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净利下降125.54%,江苏国信借壳上市后首次亏损
江苏
江苏 > 要闻 > 正文
站内

2021年净利下降125.54%,江苏国信借壳上市后首次亏损

图片

日前,江苏国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国信”)发布2021年年报和2022年一季报。2021年,江苏国信净利润-7.82亿元,同比下降125.54%。不过随着煤炭限价和电价上浮政策的出台,江苏国信的盈利状况在今年一季度大幅改善,净利润为5.22亿元。

借壳上市后首次亏损

2021年,江苏国信实现营业总收入288.79亿元,同比增长33.14%;利润总额-8.14亿元,同比下降121.70%;净利润-7.82亿元,同比下降125.5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3亿元,同比下降115.08%。这是江苏国信完成对舜天船舶的重大资产重组、借壳上市之后的首次亏损。

江苏国信实际控制人为江苏省国资委,前身为同一实际控制人江苏省国信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舜天船舶,舜天船舶因造船业低迷和违法违规陷入困境。2016年,江苏省国信集团有限公司介入重组转型;2017年,证券代码更名为“江苏国信”。

图片

重组后江苏国信业绩整体平稳,但盈利基本呈持续下滑趋势。2017-2021年,江苏国信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202.04亿元、221.35亿元、210.90亿元、216.91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21.80亿元、25.56亿元、24.04亿元、22.74亿元。

2021年虽是江苏国信借壳上市之后的首次亏损,但今年一季度表现不错。今年一季度,江苏国信实现营业收入76.80亿元,同比增长22.5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60亿元,同比下降26.40%,虽不如去年同期,但至少实现了盈利。

能源业务是业绩“压舱石”

完成重大资产重组后,江苏国信主营业务由船舶制造销售业务转变为信托和能源双主业。江苏国信能源板块主要从事电力、热力生产、相关电力服务、煤炭销售业务及售电业务,目前是江苏区域最大的火力发电企业之一。

凤凰网江苏注意到,能源板块为江苏国信贡献绝大部分营收。将营业总收入分行业来划分,2017年-2021年电力占营业总收入比例分别为94.89%、94.89%、94.42%、95.05%、96.99%,占比呈上升趋势。

江苏国信过度依赖能源板块,因此能源板块的风吹草动影响着江苏国信整体业绩,江苏国信2021年亏损与今年一季度盈利就在于此。以2021年亏损为例,2021年煤炭价格暴涨使发电成本激增,但下游售电价格受到严格管制,进而影响了江苏国信的盈利。

江苏国信电力主要是火力发电,火电属于传统能源行业。但在“2030 年实现碳达峰、2060 年实现碳中和”政策驱动下,新能源行业无疑将快速发展。新能源占比上升、火力发电占比不断下降,这是未来行业趋势。

图片

如何转型升级成为江苏国信必须面对的课题。2021年12月,江苏国信联合江苏新能成立昊扬新能和朔州新能,实现了新能源项目零的突破。今年4月,江苏国信发布公告表示将使用自有资金不低于人民币2.5亿元且不超过5亿元增持江苏新能,为新能源布局加码。

信托业务贡献微乎其微

江苏国信的金融板块以信托为主,由旗下的江苏省国际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江苏信托”)来开展业务。江苏信托在行业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在用益信托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1年度信托公司排名中,江苏信托盈利能力排名全国第七、抗风险能力排名全国第六。

截至2021年末,江苏信托管理总资产规模为4143.86亿元,其中自营总资产为278.69亿元,受托管理信托资产规模为3865.17亿元。值得一提的是,江苏信托是江苏省内最大的法人银行江苏银行的第一大股东、全国性人身保险公司利安人寿的第一大股东。

金融虽然是江苏国信的双主业之一,但对营收的贡献微乎其微。2017年-2021年,金融板块收入分别为10.14亿元、11.30亿元、11.76亿元、10.75亿元、8.69亿元,占营业总收入比例分别为5.02%、5.11%、5.58%、4.95%、3.01%。

图片

金融板块如何转型升级,江苏国信在年报里表示:“江苏信托大力发展标品投资、股权投资、家族信托等新型业务,实现新型信托业务规模增长。目前标品投资、股权投资等新型业务已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手续费和利润贡献占比逐步提高。”

背靠省属最大的国企集团——江苏省国信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国信发展底气十足,但面对当下发展新形势,双主业如何在变革中求发展?面对时代抛给自己的“转型之题”,江苏国信需要用行动来做有力回应。

推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