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早在三皇五帝时期就有人类繁衍生息,也是正史《后汉书》和《三国志》中记载的中原第一佛寺浮屠寺的坐落处,东汉末年群雄逐鹿;陶谦三让徐州、吕布殒命白门楼、关羽降汉不降曹等脍炙人口的三国故事,纷纷在这片土地上演。这里就是曾经的古下邳国遗址所在——睢宁。
睢宁博物馆,汉文化的绝妙注疏
睢宁县博物馆隶属于睢宁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是地方综合性博物馆,始建于1991年,新馆于2017年建成并对外开放,座落在睢宁县文化艺术中心,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
馆藏文物4800余件,其中一级文物3件,二级文物9件,三级文物32件。序列清晰,以汉代文物为主,从新石器时代到晚清民国均有所收藏;文物种类齐全,体系完整,涵盖陶器、瓷器、玉器、石器、铜器、铁器等各类文物。此外,睢宁县是徐州地区汉画像石集中出土地之一已出土各类汉画像石77件,分别收藏于国家、省、市、县博物馆。
汉画像石汉代一绝,馆藏珍品天下无双
汉画像石被誉为汉代一绝,睢宁汉画像石是全国四大汉画像石出土地之一———徐州汉画像石的主要组成部分。至目前,睢宁境内已出土汉画像70余块。
藏品名称:东汉舞乐车马汉画像石
国家一级文物:东汉舞乐车马汉化画像石
从睢宁姚集镇张圩墓山出土的这件东汉舞乐车马汉画像石是睢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该块汉画像石纵116cm 横210cm ;画分三格,下格刻车马出行图,一辆无帷轺车引前,应为导车,二导骑手执长条旗,应为旌,《上林赋》中有云:“拖蜺旌”李善注“张揖曰:析羽毛染以五采,缀以缕为旗,有似虹蜺之气也”,其后为加幡轺车,它是在车輢上部加一对车耳,为身份较高者所乘,《汉书·景帝纪》:“令长吏二千石车朱两耳,千石至六百石朱左幡”;最后为二骑吏和一从车,从车为无帷轺车。
中间一格为建筑乐舞图,画面中间刻一座三层重阁,底层为门房和两庑,门房两扉开启,一辆轺车驶出,门扉上饰有铺首,门户外还有阙楼。该楼阁每间自成单元施柱加檐,每层面阔逐层缩小,形成“重楼阁道”高低错落的雄壮气势。楼阁内外有五位持幢的官吏,“幢盖,将军刺吏之仪也”(《文选》李注),可见主人身份之高。院外为舞乐表演,有建鼓舞,飞檐倒立,蹴鞠表演等,还有排箫,笙竽伴奏及观者。上格刻夔龙凤鸟,以示祥瑞。
藏品名称:东汉弋鸟捕鱼图画像石
国家一级文物:东汉弋鸟捕鱼图画像石
出土于姚集镇张圩墓山墓山汉画像石一号墓,前室南壁 画面中间刻一房屋,屋内二人端坐于榻上,左一人戴进贤冠,右一人头梳高髻,当为夫妇。屋左刻“后羿射日”神话故事,繁枝茂叶,树上九鸟飞翔,树下一人引弓弋射,射者后面一人提落鸟。树右一马食草,驭夫坐在大树下歇息。屋右有二人抬着猪腿、大鱼、酒坛献食,后随三位官吏。其中一人罩着一条大鱼,高兴极了。另外还刻有鱼鹰啄鱼。画面外框,饰以卷云纹、菱形纹、锯齿纹、幔纹。该藏品生动的体现了古时候人们日常生活的状态。
“点面结合”重塑两汉风流
博物馆内设三个展厅:"濉泗流韵"历史文化展厅,"金石永固"专题展厅及"临时展厅"。与图书馆、艺术馆、规划展示馆形成资源共享,文化互补之势,既全面展现睢宁地区丰富璀璨的历史文化,又重点突出独具特色的地域文明。
“濉泗流韵”展区
“濉泗流韵”是睢宁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共展出各个历史时期文物珍品 400余件(组),展览以睢宁历史发展为脉络,以馆藏文物特色及最新考古发掘研究成果为基础,重点突出睢宁地区丰富璀璨的两汉文化、三国文化,采用“点-面”相结合的陈展手法,利用多种展示手段,将睢宁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通俗直观的呈现出来。
“金石永固”展区
专题展示睢宁地区特色汉画像石和精美绝伦的明代彩绘砖雕墓。展区共展示馆藏精美汉画像石数20余件(组),这些汉画像石技法娴熟、制作精细、题材丰富。明代砖雕墓保存完整、气势恢宏、彩色鲜艳。
临时展厅
除常设展览外,博物馆积极推动让“馆藏文物活起来”行动,根据社会文化地方经济发展情况,每年推出一定数量的临时展览。先后举办“下邳故城考古成果展,”“苏州丝绸展”,“名家书画展,”“苏州碑刻展”,“民间收藏展”等。
三国英雄冢,两汉文明乡。睢宁博物馆的藏品让人们有一种穿越时空的错觉,再回首,那些汉画像石上栩栩如生的画面仿佛是古人的朋友圈,历经沧桑却仍然详实的记录着数千年前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