的初心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