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护与修复工作坊讲座复习集锦——第三辑
江苏
江苏 > 要闻 > 正文

文物保护与修复工作坊讲座复习集锦——第三辑

人文学院文物保护与修复工作坊在寒假为师生们播放“文物保护与修复工作坊课程思政文化月活动”的讲座录像。文物保护与修复工作坊通过开展课程思政、通识教育、专业素养的系列讲座,创新讲座思政的教学模式,采用线上线下混合的教学方法,有效提升课程思政的针对性。本次活动旨在坚定同学们的理想信念,希望同学们把学习的具体⽬标同⺠族复兴的伟⼤⽬标结合起来,⽴鸿鹄志,做奋⽃者。

21级本科生 B210903003陈梦添 学习心得

作为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的新生,我很荣幸能够聆听本场由南大刘兴林教授主讲的——“考古学视角下的秦始皇帝陵”。

刘教授以举世瞩目的秦始皇帝陵为切入点,系统介绍了了秦始皇帝陵的选址原因、建造方式及其庞大规模,使千年后的我们得以一窥秦始皇这位千古一帝纵死不息的勃勃雄心。整场讲座由时间顺序串联,中间穿插了不少专业的考古学视角与知识,使得整场讲座不至于太普通,又不至于太生涩。虽然这些知识对现在的我来说可能太过遥远,但我相信将来的我一定能熟练掌握。

我印象最深的是讲座后的提问环节,我原以为知识渊博如刘教授会对我们提出的一些“不专业问题”不屑一顾,恰恰相反,他对待每一个问题态度都很认真,还鼓励大家多多提问,他的应对令我受益终生。

谢谢文物保护与修复工作坊能够邀请到行业顶尖专家为我们讲座,各位教授教给我们的不只是渊博的知识,更有他们严谨的学术态度、对考古文博事业的满腔热枕与对年轻人的殷殷期盼,我相信这会在许多同学心中播撒下信念的种子,指引着我们无畏前行。

刘兴林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物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考古领队

中国考古学会秦汉考古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常务理事

江苏省考古学会常务理事

江苏省甲骨文学会副会长

在讲座的开始,沈义贞院长说明并强调了考古相关知识对于我们各专业的重要性,希望大家能够从此次讲座中多汲取考古和文物的相关知识,继续深造。随后刘兴林教授开始本次讲座,对于本次讲座题目做了说明,阐述在考古人的眼中,秦始皇帝陵与其他陵墓的区别。讲座中,刘教授分别从秦始皇帝陵园、造陵和护陵设施、陵邑以及兵马俑坑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并详细分析了秦始皇陵园的封土和地宫、内城、内外城之间的整体布局和考古发现。对于秦始皇帝陵的考古工作,刘兴林教授提出:秦始皇陵的营造是一个系统工程,所以秦始皇陵的考古也是一个系统工程。

在最后的小结中,刘兴林教授提到了世界文化遗产组织给中国学者们的一个概括的话:“结构复杂的秦始皇陵是仿照生前的都城——咸阳的格局而设计建造的。”对整个秦始皇陵的规模和格局进行了一个形象的总结,使大家通过考古视角,更加详细地了解秦始皇帝陵多个方面,以及那个时代帝王陵墓应有的辉煌。

18级本科生 B180903041 张心语 学习心得

吴桂兵老师运用丰富的考古学史料揭示了未成年女性墓葬的形制及其蕴含的深沉情感,令我感触颇深。老师用大篇幅引入主题,以周国平笔下的“妞妞”形象生动诠释了父亲视角下女儿过世带来的情感涌动。紧接着阐述这一领域研究工作的价值,运用新材料、新视角讲述“事死如事生”的丧葬观念,以及家人对于死亡的复杂情感,如“恐惧”、“深爱”,深入浅出,为我们展开了汉唐墓葬背后“透物见人”的维度,在出土文物、壁画、古诗词的相互印证下,融合宗教与礼制,这场讲座让我对于汉唐时期未成年墓葬中的情感元素有了全新的理解和认识。这也鼓励我用更全面的视角去研究考古材料。

吴桂兵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物系教授

考古文物系副系主任

中国考古学会三国至隋唐专委会委员

2012年美国芝加哥大学东亚艺术中心访问学者

讲座伊始,吴桂兵教授以周国平先生《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一书引入,周国平先生的“应该有天堂”的祈愿及情感,引发了有关中古时期未成年人丧葬遗存的思考。

接下来,吴桂兵教授着重就家庭对未成年人死亡的情感进行了细致的论述。他认为,在墓葬研究中,“事死如事生”通常是对古代墓葬的一个解释,厚葬与薄葬上,情感亦有所异。而家人对未成年人的死亡,在情感上的主要有两种:深爱与恐惧。在当时期的墓葬铭文和文学作品中都有迹可寻,如曹植的《金瓠哀辞》《行女哀辞》便强烈表达了其对早夭的金瓠、行女两位女儿的思念。这都显示中古时期,家庭对未成年人丧葬的情感的表现趋于强烈。

吴桂兵教授强调,近年来,在墓葬考古方面,学界已经注意到在某一具体环境的考古学遗存中,有关丧葬礼俗方面的材料。随后,吴桂兵教授以李静训之长安休祥里万善道场墓为中心,详细分析了中古时期未成年人丧葬中的宗教因素。

最后,吴桂兵教授总结到,在深爱与恐惧的情感中,当情感战胜理智后,就会伴随着宗教的进入以及礼制的一些规定,而这些情感最终也反映在保存至今的考古遗存中。

21级本科生 B210903026 王天阳 学习心得

书画关系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史上是讨论的关键问题,具有特有的、独立的传统艺术精神。在讲座中张长虹老师以明代画家沈周与吴伟的背景介绍为基础,同时将二者作为画家类型进行比较研究,以此考究小说与画史的关系,彰显了人物传记类画史记载的问题。

张老师在讲座中对比沈周、吴伟的不同类型,并以富有趣味的方式讲述书画家轶事,阐述古代笔记小说和传奇类小说对于书画史写作的影响。书和画关系最先出现在书画的起源上,围绕着“书画同体”、“书画同源”展开,书和画的产生应从文字的源头寻找根源。通过老师的讲座,能让我们了解到书作为文字的载体,记著万事,传意达道;画为宣扬政教,引导人们思想道德,都具有的是实用性的功能。

张长虹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美术学院博士

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访问学者

张长虹教授首先在引言部分提出,沈周与吴伟同为明代弘治年间的大画家,在生前,他们同享盛名,而在他们同时期去世之后,情况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沈周名声日隆,而吴伟声明渐衰。他认为,借助画史记载,对于沈周、吴伟两位代表性画家进行比较研究,可以探讨明代中期社会上鉴赏趣味的转移,以及画家类型的形成与形象重构等问题。

随后,张长虹教授在沈周与吴伟的画家类型比较研究中,提出了人物传记类画史记载中的一些问题,并进一步讨论小说与画史的关系。强调了古代笔记小说和传奇类小说,对于书画史写作的影响较大,而早期的书画史在成书后,其中记载的书画家轶事,有些也被作为小说看待。古代人物传记类画史记载能够存在并广泛流传,就是画史作者和读者对小说拥有共同认知的结果。

21级本科生 B210903026 王天阳 学习心得

黄戈老师在《傅抱石的笔墨与写生漫谈》讲座中以傅抱石山水画写生为切入点,清晰地梳理并概括了傅抱石画风发展的图式变化以及背后的创作思路、艺术观念和审美取向。体现出傅抱石把中国画的写生特点总结出“游、记、悟、写”四个步骤作为傅抱石画学思想中“写实”观念的直接反映和实践表现。对比傅抱石两次入蜀的创作总结出傅抱石写生的基本特点和成因,跟随着黄老师的讲解,能切身回溯到那段特殊的岁月,感受到傅抱石先生对四川的情结。对我们学习山水画鉴赏起到重要的导论作用 。

黄戈

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本科

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中国画硕士

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画论博士

东南大学艺术学博士后

现为江苏省国画院傅抱石纪念馆馆长 研究馆员。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江苏省美术家协会理事

江苏美协理论艺委会委员

首届南京百名优秀文化人才

江苏省“333工程”培养人才

入选首批江苏文艺“名师带徒”计划

南开大学文学院东方艺术系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

傅抱石作为现代“新山水画”的代表画家,在吸收古今中外的绘画技法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笔墨风格,并注重发挥写生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作用,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实现了中国画笔墨当随时代的创新。

讲座伊始,黄戈老师从傅抱石的生平切入、进行简要分析,置身于特定的时空环境,解读画家人生经历中使其艺术理念和风格形成的关键影响因素,首先让大家对讲座主人公有了宏观明晰的认知。

就傅抱石的笔墨而言,老师在提出“皴法本质是形态学问题”的观点基础上,论证“抱石皴”实质是傅抱石学习前人使用“散笔”法,并将毛笔的全部毫毛充分利用、最大限度调动毛笔的一切优势的“散笔皴法”,看似放逸却又不失法度;结合傅抱石本人理解的笔墨,他提出了诸如“力量、速度、体积”的说法,用现代的、科学的理念去理解传统中国画;他一反元明清倡导的“静”所导致国画的僵化弊病,而修改变更一贯的习惯和技法,使画面造型往往乱头粗服但不缺严谨精细,利用两种不同的笔墨对比让画面“动”起来;他坚持中国画必须随时代不断改变,同时又不离传统太远,他笔下的创作是有根之木、有源之水,深基于传统的文化根源、化古为新。

傅抱石的“写生”观念立足于表现对象的神韵,并落实于笔墨之上。他继承中国画“师造化”传统,探究描绘对象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受留学日本的影响,把客观景物的“性理”概念归咎到唯物的科学的“地貌学”范畴,在传统画学思想架构下填充了以结构分析与理性归纳为研究特征的科学观念作为中国画家体察、认知自然的新方法。他将写生的方式特点总结出“游、记、悟、写”四个步骤,目识心记,把皴法加以解剖,把客观物象变成胸中丘壑。他不仅重视客观景物的选择和描写,更重视主观思维对景物的认识和反映,强调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作用,使情景交融。在傅抱石山水画的“写生”观念中,除了艺术本体创新的需要外,其个人的艺术取向已然被浓厚的政治、社会需要所包裹,因而傅抱石通过“写生”方式及其个性化的理解而使传统的山水画意趣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完成被承认的价值转向,这使他笔下的山水画既满足社会宣教的功用又亲近于对中国画抱有最深切眷恋的欣赏者。

21级本科生 B210903026 王天阳 学习心得

鉴藏是用来聚焦收藏拍卖热点;分析艺术市场走势;传播鉴赏收藏知识;引领收藏投资时尚。以鉴藏为背景对传统壁画进行研究,何士扬教授的讲座对我触动颇深,在得知何教授为杭州上天竺法喜寺法堂壁画有所了解时更激发了我的兴趣。何教授以杭州上天竺法喜寺法堂壁画全流程创作为例,就材料与工艺、人文与科技等议题讲述了鉴藏视野下的传统壁画学术。壁画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的演进过程中拥有了不同的表现形式,形成了不同的形态语言。此次讲座让我思考到传统壁画的发展形态,以及传统壁画在现代中的转型,或许可以与科技结合体验新的研究方式,以此作为对传统壁画研究与保护的一点思考。

何士扬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画学博士

现任中国美术学院艺术鉴藏系主任

博士生导师

兼任中国人民大学文献书画保护与鉴定研究中心研究员

杭艺术鉴藏研究所主任州佛学院首届佛教艺术硕士研究生导师

杭州国画院学术委员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首先何老师从教育实践经验,提出了艺术鉴藏要以“艺术经验“、“传藏信息”和“保藏技术”,强调要兼顾“专”与“博”以当代学术唤醒传统艺术沉睡的价值,并介绍了“一人一器”展览的案例。

何老师以南方潮湿地区传统壁画工艺传承与科学化研究——以杭州法喜寺法堂壁画制作实践这一国家项目来讲述鉴藏语境下的传统壁画教学与研究。在讲述具体研究过程之前首先辨了“南宗审美”这一议题。在以敦煌为中心的北方地区壁画研究体系中,南方壁画常常是不被提及的。但南方很早就有壁画艺术的蔓生,随着南朝的佛教艺术出现“南方重壁画,北方兴石窟造像”的局面。更是有瓦官寺画维摩诘壁画轰动一时的顾恺之,“佛画之祖”曹不兴,开创“一笔画”和“秀骨清像”风格的陆探微及有“画龙点睛“传说的张僧繇并称六朝四家。本阶段的南方地区壁画艺术开创了新的历史纪元,也对中国美术史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而后何老师结合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具体作品逐一深入分析以介绍南宗壁画审美,并做了南宗壁画和北宗壁画的风格技法比较。

回归对南方潮湿地区传统壁画工艺传承与科学化研究项目本身的介绍,对其中的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研究历程,以及项目相关成果,其中涉及田野调查,壁画复原绘制,材料研究与实践,壁画墙体结构,壁画墙体材料科学化分析,竹编结构土墙创作实践,和壁画修复全流程实践内几年来具体的学术实践进行了生动专业的讲述。

21级本科生 B210903037 张嘉华 学习心得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六朝时期也逐渐形成具有相当影响力的社会文化力量。很荣幸,我聆听了徐亮老师关于道教文化的讲座《六朝墓葬出土道教文物》。

徐亮老师的讲座条理清晰、生动有序,介绍了其领域的一些研究内容与成果,对于研究六朝时期的道教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使我对六朝时期的道教文化发展有了一个更加清晰的脉络与框架,更重要的是,其研究方法值得我去借鉴与学习,让我领悟了作为一名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的学生应当有的学习方法与技巧,与此同时,这次讲座也让我想到了一些以前没有思考过的问题,拓宽了我的学习思路,学习到了全新的历史研究视角与方法,激发了我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

徐亮

江苏大学艺术学院副研究员 博士

硕士研究生导师

此次讲座以六朝墓葬出土的大量与道教相关的遗物为主要内容,从道教在六朝时期盛行的原因、道教造物的发现与特征、道教葬仪与升仙思想主导下的造物表现、从“仙佛模式”看宗教传播方式的变化等几个方面对道教文物作重点阐释。

徐亮老师首先从宏观角度探讨六朝墓葬分布与丧葬制度。阐释六朝墓葬的分布情况,就丧葬制度将六朝分为孙吴、东晋、南朝三个大阶段,依次叙述不同历史阶段使用的制度、形成原因以及表现出的形制礼仪。

道教六朝时期盛行的原因包括道教自身理论的完善和礼度的变革,在魏晋时期儒学的衰弱、佛教发展迅猛的环境下,道教作为本土宗教积极对旧有天师道进行改革,实现了由民间宗教向神仙道教的转变,融入主流文化中;此外统治者采取抑制道教的禁控策略反而直接或间接使道教获得了许多发展契机。

出土文物部分,老师将发现的六朝时期的道教造物大致分为铭文类(买地券、衣物疏、名刺),图案纹饰类(堆塑器、彩绘瓷器)以及丹药类(丹药遗存)。铭文类造物中记述有“醉酒身丧”、“女青诏书”、“再拜”等当时较为流行的道教用语,是描述当时道教葬仪的重要文字信息;以釉下彩绘羽人纹带盖青瓷盘口壶为代表的彩绘瓷器,其纹样包含早期道教因素,为我们研究早期道教与传统样瑞图式之间的承续关系提供实物依据;其他表现升仙题材的造物中,流行于孙吴、西晋时期的堆塑罐(魂瓶)最具代表性,它们的人物、动物、建筑堆塑都是中国古代墓葬艺术中灵魂不灭观的生动体现;而墓葬画像砖上的图式有“羽人戏龙”、“羽人戏虎”、“飞天”等表现墓主人升仙的过程,也有如“商山四皓”、“王子乔与浮丘公”、“竹林七贤”等表现历史人物的画像,它们都直接体现了神仙道教的教义,表达墓主人对“升仙”的向往。

纵观整个六朝墓葬造物艺术,道佛二教在六朝墓葬造物艺术中相伴始终,各有兴衰,在许多情况下,道教造物艺术与佛教造物艺术伴出于同一墓葬,甚至出现在同一器物中,典型器有堆塑罐、铜镜、青瓷彩绘等;另外,南朝的画像砖墓中也同时出现了儒家孝子古贤、道教隐士仙人、佛教供养化生的图像纹样,是“仙佛模式”下儒道佛三教的进一步交流与融合。

从荒芜的田野到博物馆,从久远的过去到如今,文物承载着悠远年岁中的痕迹。众多的工匠、学者,将往昔的点点滴滴铺展在我们的眼前,经年累月,泥土中埋藏着的历史,逐渐成为了纸上的字句。随着课程思政文化月系列讲座的展开和深化,同学们在加深了对本专业理论和技艺的理解的同时,开拓了视野,感受到隐藏在专业知识下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