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是个好地方② | 推动协同发展、城乡融合,看扬州如何做到“好上加好”!
江苏
江苏 > 扬州 > 正文

扬州是个好地方② | 推动协同发展、城乡融合,看扬州如何做到“好上加好”!

踏上新的赶考路,信心和意志要比过去更加坚定。

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扬州视察时,称赞“扬州是个好地方”。这是对扬州的赞许,更是对扬州发展的殷切期盼。

一年多来,践行总书记嘱托,扬州在让“好地方”越来越好、好上加好上不断作出新实践、蹚出新路径。实干笃行,扬州市第八次党代会报告中,明确提出将“好地方”进一步细化为“六个好地方”,其中排在第二位的便是不断优化发展空间格局,全力打造协同发展、城乡融合的“好地方”。

而协同发展、城乡融合,不仅是扬州主动适应新发展要求所做出的具体部署,也是左右未来城市能级提升的重要举措。

扬州是个好地方② | 推动协同发展、城乡融合,看扬州如何做到“好上加好”!

深拓区域“合作面”,在一体化发展中展现扬州作为

市党代会报告中提到,协同发展是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城乡融合是“好地方”的应有之义。要以对接融入国省重大战略为牵引,加快推动形成区域合作、板块联动、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格局。站在全新起点,如何实现“好上加好、越来越好”,无疑是扬州这个“好地方”将要面对的一道持续性课题。

谋定而动,拥有明确发力路径的扬州,也展现出奋力破局的信心与决心。

从地理位置看,扬州是长江与大运河、淮河的交汇之地。得天独厚的位置优势使得今日之扬州拥有长江经济带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等国家战略交汇叠加所迸发的重大机遇。

扬州市委书记张宝娟表示,“面向长三角,迈向新征程,我们必须在融合开放中积蓄优势,在彰显特色中提升能级。”

为此,扬州市顶格推进制定了《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宁镇扬一体化发展2022年工作要点》,梳排了拟重点实施的5大类43个重大项目以及合作事项,逐项明确了责任部门。

要实现城市能级的提升必然离不开产业的支撑,以此为要,扬州致力于打造成为长三角有影响力的产业科创高地。

当下,扬州正加快构建以共建共享为特征的跨区域产业创新“联合体”,以G328科创走廊为串联,以宁镇扬毗邻地区合作示范区、江广融合区中央创新区、国家高新区江苏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发展区为核心,以仪征经济开发区、扬州高新区、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广陵经济开发区、杭集高新区、江都经济开发区等为支撑,加快形成“一廊三区多点”联动创新格局,推动创新人才、技术、资金等高端要素向扬州无障碍流动。

摄影师:杨诚

摄影师:杨诚

如果说产业构筑起城市发展的骨架,那么交通将是城市实现内外发展的血脉。毕竟,通达的交通将是汇聚优质要素聚集的关键传输带。

深谙此道,充分发挥地理上位于江苏中心、长三角中心区域的优势,扬州还积极打造交通枢纽,发展枢纽经济,提升城市发展能级,不断增强在区域发展中的集聚力和吸附力。

在此前宁扬城际轨道交通(扬州段)开工建设仪式上,扬州市四套班子领导均出席了活动,如此规模足以看出交通之于扬州实现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作用。

当下,立足“新高铁”时代地理空间格局,扬州在现有宁启铁路、连淮扬镇铁路基础上,在空间上重点支持北沿江高铁、宁扬城际铁路、宁盐高速、过江通道等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并围绕打造“1小时都市圈”,预留扬镇宁马城际铁路、扬州至泰州城际铁路、淮安经扬州至南京普速铁路等轨道工程建设空间,进一步增强扬州对外链接能力、

从顶层规划到具体工作,创新协作的产业发展、不断更新的交通格局,使扬州再次焕发了生机活力,加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格局,城市的视野也愈加开阔。

回到城市发展本身,外力是不可错过的机遇,但内生发展动力才是牢固发展的护城河。

为此,扬州立足实际,探索走出江河联动新路径。

江强河兴奏新曲,探索联动发展新路径

江河联动,动能激涌。

“坚持沿江与沿河互促相长,推进规划沟通对接、产业配套协作、项目联合招引,携手打造沿连淮扬镇高铁创新产业带、沿安大公路生态产业带。”党代会报告中的关键一句,点明了扬州“沿江沿河产业带”建设箭在弦上。

锚定沿江地区坚定跨江融入、对标苏南、赶超先进的目标,扬州也在不断加快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园区建设、城市建设等方面提质增效、提档升级。

与之相对应,沿河地区将坚定在苏中地区率先绿色崛起的决心,将生态、文化、区位等比较优势转化为后发先至的发展优势,在推进乡村振兴、做强特色产业、吸引人口回流、增加居民收入上下更大功夫,奋力实现弯道超车,打造里下河地区绿色转型发展的示范。

摄影师:严柏平

摄影师:严柏平

在此过程中,广陵区顺应城市向南发展的趋势,把完善沙头片区功能作为加快城乡融合的支点,立足长远、整体谋划,明确集镇区、工业区、乡村旅游区、夹江两岸生态景观区等功能区域分布。

沿江与沿河互促相长,是城市发展最优路径,也将汇聚起强大的势能。

近年来,围绕发挥江河交汇优势,扬州还聚力打造彰显特色的现代内河航运体系。主动扛起“让古运河重生”的使命,将京杭运河扬州段全线纳入绿色现代航运综合整治工程,高标准建成京杭运河先导段示范工程,同时全面启动宝应、高邮、江都段建设。

截至目前,通扬线高邮段航道整治工程等有序推进, 一个“干支相连、通江达海”的内河航道网络逐步完善;扬州港迈入亿吨大港行列,先后建成中航宝胜件杂货码头、仪征港务公用码头等沿江万吨级深水泊位,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绿色安全的现代化港口……

依托城市顶层推进的战略定力,扬州也明晰了江河融合发展新路径。接下来,扬州将不断建设功能完善的过江通道群,建成龙潭过江通道,开工建设宁扬城际轨道过江隧道,逐步形成由多种交通方式组成、满足多种功能需求的过江通道群,有效促进各优质要素的高效流通。

时代的更迭,眷顾“逐流而上”者。一系列布局的背后,是扬州认识发展优势、深挖自身潜能的有益尝试,而江河的相融互通,也正引导着扬州产业体系逐绿而行、乘智而上、向新而生。

走好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当下,城乡关系在新时代下走向融合,唯有增强城乡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同步性,体现两者互补性,方能行稳致远。

深谙此道,在实际发展进程中,扬州也在不断优化城乡空间布局,聚力打造主城区、江都区、仪征市区东西聚合的“一体两翼”沿江都市区,全面提升以高邮市区、宝应县城为节点的南北串联的沿河城镇带,构建形成“一区一带”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此前,扬州市委书记张宝娟在扬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朴席镇调研时强调,朴席镇加快打造开发区转型升级新增长极、城乡融合发展新示范区、宁镇扬一体化新节点势在必行,不仅是乡镇自身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推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及扬州开发园区‘二次创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要以更高站位,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朴席镇开发建设。

通过城市主官领衔调研部署,不难看出,扬州将持续发力,坚定走好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以城乡共兴为导向,扬州正积极引导空间要素向资源环境承载力强、产出效益高的地区集聚,科学安排县域、乡镇、村庄资源保护、产业发展、公共配套等各类空间布局。

摄影师:夏亚东

摄影师:夏亚东

此外,扬州主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做好城乡融合“大文章”。在服务好市民的同时,加快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在农村,一个外联主通道、内畅微循环的农村公路网络进一步加密完善。

加速推进的同时,扬州还积极按照集聚提升、特色保护、城郊融合等不同类型,指导开展了110多个“多规合一”村庄规划编制试点,合理确定村庄布局和规模,加强乡村风貌整体管控,形成田园乡村与现代城镇各具特色、交相辉映的城乡发展形态。

奋楫扬帆,笃行致远。今日之扬州正以更高的标准、更高的站位,奋力在区域协同、城乡融合发展中把“好地方”扬州建设得好上加好、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