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革命博物馆:赓续红色基因,讲好面向世界的苏州故事
江苏
江苏 > 苏州市 > 要闻 > 正文

苏州革命博物馆:赓续红色基因,讲好面向世界的苏州故事

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

苏州是“春来江水绿如蓝”的诗意画卷,更蕴藏着丰富的红色基因。那段风雷激荡的峥嵘岁月,珍藏在苏州革命博物馆的每一件文物之中。从中共苏州独立支部的成立,到解放后古城苏州的浴火重生,再到改革开放的“苏州奇迹”……一幅幅历史画卷在革命文物、尘封档案、历史场景中缓缓呈现,讲述着苏州百年党史的辉煌历程,展现着苏州人民不屈不挠奋力拼搏的精神密码。

苏州革命博物馆:赓续红色基因,讲好面向世界的苏州故事

苏州革命博物馆

承载永不褪色的红色记忆

苏州革命博物馆于1993年建成开馆,占地10000多平方米,共有两项基本陈列和两个临时展厅,记载着苏州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浴血奋战,走过的“苦难——觉醒——胜利”的革命历程。

千百年来,苏州人才辈出,如满天繁星,闪烁生辉。现代苏州的历史是一部先驱者们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前仆后继的奋斗史。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江抗”部队和太湖地区的游击队同敌人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党的许多优秀儿女在这片土地上洒下了热血,群众中至今仍流传着许多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

苏州革命博物馆:赓续红色基因,讲好面向世界的苏州故事

在苏州革命博物馆内,珍藏着一颗传奇的子弹,它每天都在向观众诉说着那段烽火岁月。

抗战时期的苏州,活跃着一支番号为“江南抗日义勇军”(简称“江抗”)的新四军部队。他们袭击日伪军,收缴枪支等武器;他们团结抗日力量,帮助组建地方抗日武装;他们募集经费,开辟敌后抗日游击区;他们纪律严明,爱护群众,受到了老百姓的热爱和拥护。

1939年9月的一天,“江抗”在江阴顾山遭遇袭击,政治部主任刘飞带领部队奋力反击。战斗中,一颗子弹打入了刘飞靠近心脏处。但他奇迹般地活了下来,被送到阳澄湖畔的后方医院。1939年10月,“江抗”为了顾全大局,保全抗日力量,忍让西撤。刘飞身负重伤,无法跟随大部队撤退,与30多位伤病员一起留在阳澄湖畔养伤。简陋的医疗条件下,子弹无法取出,只能留在刘飞的胸膛,后来又一直伴随着刘飞经历了无数次的战斗。直到45年后,刘飞去世,子弹被取出,由刘飞的家人捐赠到苏州革命博物馆。

除了历经沧桑的历史文物,苏州革命博物馆还有更多立体化的呈现。大型多媒体半景画演示项目《阳澄烽火》实景还原,借助声、光、电等多种演示手段与1000平方米的巨型油画、500平方米的场景模型完美结合。让观众身临其境地了解抗战时期阳澄湖地区的“洋沟溇战斗”,深刻感受到苏州军民鱼水情。

每一个历史事件、每一位革命英雄、每一件革命文物都铸就了代代相传的红色文化。

苏州革命博物馆:赓续红色基因,讲好面向世界的苏州故事

赓续红色基因

讲好苏州故事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一张张珍贵图片、一份份泛黄文献,让人们深受感染、触动和振奋,激荡内心深处的红色基因。

红色资源是党的优良传统的承载,其内在价值决定了其教育人、启发人、引导人的功能作用。用好红色资源,做好红色教育,把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党史学习教育的实际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在对革命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

苏州革命博物馆:赓续红色基因,讲好面向世界的苏州故事

今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为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苏州博物馆将继续深入挖掘苏州红色文化资源,加强理论研究,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持续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让红色文化入心入脑。

近年来,苏州革命博物馆结合自身特点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市民聆听革命故事,学习革命精神、感悟家国情怀。抓住重要节点,创新方法手段、内容形式,努力实现历史与现实相融通,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人心。

苏州革命博物馆:赓续红色基因,讲好面向世界的苏州故事

未来,苏州革命博物馆将充分利用好红色资源,丰富传播形式。传扬红色历史、红色故事,把红色文化最深刻、最感人、最富有教育意义的内容以多样的传播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能够使人们充分认识历史、触摸历史、感知历史,让红色文化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在群众中传播,让人们都沐浴在红色文化的阳光中。

作为连接城市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苏州革命博物馆让人们透过文物,穿越时空,与历史对话,传承红色精神,升华红色精神,把谱写新时代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变成自觉行动,以坚定的信念,践行初心使命,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