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13“财”子的半年成绩单⑧丨GDP增速跻身全省前五,淮安重回枢纽新城?
江苏
江苏 > 要闻 > 正文

江苏13“财”子的半年成绩单⑧丨GDP增速跻身全省前五,淮安重回枢纽新城?

2022年江苏各地上半年成绩单陆续放榜,淮安交出了2272.69亿元的成绩单,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3%,增速排名全省第五。

在淮安已公布排名的19项主要指标中,14项增幅进入全省前六、9项进入全省前三、4项位居全省第一,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2%、排名全省第二;1-7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0.8亿元、剔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同口径增幅全省第二;夏粮总产超37亿斤、稳定度居全省第二。

去年,淮安市委书记陈之常在市第八次党代会报告中指出,确立聚焦打造“绿色高地、枢纽新城”、全面建设长三角北部现代化中心城市的奋斗目标,并指出要深入对接融入长三角中心区。刚刚举行的市委八届四次全会再次强调要深度对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跳出“苏北”、拥抱长三角,成为了淮安转型的新目标。虽然从全年对比来看,在长三角41城中,淮安一直稳坐20名的位次,“稳”字当头的淮安发展,在2022上半年已然提速。

重回枢纽新城?

处在遍地优等生的江苏,淮安总显得有些默默无闻。但这座2500多年的苏北小城,曾凭着京杭大运河与淮河的交汇点的地理位置,成为过漕运重镇。

但由于历史发展下交通运输方式的改变,“壮丽东南第一州”的淮安,也逐渐平庸。虽然地处江苏中心,但缺少交通枢纽的加持和优质的特色产业,城市发展一直受限。

跳出原有思维模式,淮安重新将重心瞄准了长三角。淮安市委书记陈之常在采访时曾说过,把淮安放在长三角坐标系中进行考虑,就是要跳出传统的苏北地级市的思维,以长三角的眼界思维和定位谋划淮安的发展,进一步打开新空间、激发新动能。

图片

融入长三角的话题不止是一句口号,今年上半年,连接淮安南京的宁淮城际铁路宁淮场站开工建设,建成后的宁淮高铁,到达南京只需1个小时。同时,今年1月“淮安-连云港”铁海联运通道也正式开通。而作为国家一类航空口岸的淮安涟水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也在近期正式开启。水路方面,作为国家“四纵四横”骨干航道淮河与京杭运河交汇处,淮安港沿京杭大运河、盐河可直达上海港、南京港、连云港港,截至今年7月,淮安港口已累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6.38万标箱,同比增长42.64%。全面融入长三角的高铁网、机场群、港口群,淮安正在从漕运重镇重回枢纽新城的位置。

布好交通网所带来的经济提升是必然的。今年上半年淮安市外贸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200亿元,达204.1亿元,创历史新高,增速高于全国7.4个百分点,高于全省6.8个百分点,也是自2020年三季度以来,外贸已连续8个季度实现同比正增长。

招引上“虎劲”十足

2022年的新春第一会上,淮安市委书记陈之常说道,全市上下要拿出英雄“虎胆”、鼓足冲天“虎气”、争做发展“虎将”,全身心投入到攻坚重特大项目和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中来。

急切和魄力,让人们感受到淮安补足特色产业集群短板,吸引优质人才项目的决心。

图片

随后,淮安便开启了“一号招商员在行动”的活动,各县区园区党政主要负责人和市直主要经济部门“一把手”,作为“一号招商员”第一时间带队赴珠三角、闽三角、浙江等地招商,并且明确了,对10亿元以上项目“一把手”要亲自带队洽谈跟进。

从成果来看,今年以来淮安新签约亿元以上产业项目539个,其中50亿元以上14个,新开、竣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分别增加76个和43个。上半年规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6%、增幅全省第二,工业投资增长30%,增幅全省第一。

淮安的招引模式很“虎”,但却是“猛虎嗅蔷薇”的“虎”,下沉到县区园区负责人,就是要因地制宜,因项目而异,把产业做精,同时也是为全市每一个领域拧紧了发条,责任到人。

这样的“一股劲,一盘棋”的态度,在前不久召开的淮安市委召开八届四次全会上,也有感受。在面对省委工作会议上指出的经济大市要“勇挑大梁”的问题上,淮安市委主要领导作出明确解读:挑大梁的担子并不是说仅由“个子高的”来扛,需要全市各条线、各板块共同努力,使命一起担、责任一起扛。

图片

在做好招引的同时,把招来的商服务好,建立一流营商环境的口碑,淮安也下了大功夫。例如在面对企业发展需要优质人才的老问题,今年7月《淮安市“人才飞地”管理服务指引(试行)》正式印发,解决高层次人才缺乏的短板,淮安正在探索对区域合作中人才共享的新方式。

目前,淮安在南京江北新区研创园和中国(南京)软件谷科创城,建设运营了首批宁淮科创走廊研发基地,为淮安高新区等市级园区,以及淮安各县区的优秀企业服务。淮安企业入驻南京“人才飞地”后,人才不需要到淮安,即可为淮安的企业服务。

在帮助企业“走出去”上,淮安责任到项目,“点对点”的帮扶企业,缺什么补什么。今年上半年,淮安对外直接投资额4150万美元,同比增长445%,增速位列全省第一。

8月23日,中国•淮安第二届淮河华商大会拉开帷幕,让数百名海内外侨领华商相聚淮安,而连续两届的淮河华商大会,在体现淮安优质营商环境的同时,成为了区域合作、对外开放的一张新名片。

长三角最有特色的“粮仓”

作为江苏的农业大市,淮安农村面积占市域面积的77%。在国家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背景下,拿到一张“样板城市”名片,是淮安的优势也是机遇。

8月19日,借助第二十二届中国·盱眙国际龙虾节的东风,“虾都”盱眙把龙虾产业“二次创业”的一把火“烧”到了北京,在盱眙龙虾产业“二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恳谈会上,盱眙县委书记邓勇在会上介绍道,“盱眙龙虾”连续7年领跑全国,品牌价值达到306.5亿元,是盱眙乡村振兴中的一把“金钥匙”。

此次龙虾进京,除了专家的座谈指导,也直接撬动了阿里巴巴、中自控、中农联、叮咚买菜等头部农业、互联网企业的签约合作。

从一只“奋进”的“小龙虾”上,可以看出淮安农业的求变之心。本地产业要做出名气,优质的产业要二次创业,其它产业要赋能农业,三产融合发展。

淮安誓要蹚出一条农业发展的新路子。

图片

获得省十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直接奖励100万元,在全市开展村委会和集体经济组织“政经分离”试点,17个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实现分红,分红总额967.29万元。如果说“样板城市”是率先示范,淮安则已在各个领域全面开花,“试”出一个乡村振兴新样板。

从数据来看,淮安市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12167.5元,同比增长了6.5%,增幅达到了全省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在“文旅+”的新发展模式中,淮安早已率先开启“农商文旅”的全方位融合新格局,例如洪泽区蒋坝镇依托文化底蕴,打造了河工风情小镇,在开发旅游产业的同时,还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和观光水产养殖业。“千人螺蛳宴”、“中秋百家蟹宴”……各类活动铆足了劲为游客提供全新体验。

一句“世界那么大、我要去蒋坝”打造了“旅游+湖鲜+节庆”的文旅IP。像这样的三产融合的案例,在淮安还有很多,洪泽龟山村的“水产渔业+民俗节庆+民宿”、涟水今世缘酒文化工业旅游。

“淮安”一词取意“淮水安澜”,在面对新发展形势的背景下,安澜淮水已涌动起一股发展的新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