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艺“四史”故事系列漫画(三)

南艺“四史”故事系列漫画(三)

自南艺组织开展“四史”学习教育特别是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学校师生积极响应,充分利用专业特长,开展主题艺术创作。

本期,我们继续分享传媒学院“追梦人”思想创播工作室的漫画手绘作品。同学们在辅导员老师的指导下,搜集史料,根据“四史”故事创作系列漫画,在艺术创作中学习“四史”知识,传承红色基因,涵养家国情怀。

01

“故事一”由传媒学院2018级动画专业郭皓同学创作完成,讲述了生命换来的革命之路。

故事一:誓与密码共存亡

20世纪40年代初,延安是中共中央所在地,尽管物资匮乏,条件艰苦,却是青年人梦寐以求的理想所在。

1939年春,在叔父(中共地下党员)的引领下,年轻的董家三姐妹从老家河北静海县(今属天津市)渡海南下,历时近一年,辗转来到延安。其中最小的妹妹董健民年仅16岁,正值青春芳华。她活泼、聪明,积极上进,受叔父的影响也最深。

那时的延安,是进步青年的“乐园”。街衢清洁,植满槐桑;不见烟馆,没有赌场。1940年,姐妹三人进入陕北公学学习,同年,又相继加入中国共产党。可以说,当时每一位爱国青年都是怀着“朝圣”般的心情奔赴延安,实现抗日救国的梦想。他们每个人来延安之后,又都有着各自不同的惊心动魄的故事。

1941年,董健民被调往中共中央社会部机要科,从此与机要工作结下不解之缘。

作为一名机要员,她怀着满腔热情努力工作,圆满完成各项任务。乐于助人的品质使董健民很快在同事中树立起威信,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与信任。在这里,她不仅结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亲密战友,还遇见了生活上亲密的伴侣——她的丈夫,共产党员钟琪。1942年,在枣园一间普通的窑洞里,这两名机要员结为连理。婚礼是朴素的,甚至可以用简陋来形容,但他俩的誓言却隆重而庄严:“为了千百万人能够得到解放,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宁可牺牲自己的性命,也绝不泄露党的机密,誓与密码共存亡!”婚后,这对伉俪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在工作上互相鼓励,在生活上互相体谅,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一致赞扬。

1945年,举国迎来抗战的胜利。面对新的形势,党中央作出重大战略决定:成立中共中央东北局,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这就意味着要抽调大批干部和部队北上。钟琪和董健民夫妇接到了党组织的派遣,他们坚决服从安排,决定立即动身。1946年,带着刚刚两岁的孩子,夫妇俩告别延安,携带秘密文件由海路经大连奔赴东北,踏上了新的征途。

刚开始,一切都显得那么风平浪静,一路上,他们心里想着到东北后要开展的工作。可当船只驶进渤海水域时,突然遭到国民党军舰的拦截,炮弹击中了他们乘坐的商船,孩子也不幸被弹片击伤。眼看着穷凶极恶的国民党军警就要登船检查,搜捕共产党员,面对突如其来的险情,夫妇两人冷静片刻,迅速作出抉择:宁可牺牲全家人的生命,也绝不能让党的机密落入敌人手中!

他们默契而坚定地看了对方一眼,把所携带的密件紧紧贴在胸前,又把孩子揽入怀中,一家三口相拥着,毅然跳进波涛滚滚的大海。那一年,董健民才23岁。翻滚的海水瞬间将他们吞没,但他们结为连理那天的誓言却久久回荡,从未消逝。后来,有人将夫妇俩的事迹谱成一首诗:“夫妻幼子海中魂,保密捐躯党所尊。真爱无分生与死,心存真理万年春。”

故事二:中国共产党第一位女党员

她,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位女党员,出生于清末风雨飘摇之际,为救国救民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她的名字叫做——缪伯英

1919年月,缪伯英以长沙地区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加入了由李大钊等建立的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常到唐山、石家庄等地向工人宣传共产主义。

1923年2月,缪伯英参与领导了京汉铁路北段的大罢工。

缪伯英秘密主持编印《京汉工人流血记》等宣传品,揭露北洋政府血腥镇压工人的暴行。

她的一生中指导和发动多起群众运动,可恶劣的环境让她的身体每况愈下。1929年10月,溘然辞世,年仅30岁。她把一生都奉献给了党,哪怕是病重之际,她的心中仍然是党。缪伯英,虽然英年早逝,但历史和人民不会忘记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缪伯英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故事三:一张血染的党证

1929年初春,20岁的陈波在黄安(今湖北红安)七里坪参加红军。因为他当过裁缝,组织上分配他到被服厂工作。同年7月的一个夜晚,被服厂党支部在一棵大树下召开支部会,这是中国共产党在秘密阶段举行会议的特定方式:借助夜幕,不准点灯,也不必举手表决,只需说一声“我同意”或者“不同意”就行了。在这次会上,陈波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1年3月的一天,时任八路军前总特务团副团长的陈波向战士们介绍完滚雷的使用方法后,开始做示范。他命令大家后退300米,然后抱起西瓜大的滚雷向山丘走去,团长欧治富拦住他说:“这是新制的,有危险,我来吧!”陈波说:“你是一团之长,还是我来吧!”待大家进入安全地段后,陈波开始按雷、擦火,“嘣”的一声,不合格的滚雷一触即发,陈波倒在了血泊中。

经过奋力抢救,他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但仅剩一条胳臂和两条无法弯曲的残腿。醒来后,他用仅有的那只右手摸到裤带上,发现少了什么,便焦急的问护士:“小皮囊呢?”护士不明其意,陈波解释说:“火柴盒大小,裤带上的。”护士将他的血衣翻遍,终于找到被鲜血浸透的小皮囊,党证也已被鲜血尽染。

受伤后的陈波,虽说再也不能像从前那样冲锋陷阵,但他决心要为党做更多的工作。

抗战胜利前夕,蒋介石为抢夺东北的抗战果实,向东北大肆增兵,我党采取针锋相对的方针,组建了“赴东北工作干部团”,紧急向东北驰援,陈波看到东北的紧张形势,便向中组部提出要参加“东干团”,领导似乎在故意考验他,指着那匹烈马说:“上马兜一圈,不从马上摔下来,就让你去。”陈波接过缰绳,右手一按马背,稍一纵身便越上马背,十多分钟后回到了原地。就这样,他成了“东干团”的一名特殊成员。

艰苦的长征,血战甘南、宁夏、山西,赴延安,战东北,多少次行军作战,汗水把陈波的党证浸透,多少次沿途的奇寒把党证上的汗水凝成冰凌。在穿越鬼子的封锁线时,为防备落入敌手而暴露身份,许多人都把党证销毁了,陈波说:“就凭我这一只胳膊两条残腿,不是红军就是八路,有无党证一个样,落到敌人手里都是死。”所以他一直揣着党证打天下,伴随党证度难关。

这份小小的党证,经历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伟大历史转变,也见证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党的一片赤诚之心。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让我们将艺术之美融入“四史”特别是党史学习教育,以艺术的名义讲好中国故事、抒发爱国深情、传承红色基因,一同奏响长征路上的华美乐章。

来源:南京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