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位于太湖之畔的江南名城无锡,因运河而生、因运河而兴,既是中华民族工商业重要发源地,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人文荟萃,底蕴深厚,地域文化更是特色鲜明。
9月6日,无锡举行“奋进新无锡 建功新时代”系列主题第三场新闻发布会——文化强市和文明典范专场,解读近十年来无锡在繁荣文化事业产业以及推进文明城市建设等领域取得的显著成效。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万亿俱乐部”里的“优等生”,持续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是无锡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这座城市必须担当的历史使命。
文化赋能发展
城市“软实力”显著提升
太湖明珠、江南盛地。
近年来,围绕“打造更具引领力、凝聚力、影响力的文化强市”目标,无锡全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打造靓丽城市名片,提升城市“软实力”。
城市独特的文化底蕴、文化特质和创业实干的文化精神,赋予无锡可持续的文化性与发展力。
在无锡市委宣传部统筹指导下,为无锡文艺精品创作百花齐放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据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市新闻出版局(市版权局)局长陆惠玲介绍,十年来,无锡推出一大批舞剧、歌剧、锡剧、电影精品力作,上百部作品获得省“五个一工程”奖、省文华奖等重要文艺奖项。文化繁荣产业兴,无锡建成首批国家文化出口基地,27家企业获评江苏省重点文化科技企业,4家企业获评江苏民营企业30强,16家文化企业在国内外上市或挂牌。
与此同时,“书香无锡”建设深入推进,2021年全市居民综合阅读率达95.78%,超出全省平均水平5.55个百分点。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赋予市民文化自豪感,无锡高位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和大运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设立专门研究院和发展基金,实施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带徒传艺”计划,支持锡剧、惠山泥人、留青竹刻、无锡精微绣等传承发展。
文化是城市的根和魂,积淀着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在思想理论方面,江苏省首个党委(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网上管理平台在无锡建成,每年举办各类理论宣传教育报告会2000余场,深入基层开展宣讲1万余场,无锡学习平台已成为市民熟悉亲切的学习阵地。文化人才引育工作更加有力,制定实施“凤还巢”等专项引才计划,无锡1人入选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5人入选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
多年来,无锡国际传播能力也得到显著提升,无锡国际传播融媒体中心、城市传播能力建设研究发展中心设立,“魅力无锡”英文平台海外粉丝总数突破百万,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推动更多具有中国特色和无锡元素的优秀文化产品走向世界。
在城乡居民享受公共文化服务方面,无锡文化体验感量质齐升。“无锡美术馆、市文化艺术中心今年10月即将开工,无锡国专纪念馆预计11月建成开放。”市文广旅游局副局长刘烈在发布会上表示,重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正加快推进,无锡已有19个项目获评省级“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文旅融合发展谱新篇,继2017年无锡跻身首批10家“中国旅游休闲示范城市”之后,无锡又获评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宜兴创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阳羡旅游度假区升格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还创成了首批全国旅游休闲街区。
厚植精神品格
文明基因融入城市血脉
文化是民族之魂,文化繁荣发展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富强的基石。
近年来,无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城市建设,将文明基因融入城市血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构筑道德风尚建设高地,新时代文明城市的幸福美好画卷,正细细描绘、徐徐铺展——
发布会上,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商明介绍,当前,无锡正积极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大力推进《无锡市崇德乐善公民道德建设五年行动》,启动“文明有我全城行动,典范之城全民共创”主题活动,出台《无锡市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行动计划》,推进八大重点攻坚行动,让城市更文明,让市民更幸福,推动社会文明程度再攀新高。
一城好人、全域新风,是无锡争创典范、再攀高峰的底气。近年来,无锡共有1人当选全国道德模范,6人(组)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19人当选江苏省道德模范,10人荣获江苏省道德模范提名奖。102人(组)上榜中国好人,226人(组)获评江苏好人。2015年,无锡获评全国文明城市,2017年,无锡及所辖江阴市、宜兴市获评全国文明城市,时代新风润泽千家万户。
同时,无锡连续8年开展崇德乐善“一月一主题”公益活动,连续10年牵头发起两省四市环太湖生态文明志愿服务大行动、无锡学雷锋志愿服务广场志愿服务活动,连续20年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月活动,受益群众超100万人。
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全国试点城市,宜兴始终把“文明城市创建”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凝聚力工程。正如宜兴市副市长张毅所说,宜兴通过文明创建为城市管理提升标杆定位,为城市发展增强精神动力。目前,宜兴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志愿服务等工作都取得了积极成效,走在全省、全国前列。同时,宜兴不断完善体系建优工作机制,坚持正确导向提升创建实效,凝聚行业监管、志愿群众等各方力量,矢志从“文明高地”迈向“文明高峰”。
加强综合治理
营造天朗气清网络空间
截至2021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互联网普及率为73%。网络空间是亿万网民的精神家园,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迫在眉睫。
党的十八大以来,无锡积极推进互联网内容建设,弘扬新风正气,深化网络生态治理,网络文明建设取得初步成效,网络空间安全始终得到较好防护。
自市委网信办组建以来,无锡互联网舆情中心、市互联网违法和有害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市网络安全应急指挥中心、无锡网信支撑中心相继挂牌,顶层设计不断完善,网络强市建设工作和数字无锡建设统筹推进。日益完善的市域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带来网络生态的明显优化。
市委网信办副主任蹇俊在新闻发布会上给出的一组数字,见证着近年来无锡开展“清朗”系列专项整治行动的力度。2019年以来,市委网信办、市文广旅游局、市市场监管局等部门持续开展各类网络专项整治行动,协调封堵非法网站249个,注销非法网站域名1401个,协调关闭、禁言违规账号353965个,约谈网站42次,检查网站、网店112104次,责令整改网站3733个,查处各类网络违法案件1402件,处置违法违规互联网应用1140个。这一组组数据更是印证着推进网络文明建设,须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风清气正是网络文明应有之义。无锡上线“锡盾”网络安全综合管理平台二期,推进城市大脑网络安全运管中心建设,强化网络安全专项检查,组织开展全市网络安全应急演练,防范化解重大网络安全风险。网络信息安全特色产业园创建工作稳步开展,梁溪区、滨湖区被授予“无锡市网络信息安全特色产业园”。江苏省唯一的网络空间安全(无锡)实训基地在锡建成开放,为网信人才发展持续注入动能。
网上精神家园清朗祥和,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随之繁荣兴盛。网络文明月、网络文明伙伴计划无锡行动、网络创益大赛等活动载体汇聚线上线下文明正能量,“网络文化季”品牌活动统筹全市网络活动资源,丰富网上文化内容供给。“太湖讲习所”青少年理论传播活动、“太湖悦读”全民线上朗读活动等优秀理论网宣活动唱响网上主旋律。
市政府新闻办副主任朱敏在发布会上展望:“文化是城市的根与魂,文明是城市的幸福底色和内在气质。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一座将文明基因融入血脉的城市,会持续涵养百姓的文明素质、润泽百姓的文化生活。迈步新时代、新征程,无锡将持续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用心用力深化构筑道德风尚高地,努力打造清朗网络空间,让市民不断增添文化自信,拥抱文明新风,尽享城市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