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两会观察|从而立走向不惑,江阴如何当好无锡发展“压舱石”?
江苏
江苏 > 无锡 > 正文

无锡两会观察|从而立走向不惑,江阴如何当好无锡发展“压舱石”?

古语云: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2022年是江阴撤县建市35周年,是从而立走向不惑、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

2022年3月16日,随着无锡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浮出水面,“江阴元素”频频被提及,其中既有对江阴过往成绩的肯定,亦有对其接下来发展路径的指引与支持。

“江阴处在开放前沿、发展前列,对无锡大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正如无锡市委书记杜小刚所说,作为稳定无锡发展大局重要“压舱石”的江阴,面对新发展阶段被赋予“当好全国县域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目标,需要发扬“人心齐、民性刚、敢攀登、创一流”的江阴精神,在知重中负重、在负重中奋进,为“强富美高”新无锡现代化建设多挑担子、多作贡献。

无锡市委书记对江阴提出的新要求

作为无锡经济发展“压舱石”,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江阴“着墨”颇多,彰显出了其之于无锡的重要性。

如在回顾2021年和本届政府相关工作时提到,江阴港货物吞吐量增长31.7%;江阴市获批全国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

而在2022年主要任务方面提到,高质量建设江阴—靖江融合发展示范区;支持江阴临港经开区争创国家级;依托无锡(江阴)港打造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重要支点;支持江阴港加快融入上海港;支持江阴、宜兴争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推进江阴和锡山整县光伏试点;支持江阴、宜兴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

值得一提的是,在江阴前面搭配出现的词汇是“支持”、“推进”等体现主观能动性的词汇,足见无锡对江阴发展的积极姿态,同时也反映出了无锡与江阴紧密的关系。

确实如此。报告全文,共四次提及“锡澄”。尤其是在2022年重点工作任务中明确:深化锡澄协同发展区建设,确保锡澄S1线全线贯通。

所有过往,皆为序章。进入新发展阶段,作为全市经济发展领头羊,无锡市委市政府也对江阴高质量发展寄予了厚望。

图片来源:江阴发布

图片来源:江阴发布

3月16日下午,无锡市人大代表、无锡市委书记杜小刚到所在的江阴代表团,与代表们一起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期间,杜小刚强调,江阴要按照“当好全国县域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的目标,敢挑重担、勇担重任、知重奋进,为稳定无锡发展大局发挥重要“压舱石”作用。

图片来源:江阴发布

图片来源:江阴发布

同时,他也从五个方面对江阴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出新要求:在产业转型上知重奋进、在创新发展上知重奋进、在改革开放上知重奋进、在一体发展上知重奋进、在共同富裕上知重奋进。

这五个方面涵盖了从经济发展到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既有顶层设计的引领,又有细枝末节的部署,对于处在开放前沿、发展前列的江阴而言,具有极大的适配度。

当然,这五个方面要求也没有回避当下江阴面临的挑战,但作为无锡发展的“压舱石”,江阴更需知重负重、负重奋进,才能为无锡实现高质量发展树立样板。

图片来源:江阴发布

图片来源:江阴发布

面对无锡市委市政府寄予的厚望,无锡市委常委、江阴市委书记许峰也提出要围绕防疫、创新、产业、生态、城建、民生、队伍七个关键词,推动各项工作稳中求进、进中提质。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透过这七大关键词,也能让人更加直观地看到江阴全面推进“南征北战、东西互搏”,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江花园城市,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江阴现代化建设新篇章的理想与抱负。

南征北战,东西互搏

今年是江阴实施“南征北战、东西互搏”总战略的第二个年头。

过去一年,江阴以这一城市发展顶层战略为指引,向着成为“全球资源集聚之地、科技创新应用之地、高端产业承载之地、开放枢纽拓展之地、金融贸易活跃之地”的目标奋勇前行,取得了显著成效。

2021年,江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80.33亿元,列无锡区市首位,并实现11.34%的名义增速。同时,江阴人均GDP达到25.74万元,位居全市第二位,比全市人均值高了6.97万元。

当然,经济总量只是一方面,在一些细分数据上,江阴同样表现抢眼。截至2021年底,江阴共有56家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上形成了颇具规模的“江阴板块”。

而如果将江阴的成绩放到全国来看,作为一个县级市,不仅创造了中国1/240之一的GDP产值,还培养出了全国1/100的上市公司。

上市企业数量的提升,与江阴对于资本市场的关注密不可分,同样也能体现以苏南模式为代表的县域经济发展活力,所迸发的新活力。

正是基于硬实力层面的构建,在全国县域经济竞争力排名中,江阴已连续19年蝉联榜首。

当然,江阴并未满足于现有的成绩,而是以创新为突破口,全力寻找新的发展空间。“南征北战、东西互搏”总战略的提出,便是证明。

具体来看,“南征”主要指向高起点规划建设霞客湾科学城;“北战”主要是加快沿江产业转型,高标准建设滨江花园城市;“东西互搏”则是推动江阴旗下各镇街园区比学赶超、取长补短,争创一流。

“南征”排在首位,突显了创新之于江阴的重要性。

图片来源:江阴发布

图片来源:江阴发布

进入2022年,江阴也在一月召开的江阴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明确了全年发展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左右,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0%左右以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80亿元等目标。

为实现这一目标,江阴市人民政府市长包鸣提到要重点做好七个方面工作,排在首位的是“聚焦创新驱动,奋力打响科创江阴品牌”,这实际上与江阴党代会上提出的“一湾一谷一区一港”战略布局有着极大的关联度。

“一湾”指向前文提及的霞客湾科学城,这体现了江阴积极融入无锡太湖湾科创带建设的努力。

作为太湖湾科创带外围的核心板块,江阴借助霞客湾科学城,加速项目招引的进程,依托自身功能定位,引进优质高等院校研究所、企业、重点项目等,向智慧能源、生命健康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三大产业以及产业互联网与空天信息两大赛道发力,在为江阴及无锡发展贡献更大价值同时,也不断提升区域内优质科创要素聚集水平,掌握发展主动权。

“一谷”指的是绮山湖科创谷。作为霞客湾科学城建设的先导区,绮山湖科创谷将有效整合高新区、临港开发区创新资源,纵向连通北部滨江生态城、中部高铁城和南部霞客湾科学城,构筑南北协同创新发展轴,打造引领沿江、滨湖、依站的科创示范带。

“一区”是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今年2月发布的“科创江阴”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中提到,要做强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三年内,高新区整体竞争力显著提升,进入全国国家级高新区前40位。

“一港”,即长三角(江阴)数字创新港,这是江苏省重点工程,也是江阴“十四五”时期创新发展的重大载体之一。作为长三角(江阴)数字创新港的龙头项目、示范项目,南理工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已于2021年正式投运,其将进一步放大南理工人才优势和科研实力,完善研究、实训、双创、孵化等多个功能平台,推动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有机深度融合。

总体来看,“一湾一谷一区一港”布局均深度融入了国家以及城市发展大势之中,并借助对于科技创新与日俱增的关注,提升江阴的产业发展能级与硬实力,为江阴当好县域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增添了更加强劲的底气与信心。

围绕着创新,许峰也表示要加大与央企和高校的深度合作,推动科创载体、人才、项目、基金等各类要素“并肩而行”,全面建设“科创江阴”。

这意味着,江阴将着力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价值链、资金链实现高效对接,真正将“让创新驱动成为战略自觉”落到实处。

以科创破题,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占得先机的江阴,已然在更大范围的坐标系内,打开了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全新空间。

无锡两会观察|从而立走向不惑,江阴如何当好无锡发展“压舱石”?

从而立走向不惑

江阴如何当好无锡发展压舱石?

2022年是江阴撤县建市35周年,如果将城市比作人,35岁正值壮年,是全力拼搏的年纪。

复盘江阴发展史,尤其是“人心齐、民性刚、敢攀登、创一流”的江阴精神,正是这座城市强劲发展势头的最佳注解。

眼下,江阴正处于从而立走向不惑的关键节点,又承载着要为稳定无锡发展大局发挥重要“压舱石”作用的使命,如何在更大的坐标系中,展现自身的担当与作为,备受期待。

去年8月17日,无锡市委书记杜小刚在江阴调研时指出,江阴是全省全国县域经济的排头兵和领头羊,要以国际化视野做强江阴产业、提升城市能级,加快塑造现代化滨江花园城市崭新形象,为无锡和全省发展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内外兼修,方能长袖善舞。

无锡市两会期间,杜小刚提到江阴既要积极对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通过市场化手段推动无锡(江阴)港融入上海港、对接宁波港,发挥好江阴综保区作为开放“桥头堡”的作用,奋力建设高质量跨江融合发展示范区 ,把江阴各项工作纳入全国全球坐标系中谋划推进;又要主动推进锡澄一体化,加快S1线、霞客湾科学城等建设,同步提升城市功能品质,重塑城市发展格局,为江阴城市现代化建设打开更大空间。

这意味着,江阴要在区域一体化发展格局中,展现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

江阴港,便是无锡融入区域发展的一大突破口。

2021年,江阴港完成货物吞吐量3.38亿吨,同比增长31.74%;外贸吞吐量6658.36万吨,同比增长2.84%;集装箱吞吐量完成605086标箱,同比增长19.56%。江阴港吞吐量增速创历年新高,且货物吞吐量位列江苏省第三。

随着江阴港持续深化与上海港以及宁波港的合作,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越来越多的无锡制造将得以借此出海,实现与全球的便捷高效联通。

作为一座经济外向型的产业强市,江阴港在服务无锡发展外贸,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借助江阴港这一优质的港口资源,江阴在区域一体化中的战略支点作用也将不断提升。

无锡两会观察|从而立走向不惑,江阴如何当好无锡发展“压舱石”?

此外,随着“美丽无锡”成为无锡顶层推进的城市战略,江阴所提出的加快塑造现代化滨江花园城市崭新形象,也被赋予了全新的使命与意义。

围绕着现代化滨江花园城市这一目标,江阴正多措并举,在生态、城建以及民生方面,做好文章。

绿色发展,久久为功。地处长江南岸的江阴,拥有35公里的长江深水岸线、13条入江河道。近年来,通过实施“生态进、生产退,治理进、污染退,高端进、低端退”,实现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的协同发展。

2020年10月,“江苏省江阴市‘三进三退’护长江促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成功上榜自然资源部第二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

具体举措方面,江阴通过系统整治入江河道和农田水沟,关闭家庭式畜禽养殖场2222家,将其整合为占地269.56亩、10家环保型规模化养殖基地。通过控源截污、完善管网建设、关停腾退、建设人工湿地、扩展湿地缓冲区,提升入江河道和农田水沟水质。

一系列举措,也为推动无锡在率先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上走在前列贡献了江阴的力量。

其时已至,其势已成。

从而立走向不惑,撤县设市35周年的江阴,面对时代赋予的新使命新任务,必须科学研判当下发展形势,审时度势、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以更实的行动,当好无锡发展的“压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