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南京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卫岗牛奶
江苏
江苏 > 要闻 > 正文

与南京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卫岗牛奶

1928年,为收容培育在辛亥革命和北伐战争中牺牲的革命烈士遗孤,宋庆龄等在南京中山门外卫岗55号创办了国民革命军遗族学校,宋庆龄任名誉校长。

学校创办伊始,便从上海一家良种乳牛场引进30多头荷兰纯种奶牛,于孝陵卫、小卫街一带,划拨3000亩土地在四方城办起了遗族学校实验牧场,奶品主要供应遗族学校学生,这就是南京卫岗乳业的前身。

1937年南京沦陷后,随着遗族学校的西迁,牧场中精选的40多头奶牛也被迁往成都。抵达华西坝以后,宋庆龄等亲自来到奶牛场看望了押车人员和牛群。

1946年秋,遗族学校迁回南京复校,实验牧场也继续了在南京的牛奶生产和加工。

1949年春,实验牧场迎接了南京的解放。

南京解放后的第二天,市军管会前往四方城接管了实验牧场,又配合市建设局,接管了中央畜牧研究所、首都农业示范站、中国农业推广会、励志社和苜蓿园等6家奶牛场,于6月1日合并组建成全市规模最大的“南京乳牛场”,后改称南京牧场。

1956年,南京牧场收购并入了全市40家私营奶牛场。

1958年,牧场改名为卫岗牛奶场。

1959年5月4日,卫岗牛奶场641号奶牛日产奶125.25千克,创全国最高级纪录。

1980年,卫岗乳制品厂正式定名。

2011年,卫岗乳业荣获了“中华老字号”称号,是国内首个获此称号的乳品生产企业。

历经90余年的传承创新,卫岗乳业先后被授予我国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中国学生奶定点生产企业等50多个荣誉称号;经过不断的技术改造,卫岗牛奶逐步敞开供应,从只有少数人能喝到的“奢侈品”变成了寻常百姓家中的“日常消费品”,满足了全市人民喝牛奶的需求,并走出南京,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喜爱。

原标题:南京红色100 | 第四十二集 与南京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卫岗牛奶

来源:南京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