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13“财”子的半年成绩单⑬|万亿再出发,南通明确三大支撑点
江苏
江苏 > 要闻 > 正文

江苏13“财”子的半年成绩单⑬|万亿再出发,南通明确三大支撑点

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 5663.6亿元,增幅与全省持平,这是“万亿之城”南通交出的年中经济答卷。

今年以来,面对超预期因素叠加,各种困难挑战碰头,尤其是在二季度经济下行压力较为明显的形势下,南通达到稳定预期目标,实属不易。

为此,在8月10日南通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上,南通市委书记王晖指出,南通要确保全年经济增长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同时,市委全会发出动员令:迅速紧起来、快起来,把落下的进度补回来、把发展的节奏提起来,奋力跑好“下半场”。

5700家规上工业企业“智改数转”

制造业是经济发展之本,对于一座城市而言,抓住制造业就是抓住了产业发展最坚实的根基。

今年上半年,南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8%,其中,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33.8%,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23.3个百分点。

年初,南通召开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对推动南通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进行动员部署。市委书记王晖强调,万亿再出发,更加要筑牢制造业这个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加快由“制造大市”向“制造强市”迈进,再创民族工业发祥地新辉煌。

面对疫情冲击,南通迅速成立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专班、开展企业“大走访”、动员领导干部挂钩服务企业等,为企业提信心、解难题、增活力。与此同时,在全省率先出台“产业政策50条”“稳增长50条”“纾困解难8条”“金融10条”,叠加国家、省一揽子惠企政策,为各类市场主体“减免缓退”税费268.5亿元,其中留抵退税187.8亿元、全省第三。

“有求必应、无事不扰”是南通打造的万事好通营商环境品牌。今年作为南通营商环境提升年”,年初便推出了66条“万事好通”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举措,围绕企业开办、审批服务、项目服务、惠企服务、市场监管、法治服务6个方面,全力叫响“万事好通”营商服务品牌,最大程度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市场信心。截至5月底,全市市场主体总量近114万户、同比增长6.3%,较年初新增4.8万户。

数字经济已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毫无疑问“智转数改”也成为今年南通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工作。

去年12月30日,江苏省发布《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南通积极响应。

今年1月10日,南通发布了《南通市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计划提出到2024年,实现全市5700家左右规上工业企业“智改数转”全覆盖,新上项目应用智能化和数字化生产管理体系全覆盖。同时,每年安排4亿元财政资金专项支持“智改数转”。

外贸进出口稳居全省第四

对外贸易一头连着国内市场,一头连着国际市场,是促进“双循环”的关键枢纽。今年上半年,南通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1674亿元,在全省继续居第4位,较去年同期增长11.3%,增速高于全省1.3个百分点。

其中,出口1095亿元,增长8.6%;进口579亿元,增长16.8%。6月单月,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达到319.6亿元,同比增长8%。其中,出口209.6亿元,创近9个月新高;进口109.9亿元,同比增长28.8%。

南通外贸实现逆势上扬的背后,离不开政策支持。4月24日,南通市政府发布了《关于支持制造业倍增和服务业繁荣的若干政策意见》,其中,研究出台了8条外贸政策条款,稳定外贸发展。

对于今年外贸企业面临的订单外流、物流效率不高、原材料短缺、成本上涨等困难,南通积极采取相应举措,以更大力度帮助外贸企业纾困解难。建立出口和进口100强企业订单数量和运行情况动态监测机制,及时了解企业市场开拓和投资动向;组织召开多场船舶海工、纺织服装等分行业分类别重点外贸企业座谈会;组织全市312家外贸企业参加131届广交会,512个线上展位累计斩获订单920笔、意向成交3206万美元,帮助企业拓市场、争订单、稳经营。

8月11日-13日,2022中国南通跨境电商选品博览会火力全开,吸引12个特色产业带的256家供应链企业,及72家国内外跨境电商头部平台企业、服务机构参展,这是南通跨境电商生态环境不断优化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南通积极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意见》,出台新政鼓励跨境电商企业集聚。支持实际使用面积超3000平方米、入驻跨境电商企业超20家、年度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达1亿元的跨境电商集聚区发展,对其运营企业每年给予100万元奖励。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通过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出口的企业。

今年上半年,跨境电商进出口值同比增长超两倍。以跨境电商为代表的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正成为南通外贸发展的有生力量。

生态修复频获央视点赞,南通聚力绿色发展

1月5日,央视一天内两度聚焦南通,《新闻联播》和《新闻直播间》以长江经济带谱写生态优先发展绿色篇章,展现了修复长江生态环境的南通作为。

3月16日,央视《新闻联播》以长江南通段生态环境的转折性变化为切入点,点赞长江经济带绿色“蝶变”。

7月6日,央视《新闻联播》在播出《生态环保督查 守护绿水青山》报道中,多次提及南通。

今年以来,南通生态高颜值为何能频频亮相央视?

因为环境质量:截至7月末,南通市PM2.5浓度28.8微克/立方米,全省第一;优良天数比率78.6%,全省第三;1-6月,降尘量全省最低;国考断面水质优Ⅲ比例93.8%、省考以上断面优Ⅲ比例98.2%,同比上升1.8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 南通市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制度创新、模式探索 等方面成效显著,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 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完成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 等方面也成效明显,获得省政府督查激励。

2020年,南通经济总量成功跻身“万亿元俱乐部”。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南通对生态文明建设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既要抓经济发展,也要抓好环境保护。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成为南通万亿再出发的路径选择。

如今,五山及沿江地区20大类200多个生态修复项目顺利完成,实现从“临江”到“滨江”,从“锈带”到“秀带”的逆生长。

南通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突出绿色发展,建设彰显生态之美的低碳花园城市”的目标,并把“塑造美丽南通品牌”摆在今后五年十大重点任务之一。

今年以来,南通推进“三线一单”编制和落地工作,从生态环境要素出发,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和资源利用上线,建立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根据重点行业绿色发展指导意见,推动纺织印染、化工等八大重点行业改造升级,进一步从源头减少污染物排放。今年,14家南通企业入围“2022年度绿色发展领军企业”名单,获评企业数位居全省第一。

招商选资,综合考量项目的经济账和生态账,从准入环节就严控“两高”项目。让好生态成为南通集聚优质项目的金字招牌,以优质项目推动南通绿色发展。