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廷宝是中国20世纪的建筑巨匠、杰出的建筑学家、中国建筑职业实践的重要开创者、中国建筑教育一代宗师和中国建筑学会、国际建协(UIA)的主要领导者,中央大学、南京工学院(今东南大学)教授。
杨廷宝为南京乃至中国,留下了上百处,中西合璧的经典建筑。
人民大会堂
毛主席纪念堂
人民英雄纪念碑
紫金山天文台
南京长江大桥
杨廷宝户籍卡(南京市档案馆馆藏)
杨廷宝设计的北京交通银行、南京中山陵音乐台、南京中央体育场、南京中央医院以及扩建的清华大学图书馆等工程,都成为中国建筑史上的杰作。
新中国成立后,杨廷宝参加了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大会堂、北京火车站、毛主席纪念堂等百余项工程的设计。
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
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的西殉难处座落着上世纪80年代初建成的红领巾广场,这里是一代人的红色记忆。
广场的主体建筑——花岗岩建成的少先台庄严而肃穆。少先台为单檐三开面对称形结构,碑高6.5米、宽5米。碑身正面中心,镌刻着少先队组织的标志——星星火炬的立体图案闪闪发亮,背面则刻有碑文,记载了红领巾广场兴建的经过。
红领巾广场少先台设计图
这是建筑大师杨廷宝设计的最后一件作品,也是他送给孩子们的最珍贵礼物。
杨廷宝
根据统计,杨廷宝一生总计约120项作品,在南京与杨廷宝相关的工程项目有近70项。这也奠定了他在中国建筑界的泰斗地位,与梁思成并称“南杨北梁”,与刘敦桢、童寯、梁思成并称“中国建筑四杰”。
作为中国现代建筑设计的开拓者之一,杨廷宝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
1925年,杨廷宝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获硕士学位时留影
1927年春加入基泰工程司至1982年逝世,杨廷宝的建筑设计实践历程长达55年之久而未曾中辍,主创、主持、指导以及参与顾问等共完成作品逾百项,涉及交通、教育、科研、行政、体育、博览、文化、 金融、商业、居住、医疗和纪念性建筑等类型,量大、面广而质优,在第一代中国建筑师中无可比肩。其设计理念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因地制宜并强调符合国情。他以作品深情描绘着南京这座城的面貌。
南京体育学院运动场
南京体育学院运动场
南京体育学院运动场相关档案(南京市档案馆馆藏)
南京体育学院运动场是当时全国最大的体育场。1930年为举行第一届全国运动大会,体育场在南京东郊兴建,是当时全国最大的工程之一。整个体育场其中包括田径、游泳池、棒球、篮球、国术、网球等六个赛场,其他还有足球场、跑马场等。占地约1000亩,可容纳60000多名观众。直到现在仍然还能继续使用,散发着巨大的建筑魅力。
中山陵音乐台
中山陵音乐台
中山陵音乐台相关档案(南京市档案馆馆藏)
作为中山陵的附属建筑,中山陵音乐台是一座占地面积4200余平方米的露天舞台,音乐台至今仍是中国传统风格与西方古典建筑风格相结合的一个范例。既有开阔宏大的空间效果,又有精湛雕饰的艺术风范,达到了自然与建筑的完美和谐统一。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位于中山东路309号。砖石结构的仿古宫殿式建筑雕梁画栋,掩映在葱茏树木中。
东南大学大礼堂
东南大学大礼堂采用雄伟的文艺复兴式构图,底层开三门做入口,二、三层立面用四根爱奥尼柱,檐口之上做山花。屋顶采用钢结构。建筑各部分如基座、脚线、柱式、穹顶和整体比例均十分出色。尤其可贵的是它内部的三层观众席,上部两层出挑极大,反映当时在结构计算与施工方面的巨大成就。
南京中央医院
现为东部战区总医院所在地,主楼外观在西方古典建筑对称式构图的基础上,加上带有中国传统图案的装饰细部与花纹,是上世纪30年代“新民族形式建筑”的代表作之一。
在南京工学院这一中国建筑教育重要基地,杨廷宝主持专业办学三十余载。他与同仁们协力探索,逐步塑成“正、实、活、透、硬”教学纲领,并提出著名的“杨廷宝办学十条”,至今仍具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杨廷宝强调“知行合一”的专业教育理念,通过投身建筑教育,在学科层面开展设计实践,带领师生参与工程项目,以带动或配合课堂教学,从机制上打通理论研学和设计实践之关系。
他结合教学,指导师生共同完成北京火车站、南京华东航空学院教学楼、南京工学院校园建筑、南京长江大桥桥头建筑、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南京民航候机楼以及徐州淮海战役革命烈士纪念塔等重要工程项目。他还领导南京工学院与建工部建筑科学研究院合办“公共建筑研究室”,带领师生做医院建筑设计专题研究,出版《综合医院建筑设计》专著,并开展多地新建医院相关设计实践。
杨廷宝1981年获评全国首批“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博士生导师,言传身教深深影响其弟子门生,其中多人成为现当代中国建筑领军者,7 位当选院士。
杨廷宝一生以建筑为业,学贯中西、荟萃古今,学洋而未洋化,习古而未泥古,斯人已去,他留下的半城南京建筑,已成为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鲜明标识。
原标题:一个人与一座城 纪念杨廷宝先生诞辰120周年!
来源:金陵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