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绪成:与时代赛跑的“80”后艺术大师
江苏
江苏 > 要闻 > 正文

赵绪成:与时代赛跑的“80”后艺术大师

赵绪成:与时代赛跑的“80”后艺术大师

垫底到第一名

1943年赵绪成出生在江苏沛县,自小热爱文学、艺术,逢年过节乡里组织活动时,总能看见他的身影。

家道中落使得他解放后才有机会读书上学。

天资聪颖却苦于无人指点的他,在中学时遇到了一位南师大毕业的美术老师,赵绪成跟着这位老师学了一年画后,决心报考美术专业。

赵绪成:与时代赛跑的“80”后艺术大师

赵绪成

1959年的他如愿考进南师大美术系,刚进大学,由于专业课基础薄弱,同学却多是大城市来的经过系统性学习的孩子。在开学摸底考中,赵绪成的专业成绩在班级里垫底。

但赵绪成天资聪慧,天赋高又勤奋,仅两年成绩便位列班级第一,因成绩优异,毕业后分配到了江苏省委宣传部。

步入工作后,赵绪成的绘画才能逐渐被更多的人看见,从处女作《巧裁缝》入选了全国美术展,后又创作出了《小巷您早》《民族奏鸣曲》《流光溢彩》《书法心语》等作品,在书画界反响热烈。

赵绪成:与时代赛跑的“80”后艺术大师

小巷您早

作品被国内外多家美术馆、博物馆和私人收藏。全国设个人艺术馆多处,获江苏紫金奖等奖项多次。

赵绪成:与时代赛跑的“80”后艺术大师

2019年创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长12米6,宽3米16的巨幅书法作品

立交桥到飞天

“我参加过很多次全国美展,后来又当上了全国美展评委。然而在90年代第九届全国美展上,我们发现很多人画出来的作品大同小异。有人甚至气馁地认为,中国画已走入了穷途末路。我不相信,但中国画到底往何处去呢?”

一个偶然的契机使他看到了中国画的“柳暗花明又一村”,2001年,赵绪成受南京市建委邀请,去画一画日新月异的“新南京”。

赵绪成:与时代赛跑的“80”后艺术大师

流光溢彩

他带着国画院的画家们,在南京转了好几天,画家们皆各自定了选题,但当时南京最为骄傲的新庄立交桥,却一直无人“认领”。

立交桥作为现代交通的代表,还未在国画中出现过,如何用国画语言表现这现代产物,无疑是极具挑战性的,身为院长赵绪成只得揽下了这个题目。

别人不愿画不敢画,赵绪成却超预期完美的完成了 , 南京 新庄立交桥在他笔下 ,车灯与 星空交相 闪耀既梦幻浪漫 ,又有现代的科技感,还有城市的烟火气,真可谓是流光溢彩、韵味无穷!

赵绪成:与时代赛跑的“80”后艺术大师

现代交响

创新是文艺的生命,别人不敢尝试的事儿,赵绪成却向来都是勇于挑战。此后,他又花了十年功夫,出了一个专题系列,如《现代交响》《08都市》《10都市》等。

专题系列完成后,赵绪成似乎豁然开朗:中国画要变,在坚持原有精神内核的基础上,要用开放的心态去吸收其它艺术营养。

赵绪成:与时代赛跑的“80”后艺术大师

1979年和学生赴莫高窟临摹

不止题材要变,艺术语言也要跟着变。“飞天”一直是他画得最多的题材,“我画飞天几十年了,为什么一定要守住一种颜色呢?时代是如此地丰富多彩。”

赵绪成:与时代赛跑的“80”后艺术大师

东方女神

2003年开始,大家突然发现,赵绪成的“飞天”变了。

“飞天”不再是单纯的墨色或淡彩,而是大胆地用上了红、黄、绿等跳眼的颜色,变得色彩斑斓,变得线条粗犷,与他早年的淡雅“飞天”相比,大不相同。

赵绪成:与时代赛跑的“80”后艺术大师

民族奏鸣曲

一代的精工细作,二代的清新淡雅,三代的浓墨重彩,逐渐剥离了墨与色,融汇了形与神。

从“能看懂”到“基本能看懂”再到“看不懂”的背后都是赵绪成在中国画创作上的新探索,也是中国画进步的新表达。

赵绪成:与时代赛跑的“80”后艺术大师

天女图

从新时代石器的彩绘陶盆开始,中国绘画就流淌在民族的血液之中,从“曹衣出水”到“米氏云山” ,从“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到“搜尽奇峰打草稿”,传统不继承就会断了根,但传统也要丢掉,不丢掉又谈何创新。

对于一个成熟画家而言,创新是需要承担风险的,但赵绪成也说过“创新太难了,如 果 没有一种敢于冒险的精 神,艺术就很难有所发展。 ”

纵观赵绪成的艺术生涯,一直都与时代“赛跑”,特别是在后期 的创作中愈发大胆新锐,从2016年的系列作品“天边的云·喜马拉雅”可窥见一斑。

赵绪成:与时代赛跑的“80”后艺术大师

天边的云•喜马拉雅

天边的云,喜马拉雅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林子里的一种鸟。

你是麻雀

就不要老想着去做老鹰

累的七死八活也做不成,

何苦呢。

做好你自己

那就是你的一座喜马拉雅

多快活。

——赵绪成自序

赵绪成:与时代赛跑的“80”后艺术大师

天边的云•喜马拉雅

《天边的云·喜马拉雅》通篇只用蓝色, 抛弃了艳丽的色泽与繁多的花样,脱离了色彩的束缚,以蓝取圣,以白取洁。

有“马一角夏半边”的适当留白,有“以书 入画 ”的豪迈洒脱,也有西方野兽派的直率粗放,有古韵亦有新意,将写意开拓出了新的境界。

喜马拉雅在画中扶摇直上, 顶天立 地,山顶碧空如洗,白云英英,意在笔外,留下无尽的遐想与思考,也让世界看见了中国画表现的新形式。

赵绪成:与时代赛跑的“80”后艺术大师

办公室-过客之二

不囿于传统,不陷于窠臼,正如他自己所言,“离开成熟,去幼稚看看;离开东西,去独自看看;离开传统,去陌生看看;离开得失,去轻松看看;离开文化,去直觉看看。噢,世界真大,好多新鲜,好多精彩。”

受命备战国展

除醉心艺术创作外,赵绪成同时也是一个优秀的领导者与组织者。在文化建设、文艺发展、人才培养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江苏文化强省建设和文艺繁荣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赵绪成:与时代赛跑的“80”后艺术大师

20世纪90年代初期与老一辈艺术家陈大羽、武中奇先生合影

1979年,中国美协举办第5届全国美展,展出作品中没有来自江苏的。

为紧抓全省美术创作,冲刺下届国展,赵绪成担任了国画人物画创作组的组长。

赵绪成:与时代赛跑的“80”后艺术大师

老农

赵绪成临危受命,“我把全省的画家集中起来,搞观摩开研讨。到1984年第6届全国美展期间,所有的国油版雕等等画种都来送选,我的工作变得愈加繁重。”

1984年,国展国画类分展如期在江苏举办,江苏省入选、获奖人数恢复到全国前三名的位置。同年赵绪成担任了江苏省文联副主席兼江苏省国画院院长。

赵绪成:与时代赛跑的“80”后艺术大师

人体素描

在任期内,他还策划了多个大型美术活动,“第六届江苏艺术节,没有美术项目,我就提议增加,艺术节怎么能没有美术呢,我一下子策划了9个国际性美术展览。我策划的都市水墨展览,从全院画到全市画到全省画、全国画、全世界来画。”

最终傅抱石奖、林散之奖、国际水墨画大展、国际书法三年展、传媒三年展都由江苏省政府主办,项目落地开花。

而当时江苏省国画院开展的全球特聘画家400人、书法家300人项目,为扩大江苏省国画院的创作和影响起了很大作用。

艺术馆落户家乡徐州

2021年12月,由徐州市委、市政府筹建的赵绪成艺术馆在徐州市云龙湖珠山艺术街区正式开馆。

艺术馆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展厅面积 1400 平方米,馆内收藏并展示了赵绪成先生作品210组、329幅,集中展现了赵绪成的艺术创作和书法成就。

赵绪成将个人艺术馆建在家乡徐州,并豪爽的将毕生大部分作品进行了无偿捐献,这无疑对徐州的文化发展,对家乡人民的艺术熏陶大有裨 益,功在桑梓,令人起敬。

赵绪成:与时代赛跑的“80”后艺术大师

除了捐献了大量作品,整个美术馆的展陈也是赵绪成亲自操刀设计。

赵绪成表示:“可以说每一块我都做了设计,从装裱到布展,到标牌的张贴,包括小花园的设计。就是所有的东西都是我来设计的,它(艺术馆)完全体现了我的思想,我的观念,我的情感。是把极传统、极现代、极简单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

赵绪成:与时代赛跑的“80”后艺术大师

如今的赵绪成艺术馆开馆后由徐州博物馆运营管理,艺术馆将秉承学术性和公益性原则,致力于打造集艺术展示、教育、交流、研究和创作于一体的学术平台,常年向公众开放。

我们的夫妻50年

除了艺术上、事业上的成就,在生活中赵绪成还是一个好丈夫、好父亲。

生活中的赵绪成,爱听阿黛尔的歌,爱读娜夜的诗,刚过八十大寿的他,常笑称自己是个“80后”。年轻、欢乐的心态也一直伴随在与夫人、孩子的相处之中。

赵绪成:与时代赛跑的“80”后艺术大师

赵绪成与夫人孙金萍、女儿赵蓉、儿子赵名釜合影

赵绪成与夫人孙金萍是经人介绍相识,关于见面时间,五十年后,两人皆还能脱口而出“9月30号!”。

夫人比较实在, 见了面后,回到江苏省京剧团,经常是两三天都没有消息,赵绪成倒是沉不住气,时常要给孙金萍打去电话。

又是一个9月30号,两人携手踏进了婚姻殿堂,因一无根基,二无依靠,两人在结婚时仅从公家那领了一套桌椅板凳,没有仪式也没有请客吃饭。

婚后赵绪成一心放在的绘画创作上,家里事物全由夫人操持,但凭借两人奋斗,日子是一天好过一天。

赵绪成:与时代赛跑的“80”后艺术大师

虽偶有矛盾,但两人也是发完火就没了。谈及夫妻之道,赵绪成表示要包容,还记得夫人坐月子时,两人拌嘴,自己仅是争了两句,夫人当场落泪哭,赵绪成便立刻道歉。

如今携手五十余年,夫人依旧表示:“我这一辈子很知足,找到了这样的老公。”

赵绪成:与时代赛跑的“80”后艺术大师

“他是我的父亲,其次是我的老师 ,更多时候是我的兄长”,说出这句话的是赵绪成的儿子赵名釜。

首先是父亲,但赵 绪成却说,我儿名釜是“捡来的”。 原来本想生了个女儿就不想再要了,夫人说一个孩子太孤单想再要一个,就遂了她的愿。

但对于这个“捡来的”儿子,赵绪成确是赞赏有加:“我儿是我一生创作里,最满意的作品!”

其次是老师,赵名釜能步入画坛,既有先天的良好基因,也有后天的耳濡目染。

赵绪成:与时代赛跑的“80”后艺术大师

八十年代,赵绪成在工人文化宫教学生画画, 年龄还小的赵名釜就在旁边黑板上画了一匹马,待赵绪成发现时,大加赞赏。

赵名釜也表示,自己绘画天赋的启蒙便是从这幅画开始。

说起“赵名釜”这个名字,其出处还有一个小故事。赵绪成说:“儿子画画是有点才气的,但并不很用功,为此,我对他说了几句话:有才气不死画没有用,没才气画死了也没有用,有才气死画有用,当然还要加上运气相得益彰才真有用,你要铭记肺腑。”故定谐音艺名“赵名釜”。

赵绪成:与时代赛跑的“80”后艺术大师

追梦书

更多时候是兄弟,父子两人可以说无话不谈。赵名釜在人生各个阶段的角色,都会去征求父亲的意见。

但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赵绪成都秉承“引而不教”的理念,“只有他问到我才给他聊两句,目的自然是给他自由思考和个性实践的空间,世界那么大‘条条道路通罗马’,怎么画都行。天空海阔,我儿名釜还行,正向远方飘去。”

如今的赵名釜为江苏省现代美术馆馆长,国家一级美术师,子承父业,传为佳话。

来源:南京市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