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文物保护与修复工作坊在寒假为师生们播放“文物保护与修复工作坊课程思政文化月活动”的讲座录像。文物保护与修复工作坊通过开展课程思政、通识教育、专业素养的系列讲座,创新讲座思政的教学模式,采用线上线下混合的教学方法,有效提升课程思政的针对性。本次活动旨在坚定同学们的理想信念,希望同学们把学习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结合起来,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一)
18级本科生 B180903021 卢丹妮 学习心得
通过这次讲座,我们了解到当今南博在艺术策展方面的流程机制,其并不是由一个部门专门进行负责设计策划而是所有部门共同参与进行,最后择优选取,因此这种机制不仅能够很好地集思广益,还能设计出适合不同年龄段观众审美需求的策展方案。结合万老师的自身的工作经验,我们也感受到了策划一个展览,需要做无数的方案,经过反复的修改和实地考察,最后才能呈现出我们参观时所看到的景象,但有时候作为参观者的我们往往会忽略了这些细节,更关心的可能只是展出的文物或者艺术作品。感谢万老师为我们带来了展览背后更多的细节故事,这对我们毕业展设计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意义!
万新华
南京博物院研究馆员
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委员
万新华老师首先从整体上对南京博物院一院六馆的基本情况和这些年秉持的主要精神进行了介绍,并强调科研与服务是南京博物院工作的双翼,要提倡科学研究,辅助公众教育。随后议题切入对博物馆如何策办展览的概念辨析,万老师指出:“科学性和真实性”是博物馆展览的前提,“知识性和教育性”是博物馆展览的目的,“观赏性和趣味性”是博物馆展览的手段。博物馆展览在展示方式上一般采用美学价值展示法,即强调突出文物艺术品本身的展示审美为诉求的文物艺术展览。同时另一部分则是将文物标本当作故事的“诉说者”或“物证”,开展有明确主题思想统领,有严密的内容逻辑结构及其结构层次安排的叙事性主题型展览。
“每一位展览人,他们是编剧、是设计师、是装置艺术家,歌着、舞着、癫狂着、创造着……踏实、激情与风度并举。”万老师在之后的内容里落到实践层面,介绍了如何完成对博物馆展览的策划。展览策划设计从学术研究成果和展品形象资料收集整理进行第一项转换变为展览学术大纲,而后在转换为展览内容文本,最后才能形式创意构思和设计。另外,万老师结合南京博物院体系运转介绍了策展人具体工作,定期策展会的内容、选题的产生、团队的组建等大的环节,更详细介绍了一个展览从选题提出到前期准备、展览大纲、展品确定、展览文本、延伸设计等一系列环节。
万老师结合近年来南博展览实践,给同学们讲述了展览台前幕后鲜为人知的故事。如《走进养心殿——大清的家国天下》的文稿设计和图纸设计、《世界巨匠——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的图纸设计及《不可一日无此君——明洪武釉里红岁寒三友纹梅瓶特展》的氛围布置,并展示了南京博物院近期展览宣传海报。
在讲座的最后,万老师把对博物馆展览工作的体悟千言万语汇成一句:浪漫之心常在,热烈之情常在,展览越做越好!
(二)
21级本科生 B210903024 孙世杰 学习心得
作为一名大一新生,范胜利老师的讲座让我受益匪浅。范老师是首都博物馆字画修复室业务带头人,有着丰富的书画修复经验。范老师在讲座中重点介绍了书画修复的定义,主要是针对书画病害缺损而采取的保护性修复。书画作为中华悠悠历史长河中的文化瑰宝,保真是最重要的一点。范老师提到,书画修复的目的是恢复和维护书画原有的面貌,范老师的讲解清晰透彻,使我对书画修复有了很多的理解。讲座中,范老师还用首都博物馆的书画文物实例举例,让我直观地看到书画在平时的保存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也实实在在地辨明“修旧如旧原则”和“不改变文物原状原则”的具体含义。未来,我也将成为一名文物修复师,我深知这项工作对于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也深知从事这份工作需要有很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书画修复的工作中,我们要最低限度干预,最大信息保留,这都需要我们有严谨细致的态度去对待洗、揭、补、全中的每一步,每一个流程,防止出现不可弥补的差错。书画修复凝结的是修复师精益求精的品质,未来我也将更加踏实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修复技巧。
范胜利
首都博物馆字画修复室业务带头人
首都博物馆副研究馆员
社科院大学研究生导师
范老师首先介绍了书画修复的定义和修复书画的目的。随后以首都博物馆中书画进行举例,介绍了书画作品保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例如中空、起翘、折痕、裂痕、污脏、残缺、酥脆等问题),并展示了相关修复实例图片,介绍了如何通过合适的修复方法解决这些问题。
接着范老师分别介绍了《文物法》法规中对文物修复的规定,辨析了法规中诸如“修旧如旧”原则、“不改变文物原状”原则等具体概念,介绍了最低限度干预、最大信息保留、可再处理性、材料一致性和安全性的等扩展原则,强调任何修复工作都必须遵循修复原则。
之后的讲座过程中,范老师以洗、揭、补、全四个环节为线索,结合首都博物馆修复实例,逐一详细地介绍了博物馆书画修复的完整过程注意事项和技术要点。并提醒在修复工作中,“须仗良工苦心,施迎刃之能,逐渐耐烦,致力于毫芒微渺间,有临渊履冰之危”,各步骤工作必须做到环环相扣,每个细节都不得有丝毫的差错,否则极容易造成难以弥补的后果。
最后,范老师对传统书画装裱工作进行了总结,认为传统书画技术核心在于对画心的处理,“一得奏功,便胜淝水之捷”。
(三)
研究生一年级 Z2107207 韩珂卿 学习心得
邵晓峰⽼师将宋代⽂献的资料研究整理,通过同年代的画家,厘清传世东坡画像中与苏轼有所交集的⽂⼈画家,找到了最⼤可能性符合苏轼相貌特征的画像。邵⽼师通过考证资料,考察了为东坡画像的画家及其时代的先后。综合⽐较⽬前已发现的宋画中,以北宋画家乔仲常绘制的《后⾚壁赋图》中东坡样貌最接近于真实的东坡的形象⽓质。且乔仲常师从李公麟,李公麟的擅⻓⽩描⼈物画,可想⽽知,乔仲常的⼈物画是更接近⼈物本身的。邵⽼师运⽤考据学的⽅法,将遗留的关于苏轼的诗的总结出来,并将其与图史结合,图史互证得到的研究结果。通过这次讲座,使我对考据学这⻔课程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时也再一次感受到邵老师治学严谨的态度,再次感谢邵老师的精彩讲座!
邵晓峰
中国美术馆展览部负责人
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
文化和旅游部优秀专家
中国博物馆协会美术馆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常务理事
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委员
北京美术家协会理事
邵晓峰教授从全国各地现存的众多苏东坡画像、雕塑展开,追溯各类东坡样貌的来源,厘清其形象的流传演变过程。结合宋代文献,分析宋代以来的传世东坡图像,概括出东坡相貌的4个基本特征:胡须不多、眉清目朗、脸长而奇、身材修长。阐释各种图像传递出的东坡气质,经综合比较后,认为在目前发现的宋画中,以北宋画家乔仲常绘制的《后赤壁赋图》中的东坡样貌最近于东坡真实的形象与气质。以之为据,可鉴识后世数量众多的东坡画像、雕塑,解决其中形貌不一、莫衷一是的学界长期难题。
(四)
21级本科生 B210903001 曹允馨 学习心得
杨孝军老师从徐州汉画像石的研究、集中分布的原因和产生的社会背景讲起,接着从徐州汉画像石的题材内容、艺术风格和外来文化的特征、汉画的设计与应用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最吸引我的部分是杨老师提及的汉画像石夸张的艺术处理方法,即在东汉中晚期的画像石中多出现夸张的人物动物造型,起源于地方民风剽悍且富于幻想,后期甚至出现了三维立体画面,极富夸张的浪漫主义手法,也使得徐州地区的汉画像石有别于其他地区。其中著名的《七力士图》,七位人物刻画均四肢健壮、怒目切齿,一看便知是大力士的模样,充分达到了夸张的美术效果。正如徐州籍国画大师李可染先生所说“艺术应把现实中最重要的拿过来,强调表现,夸张是在感情上给人最大的满足,艺术表现爱与憎,要充分表现感情就要夸张。实际上只有夸张才是艺术上最真实的,只有真实的夸张才有感人的魅力。”汉画像石艺术正是立足于大众文化立场,在与民众的交流中发展出独特的审美趣味,强调了视觉与感情的关注,充分发挥了汉代的浪漫主义绘画艺术,得以主宰汉代美学思想。杨老师的讲述深入浅出,娓娓道来,使我们重温了朝气蓬勃、浪漫奔放的大汉时代,充分领略到了汉画像石艺术的独特魅力。汉画像石中丰富生动的美术概念对于今天的艺术工作者仍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杨孝军
现为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馆长 书记 研究馆员
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矿业大学艺术设计硕士研究生校外导师
苏州工艺美院校友导师
中国汉画学会常务理事
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汉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国力强盛、版图广袤的封建王朝,汉画像石是汉代地下墓室、墓地祠堂、墓阙和庙阙等建筑上雕刻画像的建筑构件,是一种祭祀性丧葬艺术。它产生于西汉中期,西汉晚期随着厚葬风潮盛行而得到迅速发展,并在东汉中期以后达到繁盛,在当时社会上流行了近三个世纪之久,且分布范围广泛,成为汉代艺术的精华。它以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以石为材,图画天地,将现世生活、儒家教义、历史故事、神话幻想并陈共处,表达了汉代人对现实生活的眷恋,对未来世界的希冀,反映了汉代人天人合一的观念,同时生动地再现了汉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中国美术史乃至世界美术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鲁迅先生赞其艺术“深沉雄大”;剪伯赞先生称其题材广博,是一部“绣像的汉代史”;当代学者冯其庸先生誉其为“敦煌外的一个敦煌”。
讲座分别从徐州汉画像石的研究、集中分布的原因和产生的社会背景以及徐州汉画像石的题材内容、艺术风格和外来文化的特征、汉画的设计与应用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五)
21级本科生 B210903001 曹允馨 学习心得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玉作为一种品德高尚的象征而存在,但我们往往会忽略玉文化有着如此深厚的内涵的原因,听完徐琳老师的讲座,我才终于明晰“君子”与“玉”之间深邃与美丽的联系。讲座伊始,徐老师简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玉料来源的多元一体化进程与世界三大古玉圈,继而转入讲述古代玉文化理论与儒家玉德观的形成,徐琳老师提到中国的玉从出现就是不同凡响的存在,被视为阳春白雪,而对玉地位做出最大贡献的是孔子,因为孔子首先赋予了玉仁义礼智信的德行,同时玉自身也拥有着独特的物理特性,与儒家定义的君子进行了结合,最终使得君子佩玉即是君子有德观念逐渐形成。同时,徐老师指出玉从诞生开始就是一种精神产品,如古代祭祀时象征天的玉璧和象征地的玉琮,《周礼》中也有着相关体现。徐老师在讲座最后提到,玉文化是贯穿中华文明的历史的,是与中华文明相伴始终的存在,费孝通先生曾高瞻远瞩的提出要建立“玉器”与“中华文明”的关系,我想这正应是我国玉文化的发展方向,玉的“君子之德”是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树立文化自信的根基。感谢徐琳老师娓娓道来的讲述,让我们对古代玉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与思考。
徐琳
复旦大学文博学院文博专业本科毕业
南京大学历史系美术考古专业方向博士毕业
故宫博物院器物部研究馆员
从事金玉器的保管与研究工作 专注于中国古代玉器的研究
现为中国文物学会玉器专业委员会会长
故宫研究院玉文化研究所所长
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兼职教授
首先徐琳老师介绍了中国古代玉料来源的多元一体化进程,并厘清阐述了世界三大古玉文圈(东亚玉文化圈、中美洲玉文化圈、南太平洋玉文化圈)的渊源概念。接下来从形而上的角度入手,详细讲述了中国古代玉文化理论的形成和玉德观文化的正式建立。中华玉文化之所以绵延几千年经久不衰,与儒家玉德观的形成及贵玉死扛极为有关。出现了“君子比德于玉焉”“言念君子,温其如玉”等经典诵读,玉有油脂光泽,看起来十分温润,所以说“温润而泽,仁也”,而玉本身为半透明硬度不软不硬,处于摩氏硬度中最佳的黄金分割状态,故坚刚而不屈。儒家发现玉,锁定玉,并以其表达“君子之德”。最后,徐琳老师依据各地考古项目出土的玉器实例,和故宫博物院院藏的珍贵玉器,在丰富的学术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具体玉器介绍了古代玉器的造型与纹饰,如钱裕墓出土的春水玉绦环勾、乾隆渎山大玉海。
(六)
21级本科生 B210903030 徐怡 学习心得
这次讲座,令我受益匪浅,同时也让我们大一新生真正认识到文物保护工作在新时代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创新的大致方向。从理念方向看,詹老师在讲座中首先提出了新时代历史遗存所面临的严峻的问题,从自然和人为两个角度展开阐述,这不禁引发了我们对当今文物保护所面临的困境的思考;接着从中国文化遗产整体入手使我们认识到文物保护人才的紧缺给文物保护带来的隐患,这更加勉励我们树立成为新时代优秀文物工作者的目标;同时,詹老师也从多个角度辨析了“艺术价值”与“历史价值”间的关系,让我们对文物修复也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从实践角度来看,詹老师亦为我们介绍了各地文物修复相关的团队与项目,详细的向我们叙述了科技在文物修复方面的运用,使我们新生时刻谨记作为文物相关工作者理应拥有的基本素质与目标。“文物保护修复工作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文物修复师既要具备工匠精神,又要有很高的历史文化素养和专业学科技能。”文物是历史的见证,也是历史的延续,文物工作者应用匠心谱写文物保护修复工作的新篇章。詹老师的这番话我们会始终铭记于心,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一一贯彻。
詹长法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原副院长 研究员
博士研究生导师
南方海洋实验室海洋考古团队首席
詹长法老师介绍了世界遗产地面临的各种多重自然与人为的侵蚀和破坏。乡村与城市的形态特征发生巨大变化,诸如城市规模持续增长,中心区绿化减少,热岛效应加剧,旅游压力等人为因素,并结合调看了中国各级收藏单位的馆藏金属文物腐蚀程度统计进行分析。同时举出了汶川大地震造成的遗产毁坏状况一类自然环境因素,提出了环境与病害的思考——时间增加损害程度,如何减少病害因素。
詹老师系统性地介绍了中国文化遗产资源基本情况,近年来中国文物事业机构、经费增长情况。介绍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物修复人员概况,修复人员在职培训何单位人员需求现状分析。并对我国人才培养的国际合作培训情况基本梳理。同时也总结指出文物保护任务与文物保护队伍严重不平衡带来的文物安全隐患。
而后詹老师在理论层面上对“艺术价值“与“历史价值”进行了辨析。分别讲解了作为国外的布朗尼学说、加拿大文物保护研究所(CCI)制定的十个劣化“诱因”文物法与国际准则、1964年《威尼斯宪章》提出的风格式修复、文献性修复科学修复等等。又对比了中国历代古籍文献的记载沿习,探讨了现代修复理念的形成,并就修复美学界限做了讨论。
技术层面,詹老师介绍了各地开始建立修复中心和艺术诊断实验室,建立中央修复机构的项目,国际通行的保护修复机构和团队等国际情况,展开铺述了科学与技术是如何介入古老艺术品的保护修复领域,保护理论与修复技术又是如何日趋成熟和发展。而落回“原物”本身,作为新时代修复人员,还是要时刻谨记文物艺术品是物质与形象美学评价历史评价作为统一体,修复的目的是完整性、真实性、艺术性。
(七)
21级本科生 B210903001 曹允馨 学习心得
讲座中张金萍老师首先通过文物修复中的“度量衡”这一概念,指出文物修复中所要把握的“适度”“平衡”原则。张老师在讲座中提到,文物修复的目的是尽可能地延长文物的寿命,让文物价值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利用,保护好文物的原真性。这让我不禁联想到了文物修复的现状,根据ICOM的定义,文物保护的第一步应是“预防性保护”,修复这一直接干预的方法往往是文物保护体系中的最后一步,而这种干预如何干预、干预到什么程度,恰恰需要这样一个“度量衡”。西方传统的油画修复与中国古董行业影响下的中国传统修复,都将文物“最原始的状态”视为修复的最高境界,但是这种“完美”的修复,却又和现代修复观念存在矛盾,我想这中间亦是需要这样一个“平衡”的观念。张老师结合了在南京博物院工作纸质文物保护工作实践和国内其他经典案例进行具体分析,并对“度量衡”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使同学们了解到了“四则”、“六性”等修复原则。
手与心,技术与艺术,传统与创新......文物修复正是游走于这些尺度之间,期望在某一个点达到完美的平衡,我想,张老师提出的文物修复“度量衡”概念正为追求这样的平衡提供了合理的指导,作为未来的文物修复工作者,更应将“度量衡”铭记在心,因为文物不仅是“物”,更是绵延五千年的先人遗泽。
张金萍
南京博物院文物保护研究所所长 研究员
近现代纸质文献脱酸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纸质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常务副主任
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常务理事
东亚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纸质文物保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张金萍老师首先提出文物修复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保护文物,也可能伤到文物,既有利也有弊。必须掌握好修复文物的“度”,控制好修复的“量”,平衡好各种关系。文物修复的目的是尽可能地延长文物的寿命,让文物价值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利用,保护好文物的原真性。并结合在南京博物院工作纸质文物保护工作实践和国内其他经典案例进行具体分析,对如何掌握好文物修复的“度量衡“进行了具体阐释,介绍了现代科学技术语境下纸质文物修复理念、科学认知、修复技术材料的发展变化,提出了只有以文物修复“四则”为尺度、以“六性”为要求。并具体介绍了虹吸清洗工艺,还旧处理,纸浆修复等可选择的具体修复方法。
从荒芜的田野到博物馆,从久远的过去到如今,文物承载着悠远年岁中的痕迹。众多的工匠、学者,将往昔的点点滴滴铺展在我们的眼前,经年累月,泥土中埋藏着的历史,逐渐成为了纸上的字句。随着课程思政文化月系列讲座的展开和深化,同学们在加深了对本专业理论和技艺的理解的同时,开拓了视野,感受到隐藏在专业知识下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