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博物馆:承载城市的千年记忆
江苏
江苏 > 正文

扬州博物馆:承载城市的千年记忆

图片

在两千五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扬州文明如穿城而过的运河水一般延续不竭。从国宝级文物元代霁蓝釉白龙纹梅瓶,到古籍版片的保护和雕版印刷传统技艺的传承;从一河千载通南北的运河文化,到鉴往知来保护运河的新时代,扬州博物馆一次次地扛起文化大旗,乘着历史变革的大潮,逐浪在时代的前沿。

扬州博物馆 珍藏历史记忆

“落霞彩散不留形,浴出长天霁色青”,乾隆曾化用《滕王阁序》名句,赞美霁蓝釉瓷的清新脱俗。

图片

而霁蓝釉瓷中,以元代烧制最为精美,扬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霁蓝釉白龙纹梅瓶,正是来自600多年前的元朝。目前元代霁蓝釉白龙纹梅瓶,存世只有三件,一件在北京颐和园,一件在法国巴黎集美博物馆,扬州博物馆这件保存最完好,体量最大。

梅瓶通体施霁蓝釉,云龙、宝珠施青白釉,两种釉色对比鲜明、强烈。主纹刻画一条龙追赶一颗火焰宝珠,并衬以如浮动的珊瑚枝般的四朵火焰形云纹。巨龙威武、雄壮、悍猛,腾空飞舞于万里蓝天之中,颇有叱咤风云之势。2013年,国家文物局将元代霁蓝釉白龙纹梅瓶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彰显这件国宝的珍贵价值。

图片

“天下名士,半在维扬。”其中,“扬州八怪”是一个独特的书画家群体,在中国艺术史上影响深远。“扬州八怪”中最著名的便是郑燮,扬州博物馆中便收藏着他的《兰竹石图》轴,此画以石为脉,把一丛丛分散的兰竹有机地统贯一气,疏密得当,既严整而又有变化。浓墨绘兰竹,淡笔勾山石,有清高拔俗、自然天成的趣味。

然而存于扬州博物馆的精品馆藏远不止于此,8个展厅、共十四万余件(套)藏品,全面展现了扬州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中国雕版印刷发展史及其工艺流程。沉默的文物穿越时空的阻隔,不但承载历史和文化的气息,而且会带领我们无限接近最真实的历史。扬州博物馆,早已成为了扬州千年灿变的“灵魂客厅”。

江河交汇 续写千年文脉

千年运河桨声灯影,为扬州留下了极其丰厚的文化遗产。扬州古运河是中国大运河的发端,春秋吴国为北上伐齐而开凿。隋时以扬州为中心开凿沟通运河,自隋唐以来,扬州在运河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见证着大运河2500余年的历史。

图片

而扬州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和文化发展中的地位,正是得益于大运河的开凿和经营。早在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在扬州首凿邗沟,沟通了长江和淮河流域。后隋炀帝杨广营都洛阳,常驻跸扬州,疏浚了洛阳和江淮江南、华中华北的水上通道,贯通了中国东西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在其基础上形成隋唐大运河。

唐代扬州位于长江入海口,西可通洛阳连接丝绸之路,东可下黄海、东海连接海上丝绸之路,成为“一带一路”交汇点城市,经济发展程度史称“扬一益二”。元代为将江淮和江南地区与首都大都直接联系,裁弯取直开通了南北向的京杭大运河,扬州借与长江、运河的水利之便,以及黄海、东海边的煮盐和江淮、江南的粮食,成就了运河上的盐运和漕运,推动了国家经济发展、生活富庶、文化兴盛。

图片

在古城扬州的正南,古运河突然左转右绕,形成了名为“三湾”的水文景观。这是中国大运河一个特殊的水工设施,三道湾的阻水作用,使围绕扬州东侧、南侧的运河水位得以提高,从而确保了扬州城内河道的水位,“三湾抵一坝”。它既保障了航运的通畅,又提高了运河上游的水位,利于扬州城内市民的生活,是中国古代运河水工智慧的一个重要实证。

2014年,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大运河不只是物质遗存,更具有文化和精神的深刻内涵。千百年来,运河滋养两岸城市和人民,见证着两岸人民的欢乐、和平、开放、包容的生活。它如同我们的血液,流在我们的身体里、流在我们的精神里,早已成为中华文明的一部分,是书写在中华大地上的壮美诗篇。

2020年11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江苏扬州考察调研时强调,要把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同生态环境保护提升、沿线名城名镇保护修复、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运河航运转型提升统一起来,为大运河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创造有利条件。

近年来,扬州市以三湾建设为“点”、周边环境整治为“线”、东南片区改造为“面”全面发力,彻底解决了城市南部居民反映最为强烈的环境问题,构建了城市整体环境治理体系,为运河重生、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积极探索。

作为宣传新时代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的窗口,扬州博物馆在传承运河文明、讲好运河故事、传播运河文化中发挥积极作用,同时通过运河文化为沿岸地区文化事业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内生动力。

无论是运河文化,还是历史传承,都在扬州博物馆汇聚、交融,迸发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