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是个好地方④丨文化“有分量”、不负“好地方”!扬州文旅融合新意足
江苏
江苏 > 扬州 > 正文

扬州是个好地方④丨文化“有分量”、不负“好地方”!扬州文旅融合新意足

2500多年的厚重历史沉淀,赋予了扬州不一样的灼灼风华。一句“烟花三月下扬州”,纵然跨越千年仍让人心驰神往。

2020年11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扬州、实地视察,亦留下了“扬州是个好地方”的赞许。

两年来,扬州牢记嘱托,聚焦“文化旅游名城”建设,将扬州打造成展示文化强国的窗口、文旅融合的样板,让文化“有分量”,不负“好地方”。

流动的文化,传承运河千年文脉

摄影:周泽华

摄影:周泽华

大运河,是一个不会老去的故事。很多国人的家国记忆,都与一条条源远流长的大河根脉相连。对扬州而言,蜿蜒千年的大运河,流淌成了世代人民的致富河、幸福河,也成为他们无法割舍的寄托。

2014年6月,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其中,扬州境内6段河道、10个遗产点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大运河全线遗产段点入选最多的城市。

扬州、运河,相因相生。如何从流淌着的遗产中挖掘活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也给出了答案:“要古为今用,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

摄影:孟德龙

摄影:孟德龙

在运河三湾风景区内,有一只“船”,它似乎从古而来,翻滚出历史悠远的浪花,它又建于当下,与今日的世界对话,这只“船”就是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博物馆于2021年6月16日建成并对公众开放,占地200亩,总面积7.9万平方米,由展馆、馆前广场和大运塔三部分组成。

作为国内首个全面展示中国大运河的专题博物馆,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成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的重要窗口和节点,是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展览展示平台和文化休闲场所,成为一座全面反映大运河历史概况、现今状态、未来发展的博物馆。

今天的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不仅有如园林般美丽的环境,有新唐风格调、内外空间适宜的建筑,还有深受公众喜爱的展览、展示、展演,彰显大运河的千年底蕴与时代价值。

截至2022年6月16日,开馆一年间有1186932人走进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近距离感受运河文化的熏陶。

与此同时,扬州也致力于运河文化的国际化合作,主动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和多层次文明对话,发展壮大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连续多年举办的世界运河城市论坛在今年上升为国家级论坛,扬州国际文旅名城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持续提升。

一水连南北,文脉贯古今。大运河,这条流动的世界文化遗产,正在焕发出新的活力。

摄影:司新利

摄影:司新利

以“东亚文化之都”推动文化强市建设

在东亚地区的版图上,扬州这座城市,正是因为文化交流,显得魅力无限。

时间回到2019年8月30日,在韩国举行的第十一次中日韩文化部长会议上,中国扬州与韩国顺天、日本北九州共同当选为2020年“东亚文化之都”,扬州也成为中国第七座、省内第一座获此殊荣的城市。

图片来源:中共扬州市委宣传部

图片来源:中共扬州市委宣传部

“东亚文化之都”彰显的是扬州的文化内涵,是对扬州千年文化史地位的最好佐证。而以大运河、海上丝绸之路和园林古城三大部分也构成了扬州“东亚文化的十字路口”。

拥有2500多年建城史的扬州,是京杭大运河上的枢纽城市。曾借助大运河发家致富的盐商在这里留下了秀美的园林艺术与精致的淮扬菜。精美的扬州漆器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里依然生生不息。

鉴真樱花季 摄影:赵景明

鉴真樱花季 摄影:赵景明

此外,扬州还是中日交流先驱鉴真大师的故乡。鉴真留下的诸多印记至今在城内有迹可循。486非遗集聚区作为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省中华文化海外交流基地、“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主场馆,已接待来自英国、美国、泰国、马来西亚等世界各地的近千名学生前来参观学习。

近年来,扬州围绕“寻美扬州”这一主题,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举办了“东亚文化之都·中国扬州活动年”等一系列城市品牌节庆活动,有力促进了扬州和各文都城市间的文化交流与人员往来,推动了扬州与其他文都城市在经贸、社会、文旅、节庆活动等领域深层次的交往合作,成功打造了融合 “文都+经贸”“文都+美食”“文都+体育”“文都+园艺”等系列品牌活动,东亚文化之都已经成为扬州面向世界最为闪耀的文化名片。

扬州:文旅融合乘“运”而兴

文化是诗,旅游是远方。如果诗和远方交相辉映在历史古城,定然绽放耀眼的光芒。

近年来,扬州始终将文化和旅游业作为扬州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柱产业,探索打造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新亮点。

6月24日,瘦西湖“二分明月忆扬州”大型沉浸式夜游开启。这是在创意引领下,聚焦唐诗主题,将文化内涵与时尚结合,运用全息风扇、3D投影、AR换脸等技术推出的全新文旅产品。也是扬州在推进文旅融合发展过程中,活态传承、利用大运河历史文化资源的务实之举。

“诗画瘦西湖,人文古扬州。”人们过去来扬州,瘦西湖、个园、何园等园林景点几乎是必访之处;如今,古街古巷成了人们的新选择。

扬州古城集于广陵,这里的明清历史城区面积5.09平方公里,是国内少数保持完好的古城之一,东关街、仁丰里、湾子街、南河下四大历史文化街区也在其中。

而扬州古城焕发新活力的背后,是扬州人对古城保护与更新的持续深耕。自1982年成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以来,扬州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有机更新示范城市为目标,构建起“全时域、全地域、全要素”的名城保护和更新体系。特别是2017年1月1日施行的《扬州古城保护条例》,是扬州市获准行使地方立法权后首批通过的实体性地方法规之一。

经过多年实践,扬州明确了“护其貌、美其颜、扬其韵、铸其魂”的名城保护总体思路,确定了老城区保护总体框架。5.09平方公里的明清古城逐渐恢复风貌,成为了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最有“中国味、文化味、市井味”的历史城区。

当地一个个古城保护的成功案例,让扬州的古街古巷既有城市特色又有人间烟火,既有文化底蕴又有现代活力,也让古今文明交相辉映的扬州成为人们心向往之的地方。

今年4月以来,扬州接待国内过夜游客人次连续5个月环比实现增长,8月份接待国内过夜游客69.6万人次,已恢复到疫情前2019年同期9成。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叠加运河文化和旅游资源的扬州,在打造文化繁荣、文旅共兴的“好地方”进程中,让“诗和远方”交相辉映,绽放耀眼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