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千里路砺青春 红旗插遍大西南
江苏
江苏 > 要闻 > 正文

八千里路砺青春 红旗插遍大西南

南京市档案馆藏

70多年前,这群20岁左右的年轻人,怀揣建设新中国的理想,追随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大西南的步伐,来到祖国西南那片陌生的土地,“简陋的生活、凶残的土匪、出没的野兽……他们的青春承载了太多的责任和磨难。“走,向着大西南走!"

1949年7月9日《新华日报》第四版刊《走,向着大西南走》

走,向着大西南走,

西南的同胞不能再等待,

他们是处在水火中,

他们现在是渴望着解放,

好象是大旱望甘露。

走,向着大西南走,

走,向着大西南走,

把这胜利的红旗插遍西南的每一个角落。

一曲《走,向着大西南走》

成为西南服务团成员们的青春记忆

1949年春,随着军事上的全面胜利,南京、上海等城市相继解放,全国形势发生了决定性的变化。此时党中央决定继续进军,解放西南。5月23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出《军委关于向全国进军的部署》,电令第二野战军:“应准备于两个月后,以主力或全军向西进军。”1949年夏,渡江战役胜利后不久,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受命解放大西南。

1949年6月12日,刘伯承、邓小平贯彻党中央进军大西南的决定,解决新解放区干部问题,做出组建西南服务团的重大决策。消息一经传出,随即在上海、南京、安徽等地掀起了一股“南下热”,万余进步青年报名参加西南服务团。经过近三个月的汇合、整编和集训学习,西南服务团按军事编制,随战斗部队同步进军。

在研究这支南下干部队伍名称时,邓小平强调:叫服务团好,叫服务团更能体现和符合为西南人民服务的宗旨。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就此诞生。

6月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宣告成立,总团设在南京。

南京掀起了“解放西南”参军热潮

解放西南,势在必行,但摆在二野面前的首要问题出现了——进军西南面临严重的干部不足。

6月11日,中共中央发出《中央关于准备抽调三万八千名干部问题的指示》,就进军西南的干部来源作出明确规定,同意在沪宁等地区招收学生学员作为补充。

1949年6月25日,南京《新华日报》发表“本市筹组西南服务团”消息,提出“把胜利大旗插到西南去”,号召“大中同学踊跃报名”,引发南京各大、中学校学生报名热潮。西南服务团的成员除上海和南京的青年学生和青年职工外,还有苏南地区的青年、华北人民革命大学第一期毕业生、东北地区部分西南籍青年干部、华东支前司令部的支前团员等。西南服务团下编为川东支队、川南支队、重庆支队、云南支队等。

西南服务团总部在南京。招收成员通知一经发布,南京地区迅速掀起了“解放西南”的参军热潮。

在南京的高校中,最先响应党中央号召的是中央大学。他们率先成立西南服务队,号召“有志青年参加西南服务团”。有的同学还贴出挑战书:“响应党的号召,为解放大西南贡献青春!”

南京市档案馆藏

随后,文昌桥餐厅四周、学生宿舍墙上、学校布告栏内,贴满了响应书、决心书。中央大学川康滇黔四省同学联合会也迅速成立,号召来自西南边陲的同学挺身而出,投笔从戎,报名参加西南服务团,“打回西南去,把解放的旗帜光荣地插遍故乡的原野”。

各地积极响应,西南服务团共计1.7万余人,骨干力量是战功卓越的老干部,另一部分是来自上海、南京、苏南、皖南等地的一万多名大中学生、青年职工,多数是地下党员或参加了党的外围组织的进步青年。

邓小平在南京亲自作报告

刚投身革命的热情高涨的学子、青年,要想要成为一个有着成熟价值观、人生观的革命者,马克思主义基本知识、新民主主义理论、新解放区政策等都是服务团成员的必修课。

西南服务团招收工作一结束,便开始在南京进行了一个为期三个月的整编和集训,邓小平任总团长,曹荻秋任副团长,宋任穷任总团政委。

主要是听报告和学习有关马克思主义、中国革命现状、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等内容,刘伯承、邓小平、张际春、粟裕等都进行过报告。

邓小平于1949年9月6日、9月20日、9月21日、9月22日四次专为“西南服务团”作报告。

全团上万人聆听邓小平《论老实》的报告

9月6日,邓小平在南京人民大会堂为干部学员作了学习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的报告。他要求大家认清谁是敌人,谁是人民,对谁民主对谁专政,以谁为领导,以谁为基础,从而分清敌我,站稳立场,做一个坚强的革命战士。9月21日和22日邓小平在南京原中央大学运动场作了《忠诚老实》的报告。

在原国立中央大学操场(现在的四牌楼2号东南大学体育场)的报告最振奋人心。操场上一张学生课桌,一只水瓶,一个烟灰缸,组成了演讲的主席台。邓小平坐着吉普车来,穿士兵的短袖短裤军衣,只带了几名警卫员。

邓小平走上讲台,将帽子一脱,在与大家打完招呼后,便开始了自己的报告:“今天作报告的题目是‘老实’二字。”报告期间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空袭警报忽然响了起来,但邓小平镇定自若,慢悠悠地抽起烟来,静待警报解除。

邓小平在此次报告中着重谈了到西南后,团员工作中可能发生与党的关系问题和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

他勉励青年们:一个革命者,是不是忠于党,忠于人民,就看他是不是老实,是不是实事求是。忠诚与老实就是毛主席讲的实事求是。一个自觉的革命者无论何时何地,在何种情况下,都要忠诚老实,对党要忠诚,对群众要忠诚,要老老实实地说话,老老实实地办事,老老实实地做人。

团员觉悟迅速提高,更加坚定了解放全中国的必胜信心。

千里跃进大西南

南京既是西南服务团的组建地,也是出发地。1949年10月1日,在新中国诞生的隆隆礼炮声中,西南服务团带着一腔革命热情,陆续分批次从南京出发。

1949年底至1950年初,西南服务团全体团员分别到达四川、贵州和云南。其中在南京报名参加服务团的三千余人大都被编入了云南支队,他们从南京下关码头出发,渡江至浦口,乘火车沿津浦线、陇海线、平汉线抵达湖南湘潭,跟随野战军开赴大西南。

南京市民夹道欢送大军出征

西南服务团行军路线图

在八千里路的“小长征”中,团员们跨越了江苏、安徽、河南、湖北、湖南、贵州、云南七省,其中有三千多里是徒步行军。进入西南后,团员们不畏困难和流血牺牲,立即投身于征粮剿匪、土地改革、抗美援朝、进军西藏等工作中,大多数成员以后成为西南建设的领导骨干,为西南的解放和建设作出了无私的奉献,为西南地区人民政权的最初建立和日后的经济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行军中的西南服务团

弹指一挥间,如今已过去70多年。虽然西南服务团存在时间不长,但担负的历史使命是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组成部分,他们自视为新中国第一批支援西部的“青年志愿者”。70多年以来,西南服务团的同志们始终坚守在西南地区的社会主义事业各条战线上, 把自己的青春和生命献给了祖国的大西南。

宋任穷团长高度评价了当年这支由年轻人组成的特殊队伍,称赞他们:“不愧是投笔从戎的一代,自我牺牲的一代,无私奉献的一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代。”

原标题:八千里路砺青春 红旗插遍大西南

来源:金陵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