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强城指数高居第六位,为什么是无锡?
江苏
江苏 > 无锡 > 正文

大城强城指数高居第六位,为什么是无锡?

大城强城指数高居第六位,为什么是无锡?

前些日子,笔者和团队做了一个指数:中国大城强城指数,其目的是对城市GDP排行榜作一个补充和完善,并在大城中发现强城。

大城一如大国,衡量的主要指标是人口、经济总量(GDP)和土地面积。强城也如强国,更多地要看均值指标,如人均GDP。大城强城指数的六个指标是,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资本生产率、万人专利授权量、人才比例和人均GDP。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不可能对着这些指标,或根据这些指标计算的指数值,说哪个城市是强城,抑或哪个不是。怎么办?简单的办法是,看看这个城市有没有强产业和强企业。笔者认为,强城的背后,是因为有强产业和强企业。

苏州无锡到底“强”在哪里?

这个指数发布后,有人对苏锡常(苏州、无锡、常州)并肩进入前10强“耿耿于怀”,甚至认为,这次江苏买榜了。至于买榜,就一笑了之了。江苏省已有“苏大强”的雅号,它的强城比较多本无可争议。

就拿苏锡来说,看看它们的强产业和强企业,可以说明它们是无可争议的强城。这三个城市的传统制造业都很强,现在说它们的强产业,必须是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强产业;强企业必须是这些强产业中的强企业。即便如此,它们都不负众望。

先看苏州。2021年,苏州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迈上了4万亿元的新台阶,工业增加值近1万亿元。苏州坐实了“中国工业第一城”的位置。同年,苏州战略性新兴制造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4.0%。苏州在多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都有不俗的表现,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纳米技术、人工智能等四大先导产业产值9623.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3.3%。

苏锡常三城在大城强城指数中的排名,苏州和几个一线城市无异,GDP排名(第6)和指数排名(第5)的位次差不多。无锡和常州就不同的了,它们的GDP排名分别为第14和第25,指数排名则在第6和第10,往前走了8位和15位。无锡和常州的经济规模和靠前的那些超大特大城市比小了不少,然而,它们经济的底子好、基础强,现在又都有新兴产业的加持,都排到了大城强城指数的前列。

无锡在大城强城指数中高居第6位,一举超越了各种城市排行榜中的传统佼佼者——广州和杭州。有人认为,苏州一直被称为“最强地级市”,在大城强城指数中位列第5,人们尚可接受,但无锡紧随其后,就难免使人生疑。是什么将无锡推进强城之列?肯定有多个因素,如人均GDP,无锡全国第一,然而,新兴产业集群和强企业扎推是无锡成为强城的重要因素。

比如,2004年,总投资20亿美元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项目落户无锡,无锡一跃成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新高地,产业规模仅次于上海。数据显示,2021年,无锡集成电路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783.05亿元,同比增长25.5%。其中,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测三业实现销售收入达1246.61亿元,占全省45.2%,产业链规模全省第一、全国第二。产业拥有A股上市公司11家,全省第一,形成了“集成电路的无锡军团”。

2021年,无锡生物医药规模以上企业产值782.23亿元,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占比仅为3.66%,但附加值很高,对于税收的贡献很大。当年,无锡纳税企业百强的前两名都来自生物医药领域。榜单中,药明康德第一,阿斯利康第二。

值得一提的是,强企业在无锡成群连片。有14家企业入围中国企业500强,26家入围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18家入围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26家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四项指标均位居江苏第一。截至2021年底,无锡拥有103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达1.58万亿元,数量排全国第9,市值排全国第7。

常州凭啥令人刮目相看?

对于常州进入大城强城指数的前10,人们要问更多的为什么?先从指数中的一个指标——反映城市技术创新能力的每万人授权专利数量说起。这个指标排名第1的是深圳。深圳不仅这个指标排在第1,而且,PCT国际专利申请量,深圳连续18年居全国首位。有趣的是,这个指标的2、3、4名恰好是苏锡常。这个指标排名靠前的城市有一个共同特点:先进制造业强。先进制造业对授权专利既有强烈需求,也有供给能力。在打造自主创新体系和现代产业体系,城市竞争重归“产业创新主赛道”的背景下,常州脱颖而出。

制造业是常州这座城市的“底色”。目前,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已成为常州的产业名片,新型碳材料产业入围全国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常州制造业还有一个鲜明的特点:“隐形冠军”多,制造业单项冠军多,配套能力强。常州拥有“隐形冠军”企业200多家,中国工业大奖和工业强基工程项目双双位列全国地级市第一。工信部六批次累计遴选的848家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名单中,常州共有24家企业入选,在全国排第六,在地级市中排第一,在江苏排第一,高于苏州的21家、无锡的10家。“隐形冠军”、制造业单项冠军,也许体量不大,但在各自细分领域却掌握着“独门绝技”,拥有行业内的绝对话语权。

最值得说道的,是近年来异军突起的常州新能源汽车产业。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前五的企业中,常州拥有四家,其中两家为中国总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游企业数量达到3440家,居全国首位;动力电池已建成产能达85.5GWh,居全国首位。目前,常州市动力电池年产值国内第一,占全国份额的三分之一。仅仅是今年1~5月份,常州新能源整车产业,已经完成产值169.19亿元,同比增长218.6%。属于常州的新能源产业的下一个目标,已然不在国内,而是“全球动力电池中心”。

苏锡常与北上广有得一比。前者的产业优势可以比肩北上广;后者明显强于前者的,在城市功能,不在产业发展。

苏锡常给中国的大城市上了一“课”:大城市关键是发展特色制造业,如果是特色的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则更好。在特色的新兴制造业中有强企业,它们引领行业发展,为所在城市做出不可替代的贡献。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强产业、强企业对城市的作用是多方面的,除了GDP和税收的贡献,还会贡献中等收入阶层,消费能力,乃至城市文明。

在《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中,苏锡常都市圈已在规划之列。笔者认为,再过十年,或者再多些时间,苏锡常同城化,以及与上海、南京的一体化将达到很高的水平,长三角核心地区将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级城市群。 (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上海全球城市研究院特聘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