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昆山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事非经过不知难,昆山在10天内实现2497家规上工业企业全部复工复产。
5月预计完成规上工业产值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8%和24.3%……这些无不透露出昆山经济韧性强、底盘稳的特征。
爬坡过坎,考验耐力定力,更需要智慧和眼光。
昆山深入贯彻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明确要求,按照省委省政府和苏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各类市场主体复工复产、达产满产,推动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成势见效,努力把发展的节奏拉起来、耽误的时间抢回来、落下的进度赶上来。
强信心 稳增长
在大考中淬炼发展韧性
用电量是企业生产的“晴雨表”,5月以来,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昆山工业用电走出“低谷”,呈现逐日攀升态势。每日用电量环比增长迈入“快车道”,小昆在昆山龙腾光电厂区看到车间内所有产线进入满产状态,多台智能机器人根据指令不停地辗转腾挪
一批批产品“争先恐后”涌上搬运车。
发展离不开信心的支撑,信心是战胜困难的重要力量,龙腾光电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成绩,不仅得益于昆山在物流保畅和防疫物资供应上的大力支持也离不开企业的前瞻布局。
据介绍,3月份企业根据研判,及时备足两个月生产所需的货量,保证了疫情期间企业依然正常生产。
非常时期,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在疫情最吃劲的时候,昆山多次召开座谈会,密集走访企业,鼓励企业保持定力、坚定信心与昆山站在一起、干在一起,齐心协力、步调一致,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确保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有信心就有勇气,有信心就有力量,4月下旬疫情形势好转后,昆山立即着手推进复工复产,5月以来有关指标快速恢复,高速公路查验点入昆货车流量,回升至1.2万辆次左右,比4月份疫情最吃劲时候增长500%。
疫情不能阻挡发展的脚步,昆山把握长期发展之“势”,果断应变克难,在大战大考中积极主动作为,不断淬炼发展韧性。
抓项目 促投资
稳住经济发展基本盘
纵然有险阻,苦战能过关。在全球疫情依然高位运行国内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持续加大的情况下,昆山深刻认识危中有机、危可转机的经济运行态势,通过一个个具体项目
推动经济转型发展,产业提质增效,人民生活改善。
5月6日,昆山举行重点项目“云签约”活动。总投资超60亿元的9个项目以视频形式签约,涵盖电子信息、智能装备、新能源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领域。5月10日,5个外资项目、4个内资项目集体落户昆山开发区。5月31日,总投资达101.8亿元的42个项目在昆山旅游度假区开工建设……连日来,昆山接连传出项目招引落地、建设提速的好消息,振奋人心、提振士气。
重大项目是经济发展的“稳定器”和“压舱石”,5月19日,昆山召开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汇报会,仅仅隔了一天,昆山就开展重大产业项目建设走访调研活动,再次强调要集中力量集成政策、集聚资源,推动项目建设跑出快节奏和加速度。
今年昆山共有省级重大项目7个,目前已全部开工。苏州市级重点项目43个,其中40个项目已开工,昆山市级重大项目128个,其中116个项目已开工。
1—5月,全市预计完成实际使用外资10.8亿美元,同比增长208.6%,完成进出口总额387.6亿美元,同比增长2.7%。更可贵的是友达光电等一批企业看好昆山、加大投资,实现逆势增长。
优环境 强服务
精准纾困护航企业发展
近日,央视新闻连续关注昆山汽车零部件产业。作为长三角地区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最集中区域,昆山成立工业企业保畅保链工作专班,通过市镇两级联系帮扶,帮助企业申领补助款、协调解决货物运输和人员返岗等问题。
企业有所求,昆山有所应。5月下旬,仁宝、立臻、科森、丘钛等920家企业收到共计1.22亿元稳岗补贴“大礼包”,这笔资金不仅可用于职工生活补助,还能用于职工转岗培训、职工职业技能提升培训等,有效降低企业用工成本。无论是精准施策助企纾困解难,还是悉心服务推动达产满产,昆山将优化营商环境,落实到解决一个个实际问题上来。
围绕“树立全国县级城市营商环境标杆”目标,昆山重磅出台《昆山优化“昆如意”营商环境 打造投资创业“首选地”行动方案》《关于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政策》,营造更公平的市场环境、更包容的人文环境、更便捷的政务环境、更优良的信用环境、更透明的法治环境。为企业做大做强提供最优服务、最大支撑、最强保障。
在优化营商环境过程中,昆山加快兑现“服务业27条”“助企惠企10条”政策,推动助企纾困政策落地落实,开通专列、专车加强企业用工输送,全力保障重点企业用工需求,提升高速卡口查验速度,全力打通产业链堵点、连接供应链断点,加快释放产能。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昆山以敢于担当的勇气,善于创新的智慧,化危为机,不断夯实“稳”的根基,积蓄“进”的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