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两会观察丨“而立之年”定策,新吴区再出发
江苏
江苏 > 无锡 > 正文

无锡两会观察丨“而立之年”定策,新吴区再出发

3月15日,无锡正式进入“两会时间”。3月16日,无锡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开幕,代市长赵建军代表无锡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

围绕这份报告,可以看到无锡新吴区在产业、创新、对外开放等方面的贡献愈加凸显——2021年,高新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271亿元,增速无锡第一;12个产业集群规模破百亿;全年新招引科技企业2450家;国家高企首次突破1000家......特别是报告中所提到的“无锡高新区获批中日韩(江苏)产业合作示范园区”,更是成为无锡深化改革开放的典范。

而聚焦2022年新吴区“两会”,立足关键历史节点的新吴区将从十个方面重点发力,勾勒出“打造现代化建设走在前列先导引领区”的发展新蓝图,亦成为谱写“强富美高”新无锡的题中之义。

“而立之年”创新发展驱动未来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亦是无锡高新区成立三十周年。

伴随无锡正式进入“两会时间”,关乎区域发展的蓝图呼之欲出。而透过这份无锡市政府工作报告,新吴区的发展优势已然显现,同时也为正处在“而立之年”的新吴区高质量发展划出重点。

报告中,创新是无锡关注的重点。其中提到,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价值链、资金链高效对接,既抓谋划布局、又重落地实效,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贡献度支撑度

当我们把视野范围拓宽,就会发现创新的脉动随处可以感知。放眼新吴区,“新”是聚力创“新”,是高“新”技术。

2021年1月4日,太湖湾科创城建设指挥部暨太湖国际科技园管理办公室挂牌成立。《太湖湾科技创新带无锡高新区(新吴区)发展规划(2021-2025年)》《无锡高新区(新吴区)太湖湾科创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同步发布。这也意味着高新区太湖湾科创城正式启动建设。

有了顶层谋划,有了物理空间,科创城将围绕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全力打造太湖湾科创带“创新大脑”,为全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此外,数据是最为直观的证明——2021年,新吴区新招引科技企业2450家,国家高企首次突破1000家,入选省独角兽企业2家、居全省园区第一,新增雏鹰、瞪羚、准独角兽企业总数均为无锡市第一。物联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分别增长15%、20%、15%、15%,在全省高新区创新驱动发展综合评价中排名第二。

显然,创新打开了城市发展的宽阔未来。而面向2022年,新吴区仍将继续以创新驱动城市发展,从建设高能级创新载体、壮大高水平创新主体、引育高层次创新人才、构建高质量创新生态入手,坚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持之以恒抓创新,坚定不移促转型,努力在高层次产业上作出示范、在高精尖创新上形成样板。

无锡两会观察丨“而立之年”定策,新吴区再出发

产业:新吴发展的重要逻辑

无锡两会观察丨“而立之年”定策,新吴区再出发

创新之外,产业之于新吴区同样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2021年,新吴区规划先行,制定出台了现代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及特色产业专项规划,围绕构建“6+2+X”产业体系,谋划“1+2+X”生物医药、“5+X”集成电路等产业布局,加速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步伐。

同时,在实施“双招双引”头号工程,谋划制定产业链招商、驻点招商、“百渠工程”三大招商改革意见的基础上,新招引超亿元重大产业项目145个,其中新批10亿元以上项目14个、50亿元以上项目1个、100亿元以上项目1个。

值得称道的是,新吴区12个产业集群规模破百亿,其中超千亿集群3个、超500亿集群2个。此外,一家企业获评“灯塔工厂”,新增市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9家、省级绿色工厂5家。

进入新发展阶段,面对更加激烈的区域竞争形势,新吴区需要继续放大产业优势,围绕无锡“两会”所提到的“聚力迈向产业中高端,巩固放大实体经济优势”,坚定不移实施产业强区主导战略,以更远眼光培育现代产业体系,积极打造实力更强、质量更高的现代产业高地。同时,全力构建富有区域特色的“6+2+X”产业体系,紧抓项目招引牛鼻子,提高产业地标显示度,激活产业提质源动力。

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是新吴区产业发展的重要逻辑。

无论是产业基础高级化以提升产业链话语权,还是创新链、产业链的“双生”攻略,都是城市从自身资源禀赋和发展需求出发,围绕实体经济进行的城市部署。

加速绘就开放合作新格局

值得注意的是,新吴区“两会”期间,亮出了自己的发展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5%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左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达到4.8%;固定资产投资达到845亿元等。

显然,围绕实现以上目标,仅仅凭借新吴区在创新和产业上的努力是不够的,为此新吴区政府工作报告再次点题“开放”。

无锡两会观察丨“而立之年”定策,新吴区再出发

今年新吴区改革将向更深层次推进,一方面,推动更多投资类、管理咨询类、科技服务类外资项目布局落子,将新增区级总部企业100家、工厂总部化50家、新增省级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及功能性机构2个以上;另一方面,将推动自贸区联动创新区建设,打造“中日韩(江苏)产业合作示范园区”样板区,加快布局建设国际集成电路创新集聚区、国际生命科学创新园、中欧低碳产业园、服务型综合保税区、国际贸易港、中新合作示范区等6大国际合作新载体。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而今,开放已成为一首大“合唱”。在无锡新吴区,开放合作新格局正在加速形成。

以2021年为例,新吴区制定了开放型经济五年发展规划,积极谋划综保区协同发展区建设,持续深化省级国际合作园区,中欧(无锡)生命科技创新产业园获批省级国际合作园区,成功获批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生物医药)、全国“绿色低碳示范园区”等“国字号”牌子,中国(江苏)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发展区等3块省级牌子。

聚焦无锡“两会”,其为城市带来的,不仅是航向,更是任务。未来可以看到,在追求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让城市发展的“大图景”与千家万户的“小目标”交相辉映,而步入“而立之年”的新吴区,也必将在勾勒“打造现代化建设走在前列先导引领区”发展蓝图的进程中,迈出更坚实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