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栖霞,走近六位非遗传承人
江苏
江苏 > 正文

匠心栖霞,走近六位非遗传承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是文明古国的历史积淀

更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

栖霞区非遗文化源远流长、精彩纷呈

一起欣赏非遗文化魅力,感受匠心传承

南京金箔锻制技艺

南京金箔锻制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金箔锻制业发源于栖霞龙潭,这一带农户均有“打箔”“制线”的手艺,且世代相传。当代金箔艺人已将制作过程进一步细化,大致分为十二道工序,包括黄金配比、化金条、拍叶、做捻子、烙(落)金开子、沾金捻子、打金开子、装开子、炕炕、打了戏、出具、切金箔。

作为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金箔锻制技艺”市级传承人,杨文师从南京金箔锻制技艺国家级传承人王必生及南京金箔锻制技艺省级传承人葛义根。在工作中,杨文踏实奋斗、精益求精,不仅在极短的时间内,掌握了机械打金箔的技能,还创造性地通过人工打金箔技艺与现代打金箔技艺相结合,生产出了目前市场最大的21厘米*21厘米见方的金箔。

匠心栖霞,走近六位非遗传承人

匠心栖霞,走近六位非遗传承人

匠心栖霞,走近六位非遗传承人

匠心栖霞,走近六位非遗传承人

金陵折扇制作技艺

金陵折扇是南京地区的传统手工折叠扇,用竹木等做扇骨,用韧纸或绫绢做扇面。小巧而精美的金陵折扇,既是祛暑纳凉的生活用品,又是可以馈赠亲友的工艺品。

南京金陵折扇工艺研究所是当前南京唯一的金陵折扇生产和研究机构。倪世金是研究所所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金陵折扇制作技艺的市级传承人。1980年,年仅23岁的倪世金进入了南京金陵制扇厂潜心学习制扇技艺,成长为制扇“高手”,从生产一线调到设计室,最后当上了制扇厂的厂长。2009年,栖霞区在原南京金陵制扇厂的基础上,成立了南京金陵折扇工艺研究所,请来倪世金担任所长。他通过寻找制扇艺人、研习工艺,恢复了金陵折扇的全套制作流程,并生产了竹子和红木折扇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将折扇技艺发扬光大。

匠心栖霞,走近六位非遗传承人

匠心栖霞,走近六位非遗传承人

匠心栖霞,走近六位非遗传承人

匠心栖霞,走近六位非遗传承人

栖霞龙舞

栖霞龙舞是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有1700多年历史。龙舞,也称“舞龙”,民间又叫“耍龙”“耍龙灯”或“舞龙灯”,中国传统民间舞蹈之一,在全国各地广泛分布,其形式品种的多样。栖霞龙舞的龙是柴龙,和普通“龙”的区别是,每一节的龙体里面都加入了灯光,在夜晚舞动起来,通体透亮,光彩夺目。

栖霞龙舞南京市级非遗传承人张桂娣,一次无意间看到几个青年舞龙,一行的几个友人都入了迷,就想着组织个女子舞龙队,当时还没钱做龙,只得四处去“化缘”凑钱。1993年,张桂娣组建了南京市第一支女子双龙队。她们参与过众多大型演出,上过央视直播,还得过许多奖项。张桂娣还在区内几所小学、中学教授舞龙课,甚至还在金陵科技学院担任舞龙队的指导教员。“政府和社区一直大力支持着我,所以趁着身体还行,我想带更多的孩子去接触、学习龙舞,让这门技艺传承下去”。

匠心栖霞,走近六位非遗传承人

匠心栖霞,走近六位非遗传承人

匠心栖霞,走近六位非遗传承人

匠心栖霞,走近六位非遗传承人

南京剪纸

南京剪纸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而成为南北文化艺术交汇融合的所在,因此南京剪纸也在继承苏、浙、皖等传统剪纸艺术的基础上,吸取北方剪纸艺术的优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花中有花、题中有题;粗中有细、拙中见灵”,讲究线条的流畅和精细,疏密有致,刚柔兼济,形神兼备,栩栩如生。

匠心栖霞,走近六位非遗传承人

匠心栖霞,走近六位非遗传承人

匠心栖霞,走近六位非遗传承人

南京剪纸栖霞区区级非遗传承人葛传民运用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构思,运用栖霞区丰富的文化元素,在艺术的海洋中徜徉,不断实践,锐意创新,选用龙潭金箔作为剪纸材料,与金陵折扇相结合,创作出了独具个人风格的剪纸作品。

匠心栖霞,走近六位非遗传承人

匠心栖霞,走近六位非遗传承人

匠心栖霞,走近六位非遗传承人

匠心栖霞,走近六位非遗传承人

南京绢花

南京绢花制作技艺是栖霞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绢花古时常被称为“头饰花”,直至明清,“簪花戴彩”一直是一种风尚。将布料(一般为真丝类)经过上浆、染色、裁剪、熨烫、握瓣、粘活……这一系列繁琐的工序后,制作出的仿真度极高的人造花,即绢花。做工精湛,追真仿鲜,种类繁多,极具观赏价值,是具有悠久历史和浓厚装饰色彩的手工艺品。

匠心栖霞,走近六位非遗传承人

匠心栖霞,走近六位非遗传承人

匠心栖霞,走近六位非遗传承人

匠心栖霞,走近六位非遗传承人

南京绢花栖霞区区级非遗传承人茆雅凤,网名如虹儿,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后在南京大学从事文职工作,手工制作是她从小到大不变的兴趣爱好。2010年,她偶然与绢花结缘,并就此走上了一条与众不同的绢花艺术之路。做绢花之前,她都会充分了解相关植物的生长规律和特征,再开始选料制作,希望还原花朵自然本真的模样。在制作过程中还非常注重意蕴表达,其作品常带有鲜明的人文特色。

匠心栖霞,走近六位非遗传承人

匠心栖霞,走近六位非遗传承人

南京风筝

南京风筝,又名金陵纸鸢。清代,南京艺人所扎风筝式样不断翻新,愈扎愈巧。《金陵岁时记》载:“吾乡每岁届清明节,放风筝者麋集南京城外之雨花台……今人巧制不一,有龙、鲢、蝶、蟹、蜈蚣、金鱼、蜻蜒、蝉、鹰、燕、七星、八角、花篮、美人、灯笼、钟、板门、胡子、老双人诸名翱翔空际,宛转如生,复加响弦其上,足以极视听之娱。”

南京风筝栖霞区区级非遗传承人张保成,因受家庭熏陶,自幼便对风筝放飞与制作有着浓厚兴趣。2003年,张保成只身来到南京栖霞,成立张保成风筝工作室,一直从事着风筝制作教学、文化传播工作。张保成结合南京风筝的特点在制作工艺和色彩上进行大胆的创新,把对风筝的热爱融入到每一个作品中,将“扎、糊、绘、放”的风筝四艺掌握得炉火纯青,屡屡获奖。

匠心栖霞,走近六位非遗传承人

匠心栖霞,走近六位非遗传承人

匠心栖霞,走近六位非遗传承人

匠心栖霞,走近六位非遗传承人

非遗匠心传承,栖霞守住文脉!

历经时光的打磨,栖霞非遗文化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